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盛梦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财务主管冯金玲从区行政审批局企业开办专区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新鲜出炉的全市首批以“集群注册”模式登记的营业执照。
冯金玲表示,她所在的这家初创公司,面临的首要难题正是房租成本、物管费用较高。实际上,作为一家从事互联网销售、文化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对办公场地并没有太多要求。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恰好解决了企业的困扰,让没有独立办公场所也可投资办企业成为现实,助力各类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打造住所登记新模式 服务效能再提升
上月,我区在全市率先发布《常州市武进区开展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改革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一步棋”落子。
“为推动集群注册登记顺利开展,为入驻各园区的企业打造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我们在企业注册登记过程中提供靠前服务,对高新产业园、科技创业园、企业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各类园区进行住所集中备案。”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聂亚玉介绍。
推动企业住所登记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我区为中以常州创新园、湖塘镇香榭丽园与经纬大厦进行了住所集中备案,共计办理297家企业,累计注册资本高达10.08亿元,助力全区众创空间发展,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为破解市场主体发展初期瓶颈贡献力量。
推广登记全程电子化 企业办事更省心
电子化,更省心。近日,江苏中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常州擎安分公司的办事人员在湖塘镇行政审批局领取了全区首张通过全程电子化设立登记的营业执照。相较以往填写申请材料、往返总公司盖章的繁琐流程,电子化登记拥有细化办事辅导、简化在线操作的优势,运用电子证照、签名等,大幅提高了登记效率,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
近年来,区行政审批局持续创新“互联网+”商事登记服务模式,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在前期试点企业变更登记全程电子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目前已实现内资企业变更经营范围、住所、法定代表人、名称、股东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覆盖、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
落实一站式退出机制 优化营商“软环境”
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是打造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的重要一环。为此,区行政审批局出台《关于推进武进区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以“1”张营业执照注销为核心,实现“N”张准入类许可证件注销联办。目前,注销“一件事”改革已实现营业执照与药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19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一次性注销,让市场主体“进退自如”,退出渠道越来越畅通。
据悉,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已由45天压缩为20天。在坚持便捷高效、公开透明、控制风险原则的基础上,企业注销只需提交申请书、股东承诺书、营业执照等,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注销体系。
提供便捷高效的登记服务,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下一步,我区将继续聚焦市场主体登记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力打造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通过有力举措实现“登记更规范、标准更统一、审批更便捷、服务更高效”,不断提升登记便利度和满意度,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持续擦亮“A武进”营商环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