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目标要求,紧盯商务工作重点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加压奋进、狠抓落实,商务经济指标运行良好。现将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明年工作思路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全区共批办外资项目120个,新增协议注册外资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完成实际到账外资7.3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全年共设立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4个,协议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9个。1-12月完成进出口总额593.2亿元,增长22.8%;出口总额444亿元,增长21%;进口总额149.2亿元,增长28.6%。全区备案境外投资项目(含增资)20个,其中新设项目14个;完成中方协议投资额2.51亿美元,同比增长59.55%,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同比增加2个。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0.7亿元,增幅达18.6%,位居全市前列。全年争取上级商务扶持资金达4700余万元。2月9日,我区在“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中,被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表彰为“重大项目招引推进突出贡献单位,记集体二等功”;5月12日,武进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工作扎实有效,被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先进单位。
二、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稳价保供,全力全速抗击疫情
快速反应。疫情突发,立即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连夜召开会议,组织明都超市和信特超市连夜进行物资采购,当天保供物资即已运抵封控小区,体现了抗疫“武进速度”,赢得了群众点赞。全力保供。确定保供单位,加强货源组织,加大调运力度,全力以赴保封控小区生活必需品供应。11月3日-16日,连续14天累计免费发放生活物资超过9.7万份。千方百计保居民“菜篮子”供应,全力保障粮油、蔬菜、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物资供应。建立应急保供绿色通道,累计为企业核发8份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协助企业打通绿色通道,保障生活必需品物资运输畅通。严密监测。依托市场监测网络和重点保供单位,启动米、面、油、肉、蔬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日报制度,每日统计超市、菜场的物资供应情况,进行市场监测和分析,及时预判并上报。整个疫情期间,全区生活必需品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高频督查。疫情期间,局全体人员分成7组全部充实到一线督促商超和农贸市场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累计出动人员300余人次,督查农贸市场266家次、大型商超126家次,累计编发《商务疫情防控》14期。高频度的督查检查有力保障了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得到落实。
(二)精准招商,双招双引双向融合
创新招商工作格局。编制“大招商”机制实施方案,参与制定《武进区“双招双引奔跑”计划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建立党政主导、全员参与、效率优先、量质并举、以效论绩的推进机制,创建创新链与人才链双向融合、产业链与资本链双轮驱动的“双招双引”武进模式。建设驻外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中心于4月正式运营,目前已推进诺马二期、江中医商长三角总部、建筑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研发中心等项目落户。成立全区重点产业项目咨询专家委员会,已建立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库,在库专家达53位,为项目招引及决策出谋划策。提升招商活动质效。牵头组织及参与上海经贸活动、“驻沪日资机构武进行”活动、“名城名校合作行 创新创业赢未来”活动、“双招双引”推进大会、“龙城英才计划”推介活动和工博会等活动达10多场。共接待拜访60多批客商,获取推进了30多个项目信息,其中大数据中心项目、诊断试剂及设备项目、服务外包区域总部项目已签约。
(三)安商稳商,外资利用量稳质提
有序推进重大项目招引。落实全区“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要求,区镇板块齐动、五大招商组发力,重大项目招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区重大项目招引信息库共有项目260个,累计总投资102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7.49亿元,其中在谈项目188个,拟签约项目42个,拟批办项目30个。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汇川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成功签约落户,到10月中旬实际到账外资上报数超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推进投资环境优化。大力开展“稳外商”活动,做好外国人来华邀请函初审。全年受理并转报外国人来华邀请函办理122件205人次。全力推进常州西太湖外国语学校、西太湖医院、西太湖国际社区、龙城金谷及中以国际创新村等项目的建设,西太湖国际人才社区已于5月20日正式全面启动并全面开展活动,西太湖医院、外国语学校、中以国际创新村等建设等有序推进。7月份,华衍环境投资(江苏)有限公司和敏博投资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市级总部。目前,华衍环境投资正在申报省级外资总部,材料已上报省商务厅。稳妥推进园区改革创新。大力推进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发区区域评估有序推进,2021年以来成果运用于72个建设单位或项目,5月份,武进高新区、中以常州创新园、苏澳合作园区成功创建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
(四)综合施策,外经外贸明显向好
创新服务举措,提升外贸工作质效。重点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认定常州市武进区绿色建筑产业外贸创新集聚示范区为武进区外贸创新集聚示范区(园)。由江苏卓成新贸创建的武进区外贸创新集聚示范园成为首批常州市跨境电商产业园。武进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升格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捷成华视网聚(常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苏时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捷成华视网聚全力打造海外影视融媒体传播项目名列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名单。完善对外经济合作与投资企业的境外疫情防控办法,“春苗行动”在越南的西宁州实施,五洋纺机有限公司的境外疫情防控联络员特意在武进的“境外安全联络群”中为祖国的“春苗行动”点赞。强化政策扶持,拓展企业盈利空间。今年1-12月,外贸贷为53家外贸企业放贷1.96亿元,有效帮助了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年完成国家、省、市三级外经、外贸(含服务贸易)扶持资金的组织申报工作,累计申报项目561个,获得资金3520.7万元。加强服务保障,护航企业“走出去”。不断扩大“白名单”企业队伍,我区华森医疗等34家企业已被纳入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我区首个超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墨西哥恒立有限公司获得省商务厅备案,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唯一股东,中方协议投资额达到18967万美元。我区首个境外产业园亚邦(孟加拉)化工与医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备案正式启动,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200万美元,计划逐年增资,预计3年左右初步建成。积极组织我区企业参加线上对接会,今年1-12月,共组织线上对接会12场次。
(五)聚焦民生,商贸流通全面繁荣
