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十四五”规划,聚焦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围绕实施“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等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 公共服务不断深入。一是各类展览内容丰富。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等重点节日,举办“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精品展”、“礼赞二十大 起航古丝路——郑和时代特别展”等线下展览13场。二是文化作品丰富多彩。制作《千年武藏——武进博物馆馆藏精品》四大主题系列视频,陆续登陆学习强国、腾讯、今日武进等大型媒体;锡剧小戏《天下乡亲》在“2023全国民间文艺展演”中荣获“最佳节目”“优秀编剧”“优秀作曲”奖;创作书画作品《衣锦绣青城》等10余件入围入展省级以上展览。三是群众体育纵深发展。开展公益性体育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各2次,完成政府采购全民健身体育服务项目13项,新增文体旅志愿者81名,有序推进体育社团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建设等。
2. 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一是文化场馆高效运转。精心策划元旦春节元宵期间区镇两级文化活动,举办武进区第二届“春风有约”悦读节,举办20场汉文化体验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社教活动22个,共计123场次,重启博物馆春秋淹城大幕;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与德国华尔中文学校等6家单位共同签署了“2023—2025年博物馆教育共建书”;“你好,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 2.0 版获评“2022年度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项目”,武进第二图书馆获评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二是文化活动如火如荼。举办“春秋淹城 国风夜市”、“和诗而歌·春风里”星光音乐会、第二届“春风化雨 音你不凡”经典影视配音秀等活动;完成送戏送综艺104场;嘉泽镇花朝节入选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是常州唯一入选“四季村晚”的项目;“观家风、品教育、促阅读、助成长”——科学家教进家庭系列活动获2022年度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标兵项目;备战第二届常州市公共文化“青果奖”,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三是稳步推进阵地建设。完成雪堰镇周桥村体育公园、洛阳镇口袋体育公园建设;推进武进第四图书馆建设,推进过期全民健身路径、过期篮球架更新,推进长沟河儿童体育公园设计和口袋体育公园招标等。
3. 旅游品质持续提升。一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促进文旅消费为目标,推出春季旅游、医务人员入园、跑“西马”游景区、5·19中国旅游日等特惠政策;投放大型户外广告,组织景区参加《市民与社会》直播节目进行宣传推广等;淹城春秋乐园和野生动物园申报省文旅厅联合广告投放项目,李公朴故居申报“过江南——长三角名人故居之旅”主题宣推、淹城春秋乐园申报省文旅厅智慧景区项目等。二是提升文体旅综合服务。太湖湾“田园梦想家”耕读江南研学之旅参加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征集活动;淹城春秋乐园编钟乐舞申报省文旅厅小剧场精品剧目;对A级景区停车设施和收费进行全面摸排,积极落实新能源车辆停车优惠政策;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对全区3A以下景区开展复核工作,新增5座Ⅱ类旅游厕所。顺利完成上半年武进区星级饭店复评工作。消费态势良好,各大景区在春节、“五一”等期间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成功举办第六届太湖湾音乐节,燃爆长三角。
(二)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1. 体教融合不断深化。一是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联合区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体教融合各项工作,完成《2023年武进区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意见》及《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体育竞赛计划》;由体育协会与学校共建体育课程,对湖塘桥实验小学四、五年级的体育课程进行教改实验,该项目获得省教育厅一等奖教改优秀项目。二是参加省级县组比赛。截至目前,已完成8个项目中的乒乓球和游泳比赛,其中乒乓球比赛团体总分位列全省第九。三是十六届市运会成绩喜人。截至目前,全区25支队伍共1081名运动员参与常州市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共获得79枚金牌和团体总分2902.5分,暂列金牌榜、团体总分榜第一。
2. 落实各项赛事活动筹备和组织工作。一是举办区中小学生体育比赛。研究制订2023年全区中小学生体育竞赛计划,包含17个体育项目、24项体育竞赛,其中一类比赛19项,二类比赛5项;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武术、门球、棋类、健美操、曲棍球等8项次区级比赛。二是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举办“两湖创新杯”首届女子曲棍球国际邀请赛、“两湖创新·江南农村商业银行”2022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常州站)(因疫情延至今年)、2023年“威雅杯”西太湖国家赛艇赛等赛事;承办省青少年篮球冠军赛、省青少年乒乓球冠军赛(第一站)、省青少年羽毛球冠军赛(第二站)等赛事。
3. 落实二十一届省运会备战工作。以赛艇、皮划艇、男子手球、女子曲棍球等市队区办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省运会各项备战工作,并做好优秀运动员输送工作。通过与上级训练单位加强联系,强化技战术训练,不断提升项目运动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做好注册运动员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并组织各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完成反兴奋剂平台学习任务。
4. 切实做好体彩管理工作。筑牢责任彩票建设根基,加强销售合规管理。截至6月18日,我区体彩总销售为53250万元,同比增幅达74.68%。其中传统玩法7588万元,竞猜玩法39823万元,即开型玩法5839万元。电脑终端数增幅46.22%(因省统计口径未进行区分,故无新武进数据)。
