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排,现将住建局相关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过去五年的成绩简要回顾
过去五年,区住建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民生为根本,致力于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社会经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趋势,城乡面貌发生日新月异变化。
(一)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城乡风貌显著提升。
一是全力推进市政设施建设。五年来共计完成各项投资额10.97亿元,新增通车里程7.03公里,新增路灯2161套,新增绿地3669平方米。相继建成市重点项目龙江路—长虹路立交改扩建及长虹西路辅道工程;配套完成轨道交通一号线武进段沿线环境整治提升;顺利完成海绵城市行政中心片区试点工程;二是全力推进生态绿城建设,打造四纵两横(龙江路高架南延、长虹路、青洋路、延政路、淹城路、常武路)一环(环淹城环),总长54公里的生态绿道整体建设。建设完成长沟河公园、长河绿地,对文慧园、市民广场等进行了开放式提升改造。三是全力推进镇村建设。推进精致集镇打造工程,开展“治三乱、补三短、提三质”的“333工程”。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前黄杨桥老街,雪堰城西村陡门塘,雪西村雪西3个村被省住建厅、财政厅、农村厅等6部门公布认定为江苏省第一批传统村落,洛阳镇岑村陆家头,礼嘉镇何墅村邢溪桥创成江苏省美丽乡村。雪堰城西村陡门塘,入围第一批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湟里镇西墅村里墅、黄金塘,葛庄村下场村,嘉泽镇跃进村花都馨苑创成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面上创建村。
(二)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使命,民生实事全面推进。
一是全力推进住房保障,以“住有所居、安居乐居”为目标,将住房保障工作纳入每年民生实事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每年都进行提标扩面,降低准入门槛,低收入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645元提高到2435元,中低收入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290元提高到4229元;经济适用房补贴标准从2016年的10万元/户提高到15万元/户,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五年来,累计发放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租房租金补贴301.2万元,发放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165万元。新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24个,其中货币化安置项目18个,货币化安置房屋4165套;实物安置项目6个,建设棚改安置住房7238套,共计棚改安置住房11403套,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环境。二是全力推进老小区改造。五年来累计投资1.42医院,完成对全区293栋、总面积超60万平米的老小区的改造任务,涉及家庭5000余户,极大提升了居民的居住生活品质,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三是全力推进安置房办证工作,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安置房办证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研究部署,狠抓组织实施,全力推进武进安置房办证工作,累计完成50个安置项目的办证工作,办理安置房不动产权证41000余套。
(三)以规范秩序为目标,行业管理稳定有序。
一是全力推进房产市场管理,坚持以“房住不炒”和“房屋是用来住的”为总基调,基于 “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目标,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管理,房地产业维持了健康有序稳步发展。五年来,全区房地产完成投资825亿元;新增供应商品房1234万㎡、其中新增商品住宅901万㎡;商品房去化1196.15万㎡、其中商品住宅去化900.24万㎡。二是全力推进人防工程建设,五年来,全区完成人防工程新立项62.77万㎡、新开工57.58万㎡、竣工50.55万㎡。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已竣工人防工程234个,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三是全力推进建筑行业管理,全区建筑企业累计完成建筑业产值约1570亿元,累计施工面积12490万㎡,累计新增受监工程822个,面积2585.76万㎡,造价576.17亿元。四是全力推进土地经营,五年来,我区逐步形成了种类全、层次广的经营性土地供应结构,同时通过有效控制供应节奏,使全区整体去化周期保持在良好水平,特别是淹南片区已打造成为高端生活服务片区,受到各头部房企高度关注。截至目前,我区共推出经营性土地挂牌92宗,面积6925亩,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593亿元。其中武进区本部出让土地57宗,面积4437亩,土地出让金收入384亿元
二、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区住建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及区两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以“城镇更新”为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在“稳”的基础和前提上奋力求“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全面推进城镇建设。
