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进分局在市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省厅“八个现代化”、市局“211”行动计划和区委区政府打造“一园一城一示范”等决策部署,深耕安保维稳、打击治理、服务保障、队伍管理等主责主业,加快构建符合武进实际、具有武进特色的“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武进新实践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强化打击治理,提升治安驾驭能力。一是深化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调优反诈中心运行模式,增加2个反诈作战单元、8名专职反诈警力,组建18支179的预警劝阻队伍,统筹推进专项打击、防范宣传、预警劝阻等工作,成功打掉3个电诈犯罪团伙,组织宣传片播放3387场次,覆盖群众25.8万人,推广安装“金钟罩”反诈预警平台9.1万人。二是创新未成年人犯罪防范治理。组建未成年重点人帮教领导小组和指导委员会,建成并运行武进未成年人阳光教育培训中心,完善未成年重点人结对帮扶、监测预警、民事追偿、宣传引导等工作机制,教育矫治未成年人15人,结对帮扶35人,在抓获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总数同比上升63%的情况下,本地传统侵财案件未成年作案数同比下降21.6%,未成年人重复犯罪率下降12.9个百分点。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娼赌违法犯罪全周期扩线、全链条打击、全要素管控、全方位治理等“四项机制”,娼赌刑事案件办理数、抓获数同比分别上升22.5%、5%。创新重点地区“五控五清”常态整治、网约房“一清二整三规范”管理等治安管理模式,显著提升对辖区治安的掌控能力。
二、深化改革攻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一是以警情研判为突破,激发专业打击新动能。以“快破多破破本地”为重点,升级合成作战平台,开发“一线一档”“一案一档”和“线索研判经营”模块,构建了从警情研判、到线索经营、再到合成侦查的全流程工作闭环,目前已搭建12个警情关联分析模型,完成对50余万起警情的标签化管理;优化大数据侦查中心运行模式,建立线索指令限期落地、超期“竞侦”等制度,创新“线上阵控”“非现场抓捕”等打法战法,打造网络特侦、审讯攻坚等人才梯队,始终保持“以专打专”的强势势头。二是以数据超融为基础,打造智慧警务新生态。围绕全市“1+2+N”智慧“大脑”建设布局,以数据超融为基础,以赋能应用为核心,深入开展“数据+机制”“数据+场景”“数据+模型”等建设创新,新建视频监控1050路,接入社会面监控5120路,新开发5类21个专题应用场景和15个实战模型,数据中心算力、存储等基础能力扩容10%,数据体量、数据服务等增加15%。三是以机制建设为重点,构建主战主防新格局。完善情报指挥中心平时在线合成、战时集中值守的“1+4+N”联合指挥模式,做到支援力量、法制指导、数据研判等实时在线、精准支撑;组建由人口管理大队实体化运营的基础管控中心,形成“基础管控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基础管控岗-社区民警”三级工作体系;建立法制、案审、纪检等部门参与的“嵌入式”执法监督机制,将流程监管、质量监控、整改纠错等工作延伸到案前、案中、案后的各个环节;完善派出所考核办法,深化派出所“室引领队”勤务机制改革,推动派出所工作向“主防”转移。
四、优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倾力护航企业发展。出台《全区公安机关服务保障“新能源之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全区公安机关服务保障“新能源之都”建设十项措施》,建立涉企合成服务机制,在科教城新建综合警务服务站,在九号公司设立经侦服务站,为72家星级企业、35家专精特新企业、33家独角兽企业配备140名警企联络员,化解涉企矛盾150余起,为企业解决诉求280余件。二是主动回应民生关切。开展“疏堵保畅”专项行动,“一点一策”“一路一方”精准治理道路堵点、难点问题,圆满完成“先直后左”信号灯调整工作,“微改造”堵点10处,新建智能交通信号灯22套。加强全区旅游业治安管理,圆满完成“2023第六届太湖湾音乐节”“2023第十七届中国常州西太湖国际车展”安保工作,有力保障文旅业安全健康发展。三是全力保障公共安全。部署开展农村道路安全“六大攻坚整治行动”,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4万余起,全区农村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41%、7.89%。开发“武进租赁住房安全管理工作平台”,固化“警格发现隐患、网格核查隐患、出租人整治隐患、镇(街)租赁住房管理办公室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租赁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常态长效开展。
五、从严管党治警,提升队伍作风能力。一是深化“铸魂”工程,履行忠诚使命之责。健全完善领导领学、交流研学、专家讲学、个人自学和实践促学等理论武装机制,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拓展“反诈”红盟品牌矩阵建设,《红色引擎驱动,打造“护网尖兵”》党建项目获评区级“优秀书记项目”表彰。二是深化“提能”工程,磨砺攻坚克难之能。实施后备干部“精锐计划”、青年民警“英才计划”,优化“全警普训、考核促训、保障助训”的全警覆盖实战练兵体系,持续推进基层所队“训练角”“标准+示范”建设,组织理论、法律、实战等培训26场。三是深化“正风”工程,提升队伍管理之效。强化“从严办”实体化运作,统筹开展“队伍建设攻坚年”、首问负责专项整治和执法司法网瘴痼疾排查整治等专项活动,健全完善权力运行风险内部控制、队伍风险隐患常态排查整治、队伍质态定期研判会商、队伍纪律作风定期督察通报和辅警队伍层级管理等机制,落实落细谈心家访、警示教育、动态研判等工作,排摸队伍风险隐患42个。四是深化“凝心”工程,激发干事创业之力。积极贯彻落实新一轮警务改革部署,持续开展干部选拔、警长聘任和职级晋升工作。完善先进典型跟踪培养、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先后有150名民警获表彰,其中20名民警荣立三等功,2名民警获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新城派出所获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