(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1. 有序推进文体旅产业项目建设。一是积极落实“532”发展战略。推荐太湖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西太湖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环太湖艺术城文化主题酒店、嬉乐湾3A景区提升工程等4个项目纳入我市“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2023年度建设计划,更新区贯彻落实“532”发展战略重点2023年度文旅项目体系。二是积极开展文体旅项目招商。继续丰富更新文体旅招商项目库;密切跟进雪堰雅浦民宿项目进展情况,积极探索挖掘项目开发资源,创造更广泛更有优势更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配合市文商旅发展大会,上报3个大会招商签约项目信息,组织签约单位和相关文旅企业参加大会。三是促进文体旅重点项目建设。按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2023年度区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计划编制工作,继续充实区重点文旅项目库,丰富我区文旅产品体系;协调推进各“532”重点项目,今年1-5月,太湖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等4个市“532”发展战略重点文旅项目共完成投资3262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2.6%。
2. 大力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一是继续夯实文体旅产业发展基础。完成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审核,做好江苏申报国家特品级文旅资源工作;春秋淹城旅游区获评第三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二是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旅项目申报。环球动漫嬉戏谷、太湖湾露营谷申报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太湖湾露营谷、常州龙凤谷、常州市奇峰水上俱乐部申报江苏省体育旅游项目库,太湖湾露营谷申报2023年江苏省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太湖湾露营谷和骐骥马术俱乐部申报全省体育消费创新场景典型案例,西太湖影视基地申报2023年度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等。
3. 努力争取各类政策资金扶持。一是积极争取各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水上体育运动摩托艇的综合培训和运动损伤动态反馈训练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两个项目共获2023年度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全国首套720穿越飞船旅游设备研发与应用和常州环太湖本π艺术空间两个项目共获2023年度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发展类)70万元;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提升改造项目、太湖湾露营谷提升项目、嬉乐湾3A创建提档升级工程均入围2023年度常州市市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发展类)申报实地考察,结果待公布。2022年度区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共扶持符合条件的品牌13个、项目4个,下达专项引导资金合计195.5万元。2022年度区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扶持运动休闲与文化体育旅游类项目1个、体育装备制造类项目2个,下达专项资金合计70万元。二是规范专项资金管理。落实区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拟于6月下旬,联合区财政、邀请第三方,对获得2021年度区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扶持的3个项目进展及绩效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形成绩效检查报告,实现专项资金管理闭环。
(四)做好文物遗产保护
1. 文物保护卓有成效。一是守住文物安全底线。继续实施文物平安工程,严格落实《武进区文物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坚持文物日常巡查,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和文博单位安全检查,进行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及时处理各类文物突发事件;申报我区第一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和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武进区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的复核摸底上报;做好李公朴故居、恽南田纪念馆、恽南田陵园等的日常开放管理工作。二是推进重点文保项目。完成淹城遗址公园西北片区环境整治工程深化设计方案的相关审批工作;编制五七农场排灌东站、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旧址修缮方案。三是做好文物前置考古工作。完成海晨物流项目、龙城芯谷项目、阳湖生态水厂项目、东山坟、淹城北路东侧大通东路南侧、永胜路南侧淹城路东侧等地块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2. 非遗传承有声有色。继续开展非遗进基层活动,先后与洛阳镇、前黄镇、雪堰镇等地合作,展示区内外精品非遗项目。为庆祝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武进吾悦广场和新苑宾馆举办“非遗保护 你我同行”武进区第四届非遗购物节,28个静态类、5个动态类、10余个非遗工美类和饮食类项目精彩亮相。
(五)加强市场行政监管
1. 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以创建典范性文明城市创建牵引,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开展文体广旅行业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日常巡查、“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文体旅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二是执行假日值班制度。由局领导带班,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狠抓重要时间节点安全生产工作,认真督促各单位全面落实假日安全主体责任,对排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安全责任到位、隐患排查整改到位。督查检查的领域主要涉及消防、电气、特种设备、食品卫生、治安管理、客运车辆等方面。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结合我区文旅市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反恐防范等工作,聚焦文旅场所消防安全、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以及旅游包车等重点领域,紧盯玻璃栈道、大型文体旅活动等项目,深入排查安全风险,落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检查文化旅游市场234家次,营业性演出备案8场次,配合市执法支队、公安分局、市监局开展联合行动。开始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类场所的备案工作,开展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再次摸底调查、白名单申报、办理4家艺术类、50家体育类培训机构的审核意见书,指导47家体育类培训机构入驻了全国教育平台并实现课程上架、102家体育类培训机构开立了资金监管账户。
