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性差、步态不稳?不一定是老年痴呆 武进中医医院专家提醒:出现以上情况,要及时就诊

2023-06-09

步态不稳、记忆力变差、尿失禁……当老年人出现了这些情况,许多人首先会想到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症。但其实,这很有可能是“脑积水”。

最近,77岁的吴大爷犯起了愁。原来,这2个月来他走路变得特别奇怪,步子迈不开,踏着小碎步,摇晃不稳定,有时站立都会跌倒。同时,他还出现了尿失禁的情况。周围人都说他这是年纪大,老年痴呆了。在子女的陪伴下,吴大爷来到了武进中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陶承接诊后,为吴大爷安排了头颅CT,结果显示除了部分梗塞灶外,脑室有明显扩大,脑积水明显。在完善头部磁共振检查,排除脑损伤、脑出血相关病史后,考虑为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收住入院。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也叫作可逆性痴呆,发病症状和人们熟知的阿尔兹海默症非常相似,且发病十分隐秘,极易被忽视。除了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的表现,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脑积水腰穿放液实验,即在局麻下用穿刺针通过第三、第四腰椎间隙,穿刺至椎管内抽取脑脊液。一方面,通过释放一定量的脑脊液观察症状是否好转,明确诊断。另一方面,检查脑脊液中蛋白和白细胞数,判断能否接受脑积水分流手术。”陶承介绍。

在药物治疗脑梗塞的同时,吴大爷接受了两次腰穿放液实验。释放50ml的脑脊液后,他的走路步态有了明显好转,10m步行试验提示步数以及时间改善约50%左右,明确了特发性常压性脑积水的诊断。住院10天,吴大爷脑梗塞的情况明显改善,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后,陶承带领神经外科团队为吴大爷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这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等特点,也是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最佳的治疗选择。手术十分顺利,术后两天,吴大爷就能够自己下床活动。两周后,他小便失禁的情况消失了,走路也明显稳健了。目前,吴大爷已经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还需要积极康复锻炼,定期随访。

陶承介绍,吴大爷的情况在临床并不少见。脑组织内部存在着空腔和空隙,这些空间被称为脑室,存有脑脊液。当脑脊液过多时,就会出现脑积水。脑积水常见于脑出血、脑外伤患者,正常人随着年龄增长有可能出现。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没有明确的病因,通常缓慢起病,多见于60~80岁老年人,临床表现为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和小便失禁三联征。由于大众对疾病的认识不全面,很容易把这些病症与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联系在一起,从而延误病情。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是一种可治疗、可逆转的疾病,早期的治疗可以让患者完全恢复到正常生活中。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病情将不可逆,给患者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陶承建议,“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现行走步态异常、行走不稳、记忆力衰退、痴呆、大小便控制力差甚至失禁等症状时,不能简单认定为老年痴呆,应及时到专科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陶承 武进中医医院外一科(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脑病学组青年委员。擅长颅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及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