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武进区审计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方向,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部署为重点,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各项审计工作被电视媒体报道10余次。上半年,区审计局不断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召开了区委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成立了1家乡镇审计委员会,选派了1名审计骨干任区级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开展了11个审计项目,占全年项目计划的52%。
一、以二十大精神学习为主线,加强政治引领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两会精神”的学习,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邀请专家做讲座、组织脱产培训等形式,持续开展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以专题党课的形式,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精神,明确“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的使命职责。
二是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区委审计委员会充分发职能作用,区委审计办认真履职,召开区委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各级审计委员会会议、各级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提出武进区贯彻落实各级精神的具体举措,不折不扣把各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始终坚持把政治规矩挺在前,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充分利用“审情直报”“审情专报”“审情参阅”等信息载体,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委审计委员会汇报审计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建议。
三是强化党建工作引领。深化“吾审金盾”党建品牌建设,以品牌引领审计工作真正发挥“金盾”作用,通过党建和业务“融合抓”实现了“双提升”,品牌项目《吾审金盾推进国资审计全覆盖工程》荣获区“十佳书记项目”。持续开展“实境课堂”,赴党建工作示范村——江阴璜土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建工作更加生动、更接地气、更显实效。通过换届选举和新党员发展,及时为党的基层堡垒输送“新鲜血液”,发挥年轻党员的朝气与活力。
二、以扎实开展审计项目为核心,护航“两湖”创新
上半年已有11个审计项目开展现场审计,包括关注财政资金的“同级审”;关注规范用权的多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关注民生的对教育、医疗资金的延伸审计;关注“两湖”建设的对腾龙大道等工程的跟踪审计,同时,围绕生态环境、民生改善、“两湖”多业态建设,对自然资源资产、教育领域及文体广旅相关财政资金进行了审计监督。
一是围绕如臂使指,坚持执审为民。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将民生审计项目作为重点。守住“民生线”,根据区委审计委员会的要求,对教育系统一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覆盖审计,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扎牢后疫情时代的审计防线,开展新冠疫情防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守住“生态线”,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审计中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落实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重大国策,重点关注高标准农田的项目建设管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落实等情况,着力揭示是否存在土壤肥力不达标、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
二是围绕如影随形,扩大审计覆盖。充分运用自主建设的数字化审计平台,采用“数据先行+现场核查”的方式,实现对全区56家一级预算单位以及79家下属事业单位的审计全覆盖。通过加强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最大限度扩展审计覆盖面,对区级国企融合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策跟踪审计、审计调查等;将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有机融合,采用“双主审”模式,努力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三是围绕如雷贯耳,加强审计震慑。上半年,在国企国资审计监督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持续深化“巡审联动”,将巡察动员会与审计进点会套开,以“巡审同步”实现优势叠加;加强“纪审联动”,配合区纪委对教育集团的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审计的监督震慑。不断扩大审计监督成效,首次编制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和整改反馈函;继续完善审计结果通报制度,邀请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国资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审计结果反馈会,将审计结果在被审计单位中层及以上人员中进行通报,不断提升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三、以探索审计新实践为抓手,提升监督质效
一是出台“三类监督”贯通机制。根据区委审计委员会“结合我区现有的工作基础和工作实际,与区纪委监委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三类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制度”的要求,配合区纪委出台了《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协作联动机制(试行)》,细化了“纪巡审”三家加强信息沟通、工作联通、成果融通的实操流程,规范了线索移送办理机制,真正构建起分工明确、衔接顺畅、配合有效的大监督格局。
二是规范优秀项目培树路径。厚植“精品”意识,出台了《武进区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试行)》,以细化指标、量化评分的方式,引导优秀审计项目的培树更加规范化。并在制度出台的基础上开展了区第一届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工作,为争创省、市优秀项目夯实基础。积极参与省级优秀审计项目申报,成立工作专班,专项推进申优工作。
三是深化内审业务指导。积极落实《武进区区级国有集团公司总审计师制度(试行)》,在上半年又推出一名审计骨干任区级国企总审计师,目前,全区5家区级国企的总审计师均已配备到位。推动成立湟里镇党委审计委员会,并发布“红审·辉湟”审计品牌,作为其党建品牌的子品牌,进一步加强党对内审工作的领导。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有5家开发区、乡镇成立了党委审计委员会。
四、以激活青年审计人潜能为重点,夯实队伍基础
一是搭建成长平台。继续通过“思享汇”等学习交流平台,为审计人员“加油充电”,不断提升综合素能。用好审计项目,开展“岗位练兵”,以“导师制”的形式帮助年轻人成长,让年轻审计人在项目中挑重担,在审计一线接受历练、积累经验、迅速成长。二是充实审计队伍。通过区内选调,从基层财政和资产管理局调入2名90后审计新人;参与区委组织部人才引进计划——菁选计划,招录了2名双一流高校的90后,通过人才引进,不断充实审计队伍,同时优化了队伍结构。三是建强群团组织。上半年,区审计局成立了局妇联,并完成了工会换届选举,将年轻审计人吸纳进工会委员会和妇联支委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群团活动,营造健康良好的审计工作氛围,为审计人员的不断成长和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