2. 高效运用应急广播体系。做好应急广播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元旦、春节、两会的安播工作,安全播出无事故,确保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智慧广电乡村工程” 顺利推进,二期布点有序开展。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3年下半年,区文体广旅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真抓实干,担当有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实施文旅战略规划引领工程
根据《常州市武进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立足“十四五”发展宏伟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真融合、深融合。一是明确战略地位。当前,我区处在“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建设的关键时刻,应当从区级层面将文旅融合发展纳入武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谋划长沟河片区景观设计,重点围绕文博街区建设,通过常州画派和象牙浅刻等各类特色非遗展示馆的设立,进一步丰富淹城片区文化内涵,带动旅游业发展。二是优化资源布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谋划发展蓝图,明确融合路径,出台发展政策,科学规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支持融合发展。
(二)深入实施文体旅公共服务提质工程
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一是强化阵地建设。深化“书香武进”建设,推动武进第四图书馆建设,博物馆争创国家一级馆;完成2个体育公园、10个口袋体育公园建设,新建、更新过期全民健身路径65套,更新过期篮球架154个。二是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开展三送下乡等民生实事项目,全力举办好2023新时代江苏旅游发展论坛、市民艺术节、文化旅游节、廉政主题锡剧专场、“全民艺术普及周”、“残疾人文化周”、文化活动进农村、“全民健身月”和“8月8日全民健身日”等活动;举办武进区篮球赛、羽林争霸赛、太极交流赛、足球联赛、广场舞大赛、乒乓球高手排位赛等赛事和活动;承办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曲棍球决赛、全国摩托艇锦标赛、中国动力冲浪板公开赛(常州站)、西太湖半程马拉松、省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省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等赛事;继续开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展览、培训活动,加强一阵地一品牌建设;推动体育协会发展和创A工作。三是发展全域旅游。围绕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要求,以“两湖”创新区建设为契机,积极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市“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在沪宁沿江高铁武进站区域做好武进文旅宣传推介工作,完成长沟河儿童体育公园设计和口袋体育公园设计招标等工作。
(三)深入实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工程
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突破口,加快传统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是不断夯实文体旅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开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建设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辖区内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促进产业主体发展。二是有序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我区旅游服务平台和多级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文旅项目招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力争如期完成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四)深入实施文旅文物遗产保护工程
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做好武进区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前期工作,完成我区第一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公布和第九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修缮五七农场排灌东站、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旧址、干家墩。完成礼嘉戏楼和恽南田纪念馆修缮的文物验收。二是做好文物前置工作。完成花海大道、礼嘉镇园区更新项目地块、洛阳镇新科西路南侧埌东路西侧、淹城北路东侧贺家路南侧、源氢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项目等地块的文物考古勘探工作。三是完善非遗传承体系。依托文旅节、市民艺术节等各类大型活动或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大型展示展演活动,继续推进锡剧传承,举办武进锡剧第七代传人毕业汇报演出。继续深入挖掘武进境内非遗资源,开发非遗衍生产品,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公共文化场馆等非遗宣传活动,使更多群众能够走近非遗、了解非遗。
(五)深入实施文旅市场综合监管工程
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一是严抓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制,强化文体广旅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持续深入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完成剧本杀、密室逃脱类剧本娱乐活动场所的备案工作;争取完成存量艺术体育类培训机构的审批工作。二是做好安播保障工作。高度重视安全播出及广电行政管理工作,确保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我区广播电视舆论导向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