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信用风险提示> 内容

孩子作文莫名收到“国家级获奖证书”?当心是骗局!
发布日期: 2023-06-02    来源:发改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你是数万名作者中的获奖者,你的作品被评为银奖。你小小年纪,就得到这样的关爱,可喜可贺……”5月27日,湘潭县一小学生家长周先生反映,他家孩子收到一份寄到学校的“获奖通知”,获得的还是“国家级大奖”,但孩子作文并未投稿。事实到底如何呢?

家长疑惑:没投稿,却意外获奖

通过翻阅邮寄的获奖通知和宣传单得知,这位小学生的作文《我眼里的春天》,被选送参加了“中国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赛,获得银奖。通知称,该作文将编入《中国青少年优秀作品选》并给予颁奖,要求作者订书5册以上,在收信后15日内寄去订单和订费。

通知页面上,赫然盖着“中国青少年作家协会”“中国新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四个大章,还附有“从来都是你读别人的书,而今别人读你的书了”“你小小年纪就开始出版作品,你只要想起就有胜利的笑容”等很有鼓动效应的话语。

“老师转交时,我和孩子看到都很高兴。乍一看,这有规模、有权威,说的话也正好戳中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心。”周先生直言,原本他已打算按照获奖通知上的网址和账号下单,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并没有给孩子投递作文参赛,难道平白获奖?

带着周先生的疑惑,媒体采访了学生的班主任老师。老师说:“班上没有帮孩子投递作文参赛,我也是收到来信便转交了。”了解到这篇作文曾发表在《湘潭日报》小记者专刊,记者联系小记者俱乐部相关负责人得知,该部门仅在《湘潭日报》上选登优秀作文,从未推荐小记者参与其他机构评选活动,且近期他们也收到多位家长的类似咨询。

部门提醒:切勿轻信“获奖通知”

没投稿、没参赛为何入选?评奖标准是什么?到底权不权威?为一探究竟,记者以家长身份同时电话和线上咨询中国青少年作家协会,发现“老师”的分工比较明确:电话端“老师”负责答疑解惑,微信端“老师”负责发来证书、奖杯、书籍样本和类型等以供选择。

电话端“老师”称:“别的读者替你家孩子投稿了。权不权威看你怎么看,你说有机会把孩子的文章变成铅印字,这对他成长是一种莫大鼓励。我们也已经出了这么多年了,订书后可以附赠一本往年的书籍,您看了也好放心。”微信端“老师”介绍:“5本平装本书籍+2本高档证书+纪念本+奖杯,398元;5本精装本书籍+2本高档证书+纪念本+奖杯,496元。最高推荐30册平装本1194元,25册精装本1520。”

中国青少年作家协会到底是何许机构?通过民政部官网并没有查询到“中国青少年作家协会”的相关备案登记信息。通过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官网搜索“中国新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于2015年7月已告解散。最后在网上搜索新闻发现,从2009年起就有媒体报道过这个大赛是骗局。

“父母望子成龙,都舍得花钱,但要谨防上当受骗。”有关部门提醒广大家长: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获奖通知”,若孩子的作品被正规出版社收入文集,出版社应发来稿费,而不是向作者本人索要订书费。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