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继续狠治“三病三虫” 确保“虫口夺粮”全胜】
目前全区大面积水稻已进入破口抽穗期,加之近期低温降雨天气较多,穗期病虫危害形势仍然严峻:气候型病害穗稻瘟和稻曲病有偏重发生风险;褐飞虱田间虫量增加,短翅成虫比例较高;六(4)代纵卷叶螟系统田虫卵量较高;部分田块纹枯病仍然偏重发生。全区各地必须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再接再厉,努力打好穗期第二次病虫防治总体战,为夺取水稻高产打好坚实基础。
一、当前病虫发生情况
(一)穗稻瘟和稻曲病:少数早抽穗田块已查见枝梗瘟。近期降雨天气较多,与目前大面积水稻破口抽穗期高度吻合,穗稻瘟、稻曲病流行风险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掌握在破口抽穗时用药防治,减轻危害。
(二)褐飞虱:8月28日水稻所系统田调查,褐飞虱百穴虫量30头,其中成虫10头,均为短翅,若虫20头,以4龄若虫为主。8月29日调查15块,褐飞虱平均百穴虫量2.4(0-12)头,其中成虫1.2(0-8)头,短翅成虫量占成虫总量的33%,若虫1.2(0-8)头。需引起重视的是褐飞虱短翅成虫比例较高,大面积水稻苗情长势非常利于褐飞虱滞留取食危害,若后期天气条件适宜,褐飞虱短期突发的可能性极较大,必须密切关注和加强防治,警惕水稻后期“冒穿”。
(三)六(4)代纵卷叶螟:前黄赶蛾监测,8月21-24日出现一个成虫高峰期,高峰日8月24日,当日蛾量180头/亩。智能性诱监测显示,8月20-27日出现成虫高峰,高峰日8月22日,当日蛾量平均16.6头/台。智能测报灯显示,8月19-24日出现成虫高峰,高峰日8月20日,虫量38头/台。8月28日系统田调查,平均卷叶率4.4%,平均百穴虫量150头,百穴卵量200粒,虫卵合计350头·粒。8月29日全区调查显示,平均卷叶率0.8(0-3.3)%,平均百穴卵量23.1(0-99)粒,百穴虫量6.6(0-33)头,百穴虫卵合计29.7(0-99)头·粒。当前天气条件和大面积晚抽穗的嫩绿田块仍然有利于纵卷叶螟生存和辗转危害,需继续加强防治。
(四)纹枯病:当前水稻群体大,田间郁闭度高,部分重病田和防治不到位的田块水稻纹枯病仍然较重,病情继续上升。据8月28日水稻所系统田调查,病穴率8.0%,病情指数5.6,明显重于8月21日病情(病穴率5%,病指2.8),纹枯病仍处于水平和垂直扩展上升期。8月29日普查15块田,平均病穴率为6.7(0-14)%,病指为1.8(0-4.4),田块发生率为90%,其中病穴率在5%以上的田块占40%。
(五)二化螟:智能灯诱显示,8月29-30日二天各诱获二化螟成虫2头,智能性诱8月29日又出现成虫高峰,单台诱捕器蛾量8头。预测该峰卵孵期在9月上旬末,正值大面积晚抽穗品种抽穗阶段,要继续防治二化螟低龄幼虫高峰,减轻水稻后期白穗成团危害。
二、防治技术意见
(一)防治策略:主攻“三病三虫”,即穗稻瘟、稻曲病、纹枯病、褐飞虱、四代纵卷叶螟、二化螟,兼治其它病虫。
(二)防治对象:全部水稻田。
(三)防治时间:9月3-5日全面防治。
(四)药种配方:亩用30%三环·氟环唑悬浮剂(商品名:稻轻闲)80克+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20克(商品名:稻果乐)+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商品名:稻拉拉)10克+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商品名:生久天网)15克+叶面肥2包,每亩兑水量30公斤小机喷细雾或每亩兑水2公斤无人机飞防。
三、防治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确保水稻穗期第二次病虫防治到位率和准确率。各级要统一思想认识,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及时传递病虫防治信息,督促农户开展防治。
(二)坚持统一药种配方,确保穗期病虫防效。做到不篡改药种配方,不使用低含量药剂,不使用高毒和违禁农药。
(三)强调足水喷雾,确保防治质量。穗期防治既有叶面病虫,也有基部病虫,喷药时一定要配足水量,上下喷雾均匀,做到治前上水,药后保水,确保防治效果。坚决杜绝一亩田一桶水的防治陋习。
(四)强化安全用药,保护生态环境。继续提倡起早带晚趁露(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喷药,避开扬花时段和高温时段用药,做好人体保护;用药后田水和桶内残留药液坚决不能排入河塘,避免发生水生动物中毒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