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服务大厅> 主题服务> 教育> 资讯服务> 内容
2021年11月,区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简称“双促”)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护航“双减”政策落稳落实落细,并精心打造了“双促”线上平台公益项目。在“武进教育”公众号每周推出“吾老师来信”,分专题、分序列指导家长在积极情绪、人际交往、学习习惯、入学适应等方面科学育儿。如今,“吾老师来信”已经达到71封,阅读量累计达24.2万。
“三不”“三做” 缓解孩子考试焦虑(节选)
亲爱的家长:
你们好!
今天我们来聊聊: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缓解考试焦虑?
不过度关注
“马上要考试了,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这可是关系到你一辈子的考试,千万不能松懈啊!”……考试前,有的家长会在言语上过度关注,有的甚至全家围着孩子转,这无形中就对孩子施加了额外的压力。家长要注意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过度关注。
不过高奖励
“好好考试。考好了爸爸给你买个新手机。”“只要你考到第×名,我就奖励你1000元。”……当成绩与金钱挂钩时,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家长要有自己的奖励原则和策略,适当的奖励是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如完成孩子的一个小心愿等。
不消极评价
“你怎么又没考好?”“你怎么这么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些言语上的表达就是对孩子的消极评价。这些评价会直接给孩子带来焦虑。不如换一种表达:“针对这次考试,你试着梳理一下,自己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
家长关心孩子,希望他们取得成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有些焦虑是家长无意识传递给孩子的,家长可能自己意识不到,却通过日常话语、行为将这种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注意要多认可孩子的感受、情绪、想法,多倾听、少说话,多肯定、少建议,给孩子提供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孩子才能安心应对考试。
做好孩子的健康保障
饮食、睡眠、运动,家长可以在这三方面给予孩子健康的保障。睡眠上保证时间充足,可以让孩子第二天以饱满的精神应对学习。空余时间安排运动,如打羽毛球、跳绳、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
做好孩子的情感后盾
家长可以用平静温和的态度去了解孩子的备考状态,沟通彼此对于考试的看法。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倾听,不要去评价孩子的对错,让孩子知道,你会永远支持他,无论考试结果如何你都会爱他。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孩子强化信心,消除烦恼。家长在考前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做好心理建设,给自己加油打气。例如可以让孩子每天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加油!我一定可以的”“我很有潜力”等。要是发现孩子近来的压力有些大,可以带他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做运动或听音乐。
星辰实验学校
说话的艺术,让亲子关系更和谐(节选)
亲子关系的培养,不仅仅是彼此在一起,还和许多不经意的细节有关,比如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方式。本期来信,吾老师将聚焦“说话的艺术”,和大家聊一聊说话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慎用反问
“你的东西我怎么知道,你自己不会找?”“你没长手吗?”“你心里没点数吗?”……大家不妨把自己代入角色,想象一下,假如家里有人经常这样反问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不舒服的情绪是普遍的。
当一个人用反问的语气和你说话,传达出来的是强烈的谴责,莫名其妙的敌意,加上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很不舒服。不仅如此,对方反问的语气往往显得自己的问题很可笑,你能从对方的语气中听出嘲讽和攻击。无论是和孩子还是和家人沟通,都要慎用反问句。
不用否定
“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你真的没用。”“早知道就不生你了。”……世界上最深的伤害永远是语言,有时候伤害了最亲近的人也没有察觉,这种心理上的折磨常常让人崩溃。
用“我”作主语,不带抨击地陈述想法
讽刺:你不是很厉害吗?这次怎么就栽了呢?
辱骂:你每次都考这么差,简直就是耻辱,给我们抹黑。
预言:你这个样子,不要说考大学了,连中学都毕不了业。
专横:安静!不要讲话!
谴责:你总是给我带来麻烦。
反问:这么简单的题目还不会做吗?这样的事情值得哭吗?
……
那些伤害人的话,往往都是以孩子作为主语的“你”。比如,“你怎么回事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家长可以用人称代词“我”开头,这样既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情绪,描述孩子不被许可的行为,又不会辱骂或贬低孩子。举个例子:“我很生气,我一再地要求关小音响的音量,但你好像没听到,我觉得很伤心。”
亲爱的家长,孩子在一岁左右就学习说话,可从说话到好好说话,却需要很长的时间探索、学习。作为父母,我们很有必要温和地、理性地和他们以及身边人沟通,既是给孩子示范好好说话的重要性,也是让家庭幸福的关键。
武进区“壹+”家庭教育工作室
父母的镜子,孩子的影子(节选)
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有位教育家这样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爸爸是榜样,引导孩子的方向
我已经记不清那是几月几日了,依稀记得下着小雨,天气却异常炎热。晚上,孩子拿着我的手机在看动画片,我说:“不要玩了,时间已经不早,该去洗漱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孩子仿佛没听见一样,依旧坐在那里玩着手机。我喊了三遍,终究还是动了手,把手机从他手里拿了过来,孩子生气地喊:“凭什么爸爸就可以一直玩,我就不能!”说完便气冲冲地跑上了楼。
我和先生都陷入了沉思,我们总是对孩子严格要求,自己却常常做不到。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去给孩子制定规则,又用自己的行为亲自去推翻规则。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是一种成长,对于家长也是一种提升。
从那以后,我们开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一起遵守规则。先生在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后,带着孩子打打球,在规定时间看电视和手机,开始和孩子相互监督,相互督促,做好自己的榜样作用。行动的力量胜过口头上的教育。为人父母,当自省。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去成为那样的人。
妈妈是镜子,折射家庭的温度
母亲,是家庭情绪的核心,母亲的情绪,决定着整个家庭的温度,一个情绪稳定、不乱发脾气、不满口抱怨的母亲,是孩子内心安全感和温暖的来源。
那一天阳光明媚,清风正好。孩子拿着“优秀学生”的奖状回了家,一进家门就开心地将自己的奖状拿出来向我们炫耀。我摸了摸她的头说:“这都是你平时努力的结果。妈妈相信你还有进步的空间。”孩子高兴地点了点头。
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应该给予肯定,但注意不要过度宠溺,不要过分夸孩子聪明,要引导孩子总结是否还有需要改善之处。对于孩子暂时的退步,应该给予理解,可以适当批评,但要注意时机、分寸、方式。比如考试失利,情绪本就不好,此时不适宜立即批评指责,最好先给予安慰与肯定,等情绪平复后再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例如是不是思想上不重视,是不是学习方法不对头,是不是考试时间未能合理分配等,一起探讨分析,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表扬中有批评,批评中有表扬,两者要有机结合。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取决于父母。”谁都不是天生完美的父母,但我们都是不断完善“画技”的爸妈。育儿是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磕磕绊绊,但每一步又都包含向前走的喜悦。
前黄中心小学家长 张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