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
及2024年工作计划
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11月3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十四五”规划,聚焦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围绕实施“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等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 公共服务不断深入。一是文化作品内容丰富。制作《千年武藏——武进博物馆馆藏精品》四大主题系列视频,陆续登陆学习强国、腾讯、今日武进等大型媒体。创作书画作品《衣锦绣青城》等30多件作品入围入展省级及省级以上展览,10余件作品入围入展国家级展览等。二是阵地建设稳步推进。重启博物馆春秋淹城大幕;建成开放武进第三图书馆,推进武进第四图书馆建设。新建、更新室外全民健身路径50套,健身步道6.5公里;完成6个体育公园及10个口袋体育公园建设;更新过期篮球架154个,推进长沟河儿童体育公园规划建设等。三是文化服务成绩斐然。“春秋淹城”专题陈列荣获第二届(2019-2022年度)江苏省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评审“精品奖”;“‘馆校共建’破解公共图书馆均等化布局的金钥匙”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百县馆长论坛优秀案例;《馆校共建 融合发展 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征“图”》获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十佳案例”;“你好,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 2.0 版获评“2022年度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项目”;“观家风、品教育、促阅读、助成长”——科学家教进家庭系列活动获2022年度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标兵项目;锡剧小戏《天下乡亲》在“2023全国民间文艺展演”中荣获“最佳节目”“优秀编剧”“优秀作曲”奖;武进第二图书馆获评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武进文化馆获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等。
2. 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一是文化场馆高效运转。举办“不相蹈袭——刘海粟艺术之路上的恽寿平”、“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精品展”等线下展览22场;开展社教活动40个,167场次;百相阁周末小剧场文艺演出17场;举办各类公益培训近300个专业。二是文旅活动如火如荼。举办2023新时代江苏旅游发展论坛活动、太湖湾音乐节、文化旅游节、市民艺术节、“春风有约”悦读节、“春秋淹城 国风夜市”、“和诗而歌·春风里”星光音乐会、“春风化雨 音你不凡”经典影视配音秀等活动;完成送戏送综艺400场、送图书100场。参加第二届常州市公共文化“青果奖”比赛等。三是体育惠民纵深发展。开展公益文体健康知识讲座10次,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0次,完成政府采购全民健身体育服务项目28项,新增文体旅志愿者300名,完成国民体质测试3000人,有序推进体育社团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建设等。
3. 旅游品质持续提升。一是宣传推广力度加大。以促进文旅消费为目标,推出春季旅游、医务人员入园、跑“西马”游景区、5·19中国旅游日、“坐高铁游武进”等特惠政策;投放大型户外广告,积极参加武进电视台“政风热线”节目、组织景区参加《市民与社会》直播节目进行文体旅宣传推广等。二是文旅环境持续优化。完成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及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审核;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嬉戏谷景区成功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文旅厅智慧景区名录;落实新能源车辆停车优惠政策;对全区3A以下景区开展复核工作,新增5座Ⅱ类旅游厕所。三是特色景点持续增加。春秋淹城旅游区获评第三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入选2022-2023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太湖湾“田园梦想家”耕读江南研学之旅旅游线路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乡村旅游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嘉泽镇花朝节入选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是常州唯一入选“四季村晚”的项目。
(二)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1. 体教融合不断深化。一是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联合区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体教融合工作,完成《2023年武进区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意见》及《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体育协会与学校共建体育课程,对湖塘桥实验小学四、五年级的体育课程进行教改实验,并获得省教育厅一等奖教改优秀项目。二是积极参加省级县组比赛[64个县(市、区),8个项目]。武进区参加省级县组比赛中的6个项目,其中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田径比赛团体总分均在前列。三是十六届市运会成绩喜人。武进区在市运会青少年部比赛中小学组获得金牌157枚、团体总分3587.5分,初中组获得金牌44枚、团体总分943分,小学组和初中组获得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在全市各辖市、区中均位列第一。此外,我区省前中以15枚金牌列全市高中组金牌榜第一,省武高以258分列全市高中组团体总分榜第一。
2. 体育赛事扎实开展。一是举办区中小学生体育比赛。研究制订2023年全区中小学生体育竞赛计划,包含17个体育项目、24项体育竞赛,其中一类比赛19项,二类比赛5项;全区77所中小学校6100余名选手参赛。二是举办各类精品赛事。举办江苏“伟业杯”国际乒乓球邀请赛、“两湖创新杯”首届女子曲棍球国际邀请赛、全国女排超级联赛、“两湖创新·江南农村商业银行”2022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常州站)(因疫情延至今年)、“新能源之都·江南农村商业银行”2023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常州站)、2023年“威雅杯”西太湖国家赛艇赛、全国摩托艇青少年U系列比赛(常州站)等赛事;承办省青少年篮球冠军赛、省青少年乒乓球冠军赛(第一站)、省青少年羽毛球冠军赛(第二站)、省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等赛事。
3. 赛事备战有序推进。以赛艇、皮划艇、男子手球、女子曲棍球等市队区办项目为抓手,通过与上级训练单位加强联系,强化技战术训练,不断提升项目运动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扎实开展各项赛事备战工作,并做好优秀运动员输送工作。武进籍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张影、李新欢与队友一起,助力2023年亚运会中国女曲以2:0战胜韩国队获得冠军。
