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币从“尝鲜”走向“常用”

2023-08-07

8月1日,区行政审批局、金融监管局、财政局联合中国人行武进支行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武进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充分调动数字人民币供给侧和需求侧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全方位拓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应用场景,探索数字人民币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兼容性,不断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可用性、易用性,加速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体系。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等特点,还有支付即结算、可控匿名、依法可溯、无手续费等优势,对于便利交易主体、服务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四部门联合分析研究了我区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相关特点,由点及面、分门别类,构建了涵盖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农村产权、乡镇限额交易、国企采购、中心日常支出等10个大类28小类的‘全场景’‘全链条’式的数字人民币应用服务场景,贯穿于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全领域。”区行政审批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科长耿刚介绍。《方案》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试点工作的目标,细化实施步骤,对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运用起到规范和推动作用。

根据《方案》,本次试点工作旨在推广建立数字人民币在武进区公共资源领域的应用,运用数字人民币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交易类别的投标保证金、投标保函费、专家评审费、代理服务费、招标(采购)文件费、合同价款费、中标贷(政采贷)、CA数字证书服务费、系统平台使用、软件工具费等交易各环节或场景完成收付,梳理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问题、困难,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工作寻求突破。《方案》同时明确,本次试点工作的实施步骤包括应用准备、推广应用、增量扩面及总结深化四个阶段,时间为即日起至今年12月底。

加速构建数字支付体系,推动数币在武进从“尝鲜”走向“常用”,武进早已迈出步伐。

今年5月,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武进分中心首次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评委费支付中运用数字人民币完成支付,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零”的突破。

7月6日,全国首笔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数字人民币结算在我区礼嘉镇“礼嘉大河景观提升工程”项目评审现场完成;

7月28日,全市首笔数字人民币贷款的放款在武进落地,标志着数字人民币在贷款业务领域实现了融资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

……

根据省政务办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部署推广数字人民币应用要求,今年1月,武进区就积极探索数币在公共资源领域的应用,应用场景也在迅速扩容。截至7月底,武进全区已实现在单位日常项目支出、分散采购项目代理服务费、中标贷等累计11个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应用,使用数字人民币达96次。随着“中标贷”等应用场景积极推进,9月,武进区政府采购系统运维费尾款也初步决定采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结算。

“我们发现一些投标企业对数字人民币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主要是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便捷性、可追溯性,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武进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顾峰表示,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领域的使用,将进一步满足交易主体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为交易主体支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

顺势而为,不断拓展数字人民币新的应用场景。下一步,武进将持续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的相关要求,持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不断拓展、延伸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全系统应用,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为数字经济、数字化公共服务提质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