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常州是什么模样?是科技跃动的未来之城?是人才汇聚的青春之都?也是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未来城市的构想,在充满想象力的AI眼里,未来常州是什么模样?AI绘出这样一张图:
这样的未来概念图,感觉有些眼熟,似乎与“两湖”创新区的规划图,有几分相似。
“五年成势、十年成形、十五年成城”,今年是“两湖”创新区启动的第三年,未来之城愈发清晰……
竞逐未来产业 “两湖”底气十足
最近,常州氢湾再度加码——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海洋氢能中心下设的氢致能源电解海水制氢装备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建设海水制氢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作为全国顶尖学府的下属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何选择“两湖”、选中“氢湾”?
海水成分复杂,分解过程对电极材料、电极结构、工艺流程等要求极高,常州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尤其是在电极材料方面,“两湖”创新区内早已聚集了贝特瑞、当升科技、常州锂源等一批上游企业。
契合的产业方向与精准的产业配套,使得氢致能源成为氢湾的第26个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总投资2亿元的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项目一期5栋厂房已全部封顶,计划7月份竣工。
过去三年,中国氢能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短时间从起跑达到与国际领先企业并跑的水平。常州应抓住机遇,提前布局,不断完善,加大工业应用范围,打通制氢、储氢、运氢、用氢产业链,做大做强“氢湾”。
此外,“两湖”在合成生物、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同步发力。今年,核心区科创平台和产业载体类共10个项目,其中创智港—氢湾国际创新社区一期、创智港—细胞科技港一期、创智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都已开工。
建设未来生态 总部经济风生水起
一个产业想要生根发芽,区域的辐射力至关重要。总部经济是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区域辐射能力的重要方式。
“两湖”创新区首座总部大楼——苏澳大厦目前已完成代理招标、土地收储工作。这座按照“建设世界一流总部经济区、打造两湖活力经济中枢”的定位建设的大楼,将集中布局金融、商务、办公等高端服务功能,成为“两湖”的未来地标。
总部经济区是“两湖”创新区的“点睛之笔”,我们将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将最高品质在总部经济区集中展现,不断发挥总部经济“强磁场”效应。
目前,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铁四院与中铁二十二局的总部基地大厦都确定入驻“两湖”。
吸引未来人才 打造“第二故乡”
未来产业+核心总部的落户,势必会加快顶尖人才流动的步伐。
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求职不仅仅是选择工作,更是选择未来生活。“两湖”拿出十足诚意,给奔赴而来的人才打造体验感拉满的“第二故乡”。
在“两湖”,蓝湾国际人才公寓、影视人才公寓、蓝领公寓等各色公寓吸引来不同居住需求的人才。工作之余,可以打卡文艺清新的西太湖美术馆;约上三五好友来西太湖露营岛小聚,御风环湖骑行,看尽四季花开;在环湖一线,十几家风格各异的咖啡店错落分布;在长三角的热门音乐节“太湖湾音乐节”“长荡湖音乐节”和“青春乐都”一起摇摆……
如果把“两湖”创新区作为城市新中心,无论是区域交通走线,还是城市功能布局,都以“两湖”为圆心配置资源。目前,地铁5号线、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一期、花海大道、环城公园示范段—场北河景观廊道一期、湖滨水厂一期等8个项目均已开工。
“两湖”创新区是常州新一轮城市发展的主战场,今年是全面起势的第三年,我们将加快推动蓝图从“纸上”落到“地上”,彰显“两湖”的枢纽价值、创新价值和生态价值,让社会各界看到进度、看到形象。
城市生长,乘势向上!创新平台、总部大楼、配套建设……拔地而起的项目,正不断夯实城市肌理,见证新城繁荣生长,刻画“两湖”未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