4. 体彩管理规范有序。筑牢责任彩票建设根基,加强销售合规管理。截至2023年10月29日,我区(含经开区)体彩总销售91280万元,同比增长68.37%,其中传统玩法销售14089万元、竞猜玩法销售65837万元、即开玩法销售11354万元。
(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1. 有序推进文体旅产业项目建设。一是积极开展文体旅项目招商。继续丰富更新文体旅招商项目库;密切跟进雪堰雅浦民宿项目进展情况,创造更广泛更有优势更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配合市文商旅发展大会,上报3个大会招商签约项目信息,组织签约单位和相关文旅企业参加大会。二是积极落实“532”发展战略。推荐太湖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西太湖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环太湖艺术城文化主题酒店、嬉乐湾3A景区提升工程、夏溪美树馆、蓝海豚文化艺术街区等6个项目纳入我市“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2023年度建设计划,并有序推进。三是促进文体旅重点项目建设。按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2023年度区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计划编制工作,继续充实区重点文旅项目库,丰富我区文旅产品体系;协调推进各“532”重点项目,今年1-10月,太湖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等6个市“532”发展战略重点文旅项目共完成投资6485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1.34%,超过序时进度8个百分点。
2. 努力争取各类政策资金扶持。一是积极争取各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水上体育运动摩托艇的综合培训和运动损伤动态反馈训练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两个项目共获2023年度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全国首套720穿越飞船旅游设备研发与应用和常州环太湖本π艺术空间两个项目共获2023年度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发展类)70万元;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提升改造项目、太湖湾露营谷提升项目、嬉乐湾3A创建提档升级工程等3个项目共获2023年度常州市市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发展类)130万元。2022年度区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共扶持符合条件的品牌13个、项目4个,下达专项引导资金合计195.5万元。2022年度区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扶持运动休闲与文化体育旅游类项目1个、体育装备制造类项目2个,下达专项资金合计70万元。二是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完成上级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强化体育产业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区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现专项资金管理的闭环。
(四)做好文化遗产保护
1. 文物保护卓有成效。一是守住文物安全底线。继续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坚持文物日常巡查,及时处理文物突发事件。完成第九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及第一批武进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公布工作;基本完成我区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前的“三普”数据现场摸查和各级文物相关信息的录入上报工作等。二是推进重点文保项目。完成礼嘉戏楼修缮和恽南田纪念馆修缮的文物验收,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旧址、陶冶亭、干家墩修缮,淹城遗址公园西北片区环境整治工程深化设计方案和五七农场排灌东站修缮设计方案的审批等相关工作。三是坚持文物前置考古。完成淹城路东侧贺家路北侧地块、洛阳新科西路南侧琅东路西侧地块、阳湖生态净水厂项目地块等11处地块的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完成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理想三基地地块一期、西太湖联动发展区等7处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工作。
2. 非遗传承有声有色。一是组织各类非遗申报。糕团堆花、调犟牛、马杭木雕等5个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组织开展第七批区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和第一批区级非遗工坊的申报评审工作等。二是继续开展非遗进基层活动。先后与洛阳镇、前黄镇、雪堰镇等地合作,结合当地节庆活动,展示区内外精品非遗项目;为庆祝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先后在吾悦广场和新苑宾馆举办两场武进区第四届非遗购物节;在第十一届市民艺术节开幕式当天举办“吴风雅集烟火里”非遗集市活动等。
(五)加强市场行政监管
1. 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开展文体广旅行业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日常巡查、“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文体旅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二是执行假日值班制度。由局领导带班,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狠抓重要时间节点安全生产工作,认真督促各单位全面落实假日安全主体责任,对排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安全责任到位、隐患排查整改到位。督查检查的领域主要涉及消防、电气、特种设备、食品卫生、治安管理、客运车辆等方面。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结合我区文旅市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反恐防范等工作,聚焦文旅场所消防安全、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以及旅游包车等重点领域,紧盯玻璃栈道、大型文体旅活动等项目,深入排查安全风险,落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检查文化旅游市场500家次,营业性演出备案16场次,配合市执法支队、公安分局、市监局开展联合行动。完成剧本杀、密室逃脱类剧本娱乐活动场所的备案工作,开展艺术类、体育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再次摸底调查、白名单申报,办理55家艺术类、79家体育类培训机构的审核意见书,指导89家体育类培训机构入驻了全国教育平台并实现课程上架、109家体育类培训机构开立了资金监管账户。
2. 高效运用应急广播体系。做好应急广播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元旦、春节、两会、国庆的安播工作,安全播出无事故,确保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推动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智慧社区”应用已覆盖党建、宣传(组织部、宣传部)、13个镇、148个村(社区)。
