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诚信万里行> 内容
自6月中旬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我区电诈警情同比下降14.9%,破案数、抓获数、追赃挽损数环比分别上升88.9%、258%、139.9%,有力维护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持续稳定。
但需要警惕的是,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仍是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
值得警惕 十大高发电诈类型公布
8月18日深夜,武进国家高新区某小区居民李女士急匆匆地来到新城派出所报警,称自己被骗了8.4万元。据称,就在1小时前,她接到一通诈骗电话,对方称其开通了微信“百万保障”,不取消的话每个月都要扣费。之后,骗子要求李女士下载了一款视频会议App,通过语音通话和手机屏幕共享等方式,引导李女士按其指示操作。“李女士初步转账之后,骗子就一直诱导她说,只要转了账就不会有问题,而且这些钱之后都会返还给她。”办案民警胡欣雨介绍。
“百万保障”骗局是近期发案较高的诈骗类型之一。前不久,公安部公布了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分别为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虚假征信类诈骗,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婚恋、交友类诈骗。
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主要诈骗类型,成为虚假投资理财、贷款等其它复合型诈骗以及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其它违法犯罪的主要引流方式,被骗百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初期客户投资金额并不大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小盈利,比如今天投资了1万元,一礼拜之内赚2000~3000元,加深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投资更多钱,本质上是利用人性的贪婪。”武进看守所的一名诈骗嫌疑人现身说法。
反诈日报 推动“花式反诈”多点延伸
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花样迭出的特点,7月中旬开始,武进公安分局充分发挥小区微信群反诈宣防功能,推出了“武进电诈日报”。“我们每天统计前一天16时到当天16时的警情接报数据,还有辖区区域分布、诈骗类型和损失情况,汇总整理之后归纳成‘武进电诈日报’。”武进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谈竹君介绍。
A某被人拉进QQ群做点赞任务,下载“天择传媒”App,客服要求完成充值打榜任务,被骗240366元;C某在快手上联系对方购买二手电动车,被骗1000元……“‘反诈日报’对被骗人群、诈骗类型、损失情况等都有介绍,给市民敲响了警钟。”市民黄海不仅每天翻看小区微信群里推送的“反诈日报”,还转发到同事群,提醒大家一起提高警惕。
此外,武进公安分局还立足受众群体差异性特点,联动武进区融媒体中心,每周制作一期《反诈365》专题电视节目,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反诈预警效能。并通过与区委政法委、区文体广旅局等部门对接,组织武进凤凰艺术团专业编剧走进警营,深入了解高发电诈案件特点和防范策略,策划编排反诈小品《金钟罩》、反诈相声《局中局》等文艺作品,并将节目融入区文化馆各类惠民演出,进一步扩大反诈宣传受众群体。
合成联动 凝聚“集中宣传”最大合力
武进公安分局持续指导各派出所,推进“反诈宣传集中课堂”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的同时,联动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印制反诈宣传海报等宣传品,在辖区各人员聚集场所张贴、发放,上门入户宣讲,确保反诈宣传处处可见、人人知晓。
武进公安分局政治处公共关系科科长朱天亮表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除了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加大打击力度外,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更为重要。“最重要的防范就是心防,意识层面一定要绷紧防范这根弦,只要接到陌生电话、陌生短信或者一些不明链接,一定要第一时间提醒自己,这个可能是诈骗,不能去点、不能去看、不能去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