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中青年干部培养,提升中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引导中青年干部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深入理解教育改革发展所处的新时代和环境的新变化,12月13日,武进区教育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三期)组织全体学员及成长合伙人分组外出学习考察调研。
看 “新能源”中的“新变革”
武进国家高新区是常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武进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积极抢抓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的机遇,全力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在新能源产业这条“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区教育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三期)成长合伙人及班委参观走访了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并走进总装车间,了解理想汽车一系列连续操作的加工流程,体验试乘服务。
在柳工东部研发制造基地,中青班成长合伙人及班委走进生产车间,看到了柳工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产品的可靠性、高端性和智能化,通过参观党群文化中心,了解企业进行党性锻造的活动阵地。在考察中举行了红盟签约仪式,进行了现场研讨交流。
清醒看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变化新趋势,技术创新是支撑。坚定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的“三位一体”的系统部署。
看 “新农村”中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礼嘉镇率先吹响乡村振兴进军号。
武进区教育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三期)初高中、职业学校、幼儿园的中层干部学员,来到武进区礼嘉镇蒲岸村和何墅村进行学习考察。
礼嘉镇蒲岸村坚持党建引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燕子党建”品牌,推出“四争四创”工作法,打响“衔泥筑巢,蒲岸丰华”党建名片。先后被评为省“法治示范村”“文明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学员们从蒲岸村的体育公园出发,沿着“彩虹路”参观了窑文化广场、村史馆、共富粮仓和“蒲岸66号”。
礼嘉镇何墅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市和谐(平安、文明)社区创建优胜单位、区“文明村”称号,并连续多年被市、区授予“先进党组织”称号,2023年获“常州市美丽乡村”称号。
走进何墅村,学员们被墙上鲜艳的彩绘、路边整齐的稻田、村中百年老树、百年古井深深吸引,一路参观了体育健身公园、五谷田园、幸福墅菜园、葡法长廊、创客中心等,从五桥遗址、百年榉树、何氏宗祠等感受到何墅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乡村创客中心看到利用新兴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农户+电商平台+志愿者”的模式,进行直播带货,用数字快车道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又紧跟时代潮流。
清醒看到人口结构变化提出的新期待新任务,打造美丽、充满人文性的数字化乡村,谋求新发展路径。盘活乡土风俗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与人才资源,形成校家社教育合力。
看 社会治理中的“新样态”
武进区教育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三期)小学、特殊学校的中层干部学员围绕“党建领航·社会治理”主题,走进武进党建馆和星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观交流。
武进区“红盟矩阵”武进区党群服务中心集中展示了武进产业链党建实践和成果,“红色印记”“红核聚变”“红心向党”一段段恢弘的史诗画面,一个个生动的党建结晶,让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区内党建矩阵的发展与蜕变。
星河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实施“党建+”工作模式,在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社区文化等领域创成了特色品牌。中心设有党建政治功能区、社区教育功能区、家庭文化功能区等,让学员们“沉浸式”感受党建力量。
清醒看到功能强、颜值高、反响好的党建文化阵地的蓬勃新样态,整体优化教育与社会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助推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快变量、强变量。
看 名人故居中的“新动力”
武进区教育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三期)青年教师及90后公务员等三十余名学员前往王诤将军故居和董亦湘纪念馆参观交流。
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王诤故居原址、生平事迹陈列室、初心馆、奋斗馆,仔细观摩珍贵文物,重温王诤同志不畏艰难、开拓进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通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历史。
学员们在董亦湘纪念碑前默哀并鞠躬,随后来到董亦湘纪念馆,深入了解董亦湘的红色事迹和伟大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许溪老师和区党史工委陈蓉书记为学员们带来了两堂精彩的党课,学员们在党课中积极交流感悟,分享心得。
清醒看到红色故居中波澜壮阔的革命记忆,英雄不朽,红色精神历久弥新。缅怀先烈,赋予新时代建设教育事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给予每一位教育人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