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在洛阳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蔡 斌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镇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安排意见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镇财政和资产管理局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财政改革发展为抓手,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为镇党委、政府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22年,预计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000万元(区核定收入目标476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3300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3000万元 。非税收入中:教育费附加收入1000万元,土地年租金2000万元。2022年,全镇全口径缓征税费约25200万元,折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00万元。合计完成48000万元,同比增长7%。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22年,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800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22年,镇级全部可用财力33800万元,支出33800万元。
上述财政收支数据,待区级年终决算汇编审核通过后会有所调整。
二、2022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2022年,在镇党委、政府卓有成效的统筹协调下,镇级可用财力稳步提升,财政支出有效管控,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加强,运行质量良好。
(一)努力完成各项收入目标,多渠道筹集财政资金
2022年以来,各征收部门克服疫情防控、税收延缓缴纳等减收因素影响,积极开展挖潜增收,努力将减收因素影响降至最低。一是专班推进挖潜增收工作。截止11月底,个人所得税通过工作专班加强税收辅导,全口径增收2033万元,同比增长36%(主要得益于多维电器、威普电子入库所得);资产租赁税收规范工作持续推进。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序时管理,截止11月底,实现收入2750万元(含免征)。三是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推进应收款清理工作,通过清理拆迁积淀资金、加强上下级往来结算等工作,筹集财政可用资金约7500余万元。四是及时研究税收缓缴情况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租赁入市租金优惠政策落实办法,促进应收尽收;截至12月底,征收土地租赁租金2453万元,完成任务比例87%。
(二)落实各类优惠政策,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拨付产业专项升级资金1050万元,促进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中小微企业做强做大;拨付科技奖励资金961万元,积极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重大项目设备投入;拨付商务发展资金286万元,用于发展外贸、会展等项目。二是拨付环保专项资金350万元,用于镇级环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及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拨付1688万元用于乡村振兴,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产品质量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四是申报一事一议项目13个,筹集资金221万元,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20万元。五是及时办理中小微服务企业、工业企业、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41.8万元。
(三)坚持民生优先,兼顾各类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按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拨付防疫资金170万元。二是积极落实财政惠农政策。2022年镇财政通过一折通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428万元。同时,认真落实支农资金平台建设要求,确保涉农资金使用安全。三是优先安排各类民生保障资金6730万元。其中:用于低保、尊老金、两项补贴等生活保障2432万元,支付各类保险资金429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镇级承担267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镇级承担1619万元)。四是支持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拨付各项经费16242万元。支持医卫事业发展,拨付医院经常性收支差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设备补助等经费2738 万元。支持社会矛盾信访积案化解、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拨付相关建设资金110万元。
(四)加强财政监督,切实规范财经秩序
一是认真做好镇村工程项目审计。截至12月底,完成镇级审计项目88项,审定金额6765万元,核减1265万元,核减率15.8%。完成村级审计项目237项,审定金额5045万元,核减571万元,核减率9.9%。二是加强工程监理和跟踪审计合同管理,不断规范基础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监督,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三是配合镇纪委开展村级经济运行情况“回头看”;配合镇农业农村局开展村、组两级财务检查;开展村级集体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
此外,镇财政、审计还积极配合做好以前年度审计问题整改销号、区财政业务工作检查、债务专项审计和省委巡视等工作,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往来清理取得初步成效,截至12月底,应收款项压缩1770万元,应付款项压缩1764万元。
(五)推进区镇联动,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一是落实苏办发23号文件要求,实行债务总量和资产负债率“双管控”,大幅压降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协商明确相关工作方案和时间计划。二是切实加强投融资、对外担保等重大事项管理,融资成本逐年下降,目前控制在年化4.35%以下,对外担保余额清零。三是共同筹集化债资金,在区委区政府统一协调下,2022年地块出让计划顺利实现,按时化解全年债务11400万元,债务风险等级接近绿色区域。四是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行为,及时终止风险经营事项。
