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意见
索 引 号: 014133082/2022-00114
主题分类: 教育 体裁分类: 意见 组配分类: 教育、科技
文件编号: 武教发展〔2022〕4号 发布机构: 教育局  
产生日期: 2022-09-29 发布日期: 2022-09-2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意见。

相关阅读:

关于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意见
武教发展〔2022〕4号
 

各中小学及有关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管理规范》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区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促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目标

1.把握作业功能,发挥育人价值。作业是课程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学校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作业观,作业设计和实施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凸现全面育人功能。

2.检测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作业是检测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和反馈作用,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   

3.落实减负增效,促进全面发展。作业是落实“双减”、提升质量的有效抓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要明确导向,聚焦提质增效,帮助学生巩固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学习方法,提升学科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作业设计与实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要体现巩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修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特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基于课程标准。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与布置作业,要坚持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确保不超课标要求和教学进度;通过难度合适的作业,既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3.体现单元意识。教师要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目标,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统筹安排作业时间、难度、类型,综合考虑作业批改、分析、讲评与辅导,增强作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递进性。

4.创新作业实践。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深入开展实践性、跨学科等综合类作业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现代技术在作业设计、批改、分析、管理等方面的合理应用。

三、主要建议

1.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作业设计应遵循“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作业目标要与课程、单元、课时的教学要求与评价目标相一致;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增强作业的多样性、选择性、趣味性、实践性;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多阅读、多合作、多探究,以解决问题为指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

2.丰富作业类型方式。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及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3.规范作业布置要求。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相应的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鼓励探索推行作业免写、无作业日制度。

4.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指导学生作业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和用眼习惯。要特别强化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严格执行“有布置必批改”的原则,做到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鼓励采用评语批注、符号标注等多样化的形式反馈作业效果,以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倡导教师面批,每天面批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长帮助批改作业。教师要定期整理学生作业结果,及时优化和改进教学。

四、保障措施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作业管理及实施细则。要加强学校作业管理信息公开,认真落实学生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年级组、教研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进一步完善学生作业管理检查机制,建立作业总量统筹审核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2.强化作业过程指导。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将加强对区域内各学科作业设计质量与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研究,经常性开展作业设计和实施的专项调研。学校要加强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辅导等全过程管理,加强班级及学科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研究,强化过程性、针对性的专项跟进指导。学校要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和作业观。

3.重视作业资源库建设。学校要发动和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参与校本作业设计与实施工作。要依托学科团队力量,精心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情的作业,积极建设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高质量的作业资源库,逐步实现学生作业的校本化。要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作业管理经验专题研讨等,推进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4.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要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研体系,加强研究与指导,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切实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学校也要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师的教学绩效考核。通过优秀作业设计评比、作业设计课题研究等,积极引导教师科学设计学科作业,从而以作业撬动学科教学改革。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2022年9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