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今年以来,区发改局价格认证中心围绕“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价格认证的作用,不断提高价格认定、价格争议调解质效,服务营商环境,主动作为,高效服务,全面推动“332”工作法,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价格认证力量。
三步法 推进服务重大项目
围绕“盯前哨,优中枢,强末端”,价格认证中心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切实服务群众、服务政府、服务社会。
常州市某重点项目开工在即,地面征迁工作尚未完成,有两家种植大户,因提出的补偿价格高而迟迟不能达成协议。镇建设局依据常用价格资料进行谈判未成功,协助工作的中介机构参照相关文件进行谈判依然没有成效。地面征迁不能完成,重点项目推进就无法进行,一筹莫展之际,镇政府想到了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价格认证中心。
接到镇政府的委托后,价格认证中心立即行动,第一步,盯前哨,出发前做好案头准备,充分了解了争议所在。第二步,优中枢。第一时间赶到该镇,对重点项目涉及的大棚、大树园等疑难附属物进行了价格认定。时值盛夏,价格认证中心主任蒋华中率队冒高温深入田间地头,逐一清点附属物,确定品名、规格、数量特征,对植物生长情况拍照取证。第三步,强末端。在通过实地取证后,价格认证中心本着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式,将“市场比较法”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到夏溪花木市场等地实地了解市场价格,同时,征询农林、树木等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周密测算。连续一周加班加点,依法给出了价格认定结论。与种植户面对面沟通,当面论证直至得到认可。妥善解决了重点项目的征迁工作,为推进项目进程做出了服务,也为被拆迁安置的群众做好了服务。
结合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创新“三步法”工作流程,价格认证中心按照严谨规范的程序和公开透明的流程,充分发挥价格认证职能。今年以来,在价格认定方面,提供了多起价格数据,解决了多起价格问题,履行了服务群众、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职能。
“三模式”联动,服务司法调解
充分发挥价格调解“老娘舅”作用,“价格咨询协助、现场联合调解、专门价格调解”三种模式联动,参与司法调解,解决难点痛点。
司法领域社会矛盾多发且矛盾较为集中,尤其在价格认定方面,更需要权威专业的介入。在众多司法纠纷中,价格认定机构以第三方的公正立场及时介入,通过三种模式联动,充分发挥价格争议调解职能,为解决武进区人民法院执行中的执行难、时间长、鉴定费用高等问题,也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针对涉及区域内重点企业被扣押的一批车辆,价格认证中心以“价格咨询协助、现场联合调解、专门价格调解”为核心,通过对该批车辆专业勘验、市场采价、专家咨询、测算比较,作出了准确的价格认定结论,使得该批车辆能够及时拍卖变现,不仅解决了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帮助。
“两条线”构筑,保障房产交易
价格认证中心着力优化涉税房地产价格认定数字化平台建设,本着“线上+线下”两条线,在全流程联网联办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智能认定+绿色认定”,提升存量房计税价格综合评审、报备审查、争议调处精准度、直观感,让税务部门、群众真切体验价格保障成效。
今年以来,武进区存量房市场交易价格趋势下浮明显,现有的存量房计税基准价格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存量房交易市场需求。为减少税收征纳矛盾,维护存量房交易市场秩序环境,价格认证中心结合每季度动态分析结论,价格认证中心协助税务部门,对急需的存量房交易计税基准价格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与调整,提供“线上”科学数据。
“线下”工作,则以样本采集为基准,梳理调整了300余个样本点价格,完成涉税二手房争议调解、存量房居住类个案审核累计126起,金额26428万元。
今年以来,认证中心完成了武进区各乡镇楼盘小区数据,快速核定个案,解决价格争议,主动作为,使涉税存量房价格认定工作规范、客观,切实维护了购房者利益,消除了交易的税收征纳价格矛盾,支持购房者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保障了武进区存量房交易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