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正努力打造绿色化园区,引导企业参与绿色实践,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型制造体系,赋能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走进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只见屋顶上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早在2016年,西太湖就启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先后在西太湖医疗产业孵化园、石墨烯科技产业园、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等6个产业园的屋顶上建设了总面积约13万平米、装机容量达12.62兆瓦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进一步优化园区能源结构,推动企业节能降碳,让闲置屋顶“生金”。据统计,今年以来,光伏发电系统已累计发电量达3421兆瓦时,年累计降碳量2710吨。
不仅仅是产业园,在园区的企业内也随处可见“绿色”踪影。
江苏晶雪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厂房屋顶已建成总容量为5.6546MW分布式光伏电站,公司将空压机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用于产生热水,减少热水锅炉的使用。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将原有配备的15台空气压缩机更换为1台无油空压机,用于制备压缩空气,达到二级能效,年节电1.5万千瓦时;将原本的6台XR-1096型清洗机更换为自动机械臂清洗机,年节电3万千瓦时。常州腾龙股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采用太阳能定时路灯,使用无动力风机,利用自然风力排气,实现高能效。这些都是园区深入企业进行诊断,指导企业开展绿色评价,调动和激发企业绿色发展积极性的成果。截至目前,园区共有省级绿色工厂1家,市级绿色工厂6家。
数字化是培育绿色发展新优势的关键增量。西太湖加快做好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建设等重点工作,仅今年上半年,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园区100家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服务,重点推进润来、恒丰特导等17家市级智能车间(工厂)标段的“智改数转”综合诊断服务;克劳诺斯车间智能化改造等3个项目列入武进区“智改数转”标杆项目,常州西太湖医疗产业园获得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区认定。
改造存量、优化增量,西太湖还在不断激活变量,打造常州氢湾 ,拥抱氢能产业发展的时代风口。“常州氢湾”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启动区1000亩,一期先行规划34亩,建设6万平方米孵化空间的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
园区将围绕看不见的“绿色”,不断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塑造绿色转型的发展新动能,在高质量发展中绘就湖、城、人、产和谐相融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