(六)着力强化政治引领
牢牢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各项建设的统领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打造绝对忠诚的政治机关。不断强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制订2023年度《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清单》、《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责任清单》,确保做到业务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二是狠抓区委巡察组巡察整改落实工作。根据区委第四巡察组反馈意见,高度重视,统筹研究传达学习区委第四巡察组巡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情况反馈会精神,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建立整改台账,层层传导压力,按照指定时间,汇总整改进展情况向区委巡察办报告,切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三是加大青年干部培养力度。制定《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实施文体广旅系统青年干部“菁焠计划”的意见》,引导文体广旅系统青年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增强理论素养,提升品行作风,敢想敢为敢担当,为持续推进文体广旅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区文体广旅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推动“532”发展战略、建设“两湖”创新区等中心工作,主动加压、苦干实干,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融合和创新,大力推进全域旅游进程抢抓新机遇
根据《常州市武进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立足“十四五”发展宏伟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真融合、深融合。一是明确战略地位。我区正处在“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建设的关键时刻,应当从区级层面将文体旅融合发展纳入武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谋划长沟河片区景观设计,重点围绕文博街区建设,通过常州画派、象牙浅刻、杨雪芳艺术馆等各类特色非遗展示馆的设立,进一步丰富淹城片区文化内涵,带动旅游业发展。二是优化资源布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谋划发展蓝图,明确融合路径,出台发展政策,科学规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支持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动长沟河儿童体育公园建设等工作。
(二)着眼提质和增效,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占领新高地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一是强化阵地建设。深化“书香武进”建设,完成武进第四图书馆建设开放,做好博物馆二级馆复评及争创国家一级馆工作。二是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开展三送下乡等民生实事项目,全力举办好市民艺术节、文化旅游节、廉政主题锡剧专场、“春风有约”阅读节、“全民健身月”和“8月8日全民健身日”等活动;举办武进区篮球超级联赛、羽林争霸赛、太极交流赛、足球联赛、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等赛事;承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西太湖水上运动季系列赛事、第二届女子曲棍球国际邀请赛、2024巴黎奥运会曲棍球比赛资格选拔赛、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江苏省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江苏省青少年女子曲棍球冠军杯等精品赛事;继续开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展览、培训活动,加强一阵地一品牌建设。
(三)坚持培育和引导,加速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激发新动能
推进实施《常州市武进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加快传统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是不断夯实文体旅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开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建设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辖区内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促进产业主体发展。二是有序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以推动“532”发展为契机,打造我区旅游服务平台和多级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文旅项目招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力争如期完成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四)兼顾保护和利用,精心打造文遗传承模式彰显新作为
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做好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常州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推进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旧址、五七农场排灌东站、干家墩等修缮和布展工作。做好文物前置工作等。二是完善非遗传承体系。依托文旅节、市民艺术节等各类大型活动或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大型展示展演活动,继续推进锡剧传承,继续深入挖掘武进境内非遗资源,开发非遗衍生产品,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公共文化场馆等非遗宣传活动,使更多群众能够走近非遗、了解非遗。
(五)围绕安全和法治,严格规范市场监管秩序开创新局面
坚决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抓好风险隐患整治,重点指导A级旅游景区加强设施设备安全工作;加大对水上、玻璃栈道(滑道)等高风险项目的安全管理和巡查力度。对使用天然气的景区餐饮场所、星级饭店等,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督促星级饭店严格把控食品来源,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强化公共文化、互联网服务、剧本娱乐经营等文旅密闭场所和文物古建筑的用火用电、设施设备保养维护、消防疏散通道等方面的安全检查,督促“密室逃脱”经营场所落实“一键开灯、一键解锁”安全措施。加强假日期间大型文体旅活动和营业性演出活动的监管。扎实做好应急处置,加强与宣传、公安、应急、交通、卫健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交通拥堵、设备停运、灾害天气、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