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闭塞致使脑组织缺血乃至坏死。近日,武进中医医院脑病科成功为一位颈动脉重度狭窄的脑梗死患者开展了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家住湖塘的陶爷爷今年67岁,有着多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平时坚持服药,血压控制良好。曾发生过脑出血,遗留有左侧肢体乏力麻木、饮水呛咳等后遗症。数天前,陶爷爷出现了头昏、行走不稳的问题,并感到左侧肢体乏力明显加重。该情况引起家人的高度重视,赶忙陪着陶爷爷来到武进中医医院脑病科就诊。经头颅磁共振、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提示有基底节区新发脑梗塞、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
脑病科主任中医师金华锋接诊后,考虑陶爷爷发病时间短,病情尚未稳定,卒中复发风险高。在保守治疗两周后,陶爷爷病情控制稳定,但仍有出现颈内动脉闭塞或斑块脱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的风险。将情况与患者家属沟通后,金华锋为陶爷爷进行DSA检查,进一步明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血管内代偿情况。术中,脑血管造影可见右侧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约90%,但代偿血管良好,可以暂不治疗。而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中度狭窄,狭窄节段较长,狭窄最重处约70%,狭窄段有溃疡斑块,发生血栓脱落的风险高,需要进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植入支架后,造影可见左侧颈内动脉狭窄解除,封闭溃疡,血流充盈良好,脑血流恢复正常。术后,陶爷爷头晕明显好转,走路稳健。在脑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3天后,陶爷爷恢复良好,出院调养。
金华锋介绍,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脑部的主要血管之一,是颅内血供重要通道。一旦发生狭窄,就可能会影响大脑血供,严重时可以造成远端的脑组织供血障碍,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脑梗死。此外,血管狭窄处斑块会发生破裂,表面形成血栓和其中的脂质成分会随着血流至远端的脑组织,造成血管闭塞,形成脑梗死。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内管腔的形态,恢复血液通畅,改善大脑血供。在支架植入后的数月,新的血管内膜会逐渐将支架覆盖,在支架表层形成新的内皮,减少斑块破裂的风险,从而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专家提醒,引起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脂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建议40周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者或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高危人群,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血管彩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金华锋 武进中医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主任中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医学博士。曾在上海华山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学习和进修。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眩晕、头痛、痴呆、癫痫、肌无力等疾病。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