2022年,镇财政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我们也看到,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疫情形势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外部市场通胀上行、经济下行对外贸的影响,以及宏观税收政策等因素对我镇财力增长、资金筹集将产生持续影响。此外,财政管理、财务秩序不规范、预算绩效不高等问题亟待在2023年的工作中加以克服、改进和完善。
三、2023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我镇建设“智造东大门、产业明星镇”的拼搏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根据《预算法》,结合全镇经济和财政工作实际情况,2023年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围绕镇中心工作,锐意进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财政贡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23年我镇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1.财政收入安排情况
2023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安排531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49000万元,非税收入4100万元。全年征收计划最终以区级下达任务为准。
按现有的财政结算体制,全年镇级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预计为35930万元。其中:财力基数分成9800万元,增收分成3200万元,专款指标18200万元,自筹收入4730万元。
2.财政支出安排情况
2023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35930万元,各项支出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00万元。(2)公共安全支出1000万元。(3)教育支出16500万元。(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万元。(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00万元。(6)医疗卫生支出4410万元。(7)节能环保支出100万元。(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00万元。(9)农林水事务支出1600万元。(10)资源勘探信息等100万元。(11)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700万元。
3.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23年,全年镇级可用财力35930万元,预算支出安排35930万元。
上述安排是按预算法要求不留赤字的安排方案,但实际情况是:城乡社区支出中工程类投资项目、农林水支出中水环境提升工程、以前年度欠付工程款及偿债支出等经费项目尚未落实保障。
这些未在年度预算中体现的支出需视2023年度增加自筹和统筹收入、压缩一般性支出的情况调整列支,或通过基金预算调剂解决。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求,按“以收定支”的原则编制。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本镇没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项目,因而未单独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镇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由区级直接编制收支预算,因而未单独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四、2023年工作思路
(一)开源节流,努力实现两个平衡
1.挖潜增收,促进平稳增长
加强征管部门联动,凝聚征管共识;拓展工作思路,查找收入征管薄弱环节;推进依法征收,持续推进相关行业及相关涉税业务税收规范工作。加强收入征管考核,充分调动征收积极性;加强非税收入监管,防止舞弊行为。探索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收入增长。
2.严控支出,努力实现财政预算平衡
进一步凸显预算“刚性”要求,严格按可用财力安排年度预算,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努力压缩行政运行收支缺口;切实落实绩效管理要求,注重成果运用,严控“非必须,非急需,非民生”等政府性投资项目;严控财政保障范围,引导“崇俭戒奢”的良好风气。
3.多渠道筹集财政资金,努力实现年度资金平衡
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持续开展往来清理工作;加大资产租赁租金、入市资金清欠力度,推进挽损止损工作。主动开展对上结算工作,加快复垦费、精细化指标结算进程。及时办理“光彩基金”拨付手续,加强统筹及使用管理。
(二)规范联动发展,严守风险底线
1.提升管控意识,防止风险转化
认真落实全口径债务化解要求,力求政府隐性债务及经营性债务化解“齐抓共管、齐头并进”。认真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镇级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不断压降融资成本和严控对外担保风险。
2.有效筹集化债资金,努力压缩债务化解期限
有效推进与经发战略合作,努力促成闲置资产租赁、闲置地块收储等合作事项。合理安排土地出让计划,确保年度化债资金及时到位。共同研究、利用上级相关促进化债“窗口期”政策,力争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促使债务率及早进入“绿色”区域,不断巩固化债成效。
(三)推进财政改革创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1.落实制度改革要求,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贯彻落实区财政体制改革要求,提高财政调控能力,规范财政保障行为,促进基层安全运行。落实省级预算“一体化”管理要求,硬化预算约束;继续推进绩效预算编制管理,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推行财政电子化票据改革,规范财政征管行为。
2.强化财政审计监督,提升财政监管效率
贯彻落实镇审计委员会工作部署,进一步促进财经秩序有效规范;合理编制年度财政审计监督工作计划,重点关注风险高发领域。进一步完善财政审计监督机制,切实发挥“查管融合,以查促管”的作用;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建设问题整改“闭环”模式。进一步强化内审工作,强化所属人员责任意识,切实守好支出管理最后“一道关”,切实发挥审计监督“理财谋士、经济卫士、廉洁战士”作用。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我们有信心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定位、明晰方位,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扎实做好财政各项改革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