促进消费回暖。扎实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和“第二届嗨购节”消费促进活动。联合武进电视台、武进汽车城管理办公室开展第九届“汽车下乡”活动,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回暖。今年共向上争取资金21.73万元。推进电商发展。全年共组织各类申报5次,开展走访调研20余次,组织开展大型培训活动2次,组织推荐5家单位申报电商资金项目。建立武进区电商企业库,库内现有重点企业80余家。加强行业监管。对《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到期的60个加油站(点)完成到期换证工作。开展烟卡专项整治工作。全年牵头组织区烟草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公安局等成员单位共开展各类联合检查18次,出动人员97人次,检查烟酒店195家,责令改正3家。调处矛盾纠纷。全年共收到12345平台派发预付卡投诉单816件,其中实际处理的有效投诉706件,因倒闭跑路转其他部门94件,咨询类投诉16件。所有投诉都按时间节点妥善调处,没有出现超期。开展预付卡纠纷调研工作,起草了《武进区预付卡整治工作方案》以及《关于在美容美发行业探索新型执法途径的思考》等材料,积极为解决预付卡纠纷探索新思路、新路径。
(六)防治结合,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加强宣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分别组织召开了全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生产工作约谈会议、大型商业综合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演练、餐饮燃气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全区餐饮燃气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培训会议,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检查,提高隐患排查能力。持续摸排餐饮经营单位危化品(燃气)使用现状并录入省危化品使用专项治理信息系统,全区共录入3516家使用燃气的餐饮经营单位,基本摸清了餐饮单位底数,落实了“一户一档”要求。注重整改,严防安全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活动累计出动187人次,检查企业单位157家,发现问题隐患778个,已整改问题隐患778个,整改率100%,推动了全区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七)强基固本,自身建设有力推进
加强统筹谋划,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印发《2021年区商务局党建工作要点》、《2021年区商务局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区商务局关于落实“两在两同”建新功 开展“四亮四促一争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今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思践悟”学党史,开展集中专题学习12次,举办中心组读书班2次,党支部集中专题学习12次,研究制定惠民实事项目5项。坚持党建引领,建设过硬干部队伍。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商桥先锋”党建品牌,疫情期间专门组建“红小二”党员保供小分队,5名“红小二”党员志愿者在封控御城小区协调物资保供车辆进出、装卸生活物资,并协助做好“爱心包”发放工作。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和“12345”政府服务平台日常应用,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提升宣传水平,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报道,全面反映武进商务的创新发展与成效,进一步提升商务工作对外影响力。
三、存在问题
今年全区商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外资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回迁挑战、人员往来受限、国际物流不畅等叠加影响增大外资项目的引进和到账难度,区内各板块利用外资不平衡,外资项目梯队建设尚未形成科学体系。二是重大项目进展缓慢。主要表现为项目储备不足、招引氛围不浓、项目转化率有待提高。三是外贸出口形势严峻。由于国外疫情形势严峻,贸易摩擦不断加大,海外需求萎缩,稳出口、保订单、拓市场难度加大。外贸新业态刚刚起步,促进作用尚未明显发挥。四是消费业态创新不多。中高端消费领域缺乏,市场缺乏新的消费增长点;贸易限额以上单位数量较少,挖潜乏力,社零增幅后劲不足。五是党建活动仍需创新。党建活动规定工作开展的多,创新活动开展的少,党员教育局限于老套路,作用不显著。
四、2022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2022年,商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目标要求,瞄准“一园一城一示范”发展战略,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以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重大项目攻坚突破、提升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和实施商贸振兴战略,奋力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2022年,我局将着力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重大项目,提高项目招引成效。千方百计招引新项目。以重大项目招引为中心,加快出台《2022年度全区项目招引工作考核办法》,围绕“两湖”新区建设,加强未来布局产业的研究和谋划,加快招引一批科技型产业项目和高端商贸服务业项目。全力以赴稳住老项目。全力推动意向在谈项目向签约项目转化、签约项目向落地到账目转化;着力引进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的高端产业项目,鼓励企业设立服务端、研发端和总部型机构。一着不让服务好企业。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持续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二是深化传统领域,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扎实做好安商稳商和以商引商,全力稳定和服务好现有外资企业,积极争取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利润转投或链式发展。鼓励企业增资扩股。鼓励外资企业利用未分配利润增资扩股、债转股。进一步鼓励更多的企业赴境外上市,在境外并购企业、购买更多的专利和技术返程投资做强做优境内企业,利用境外募集资金投资国内新项目。引育区域总部落户。大力引育外资区域性总部,重点培育和引进与武进产业发展优势契合的总部企业,争取吸引更多500强总部落户。
三是创新服务举措,推动外贸优进优出。加大外贸扶持力。加大出口信保补助,加大对参展企业补贴力度,提高新兴市场参展比例及补贴,更好地开拓新兴市场,巩固、深耕传统市场。增强出口竞争力。加大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出口品牌培育力度,力争以出口品牌、质量、标准、服务等个性化优势抢占国际市场。创新外贸新业态。加快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外贸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跨境电商企业和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孵化空间和经营条件,稳住外贸基本盘。
四是提振商贸发展,促进消费潜能释放。挖掘乡村消费潜力。充分发挥电商作用,推动“一镇一品”的电商品牌效应形成,鼓励直播带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特色强镇建设。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推动绿色商场创建工作。促进商圈差异化定位、特色化经营。全力拉动消费增长。鼓励发展夜市经济、网红经济、店庆经济、假日经济,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促销活动,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同步发展。
五是筑牢安全底线,确保安全生产平稳。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加油站、商业场所、餐饮场所燃气安全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发现问题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层层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六是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强化政治引领,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加强机关队伍能力建设,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抓好工作落实。落实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层层传导压力,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