一个区域的发展,从建设工地的塔吊数量上可以看到态势,找到答案。常州正式迈入“两湖”时代两年来,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作为“两湖”创新区核心区所在,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当前,17个在建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擎起未来之城发展框架。
今年,氢能产业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为强化氢能产业招商力度,西太湖成立氢能产业招商小组。截至目前,常州氢湾已引进氢能项目28个,总投资超25亿元。长塘路上,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一期5栋厂房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项目总体进度达70%。“我们正在进行外架拆除,后期将同步推进室内和外场施工,预计今年7月底竣工。”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张建军介绍。未来,这里将成为氢能产业核心零部件及检验检测设备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工业经济在发展,城湖共生也在推进。环城公园是“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中规划建设的“十全十美景”之一,公园示范段——全线2.4公里的场北河生态廊道项目正在进行杉木林清理、滨水挑台基础浇筑等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未来将成为常州南站向西到达滆湖中央创新岛的重要门户空间。
“建新城”不忘“留本色”。场北河生态廊道项目沿线,有一片形成于原农场时期的水杉林带,项目规划将其保留下来,并融合田陌、湿地、花岸、洲岛等多样丰富的生境和体验空间,打造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水岸。“今年底,基本可以实现林中漫步、堤岸休闲的生活场景,到时候欢迎大家来打卡。”西太湖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工程管理科科长黄菀青说。
放眼“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常州西太湖外国语学校、威雅实验学校、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优质教育资源涌入,提升了整个片区的教育和科研质量。
今年4月开工的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二期项目,总投资12.55亿元,将用于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产学研配套,计划导入研发机构、商办商务、产业配套等功能,预计明年底竣工。“这里将成为高素质人才蜂拥的‘人才高地’。”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二期项目负责人宋芸介绍,“600天工期安排非常紧凑,项目分为两个标段推进,确保如期交付。”
腾龙路以东、延政西大道以南、祥云路以西,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常州西太湖学校项目292亩土地上,16个塔吊同时作业,1200多名建筑工人热火朝天,目前基本完成行政楼、教学楼、艺术楼的基础混凝土浇筑,项目总体进度达35%,预计明年上半年竣工落成,9月正式开学。
引入集学习空间链、低碳学校、人性化设计、智慧校园为一体的“4.0学校”概念,该校设计方案中各类中庭、挑高和趣味性的公共艺术空间及建筑外观,给项目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们计划冲刺国家优质工程奖,匠心打造优质精品工程、绿色工程、安全工程。”江苏致远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晔彦表示。
此刻,未来之城,正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