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自2022年12月起,经过10个月马不停蹄建设,规划年产全自动匀浆成套设备2080套的红运锂电池搅拌机匀浆智能生产系统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主体车间已于上月试投用,整体工程预计今年12月正式投运。
作为2023年度市重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位于武进国家高新区南湖西路北侧、凤翔路以东。现场,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来回作业,进行建筑内部、外立面装修以及水电管网建设,整个项目进入启动倒计时。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除了可以‘拿地即开工’,还有专班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江苏红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行政人事总监丁晓艳透露,目前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8月,供不应求。
“围绕规划设计、要素保障、行政审批等,我区列出问题清单,挂图作战,在‘快’字上下功夫,提前介入全流程服务项目,快审、快批、快办,通过信用承诺审批累计办理项目提前开工36宗,积极助力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区发改局局长夷建良介绍。
同样位于武进国家高新区,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新项目——常州华森年产25万件(套)骨科等医疗器械及微创医疗器械项目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目前正处于主体工程建设阶段,预计于2024年建成投产。”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潘海介绍,新项目产品主要以中高端骨科植入物为主,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人工关节及器械、脊柱等骨科植入物25万件(套)的生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补全了企业的产品线。
无独有偶,作为常州市迄今为止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日资项目——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武进国家高新区生产基地一期已竣工交付,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作为5G通信上游材料的世界级生产商,太阳诱电在被动元件行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一期项目的竣工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常州在半导体行业内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吸引合作厂商和上下游企业加入,带动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联动发展。
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推动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增强发展后劲的“反应堆”。今年以来,我区各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呈现一片热火朝天、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今年我区列入省重大项目8个,数量排名全市第一,且为历年最多,总投资187.4亿元。数据显示,1—8月,新入库市重大产业项目28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12%,新入库项目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命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超七成。
大刀阔斧抓项目,一心一意强产业。1—8月,我区共入库重大招引项目10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25%,其中超30亿元项目2个,超10亿元项目8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4.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6.2%。
坚持项目为王,增创发展优势。“我们将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加强靶向招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实施‘靶向招商’,全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集群效应明显的项目。”夷建良表示,将进一步优化项目服务,加快项目落地见效,发挥项目服务专班作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擦亮“A武进”营商服务品牌。同时,进一步优化全链条管理、全流程服务,协调做好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竣工项目尽快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