一是统筹推进城镇更新,编制武进区城镇更新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配合开展编制武进区乡镇集镇区更新十项工程中的片区开发工程。以“新转型”、“微改造”、“细管理”为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低效城镇片区转型发展、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城镇综合治理水平提高。在集镇更新中提出优化城镇功能,打造“形态小而美,功能聚而合”的高质量集镇发展片区。以“两集中、两提升”为举措推进片区规划编制、土地一级开发和功能导入,全新建设低碳绿色、功能完备、品质一流、集约发展的新型时尚住宅小区。 二是扎实推进市政设施建设与养护,共完成各类投资总计约5400万元。合计完成路面修补面积1万多平方米,整体改造道板约3.2万平方米,更换栏杆约2.6公里;保证了路灯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三是扎实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工作,完成了市创建办交办的各项任务目标,全区13个口袋公园全部完成并开放。四是扎实推进镇村建设,完成重点特色镇项目申报,进一步加强武进区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发展,重点设计、建设礼嘉重点特色镇。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特色田园项目实施,建成一批“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五是积极推进农房排查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 136个行政村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全部完成,共计排查农村房屋102672户,其中用作经营自建房4933户,未用作经营自建房96451户,非自建房1288户。存在风险的房屋395户,其中用作经营的自建房存在风险47户,一般农房初判存在风险348户。经鉴定存在C、D级危房49户,其中C级9户,D级40户。目前C级已全部加固或放弃经营整改到位,D级已全部整改,其中22户已翻建或正在翻建,剩余18已发放告知书并做好安全管理措施。
(二)全面推进行业管理
建筑行业管理方面:一是建筑业产业稳定发展。2021年建筑企业预计完成施工总产值364亿元,同比上升2.24%,累计施工面积2663万㎡,全区新增办理施工许可证项目160个,面积280.51万㎡,造价72.75亿元。目前,全区约有在建工程238项,面积约799万㎡。今年全区受监工程总体平稳,未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二是强力推进建设领域扬尘管控。以各国控点为中心辐射,统筹兼顾扬尘防治和保障施工,加强与各乡镇、建设、执法部门联动,强化监管内容和频次,做好日常监管数据报送,加大查处力度,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做到治理不放松,处罚不手软,进一步遏制由建筑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对工地扬尘防治检查529批次,开出整改通知37份,全面停工通知5份,共移交扬尘立案处罚9起,罚金18万元。三是强力推进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承发包关系,以6月实施的《常州市建筑业企业信用考核实施细则(2021版)》为最新准则,全面开展外来企业进区备案和建筑市场综合大检查。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准则,全力抓好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保证金、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四项制度的落实。全年接待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112批次,涉及农民工975人,涉及款项2597万元,转办12345平台投诉323起,涉及1296人,涉及款项5545万元。四是强力推进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与全区333家建筑施工、监理企业签订了2021年度安全生产职责告知承诺书,明确要求企业法人对本企业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做出承诺;以省、市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为依托,通过日常安全巡查来督促企业提高安全主体意识,全年共计日常巡查工程项目421个次,开出整改通知书348份,停工通知书10份,检查意见书42份,查出安全隐患2035条,共移交监察大队执法处罚2起,罚金3.1万。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全年共开展质量分部巡查522次,其中桩基68次,基础145次,隐蔽98次,主体211次;日常巡查28次,发现结构隐患55起,违反强条14起,开出整改通知151份,局部停工通知书1份。
房产行业管理方面:一是扎实推进房地产市场管理。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制定并执行房地产市场联合监督检查和房地产经纪机构市场行为监督管理抽查计划,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市场检查,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通过数据统计、整理和分析,提前把握市场节奏,加强市场调控能力。全年预计完成房地产投资223.5亿元,同比上升2.75%,商品住宅成交190.93万㎡,同比上升32.40%;商品住宅销售额329.05亿元,同比上升31.22%;商品房销售均价13523元/㎡,同比上升2.40%,其中住宅销售均价17234元/㎡。指数方面,目前武进区当前环比累计指数104.4,全市(不含溧阳)6个辖市区中排名第四,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二是扎实推进土地资源经营管理。截至目前,全区完成出让经营性土地16宗,面积1146.4亩,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131.2亿元。其中武进区本部出让土地9宗,面积632.7亩土地出让,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82.24亿元;经开区出让土地7宗,面积513.7亩土地出让,实现 土地出让金收入48.97亿元。此外另有万科城西侧地块、太湖庄园北地块两宗土地正在挂牌,将于11月内成交。淹南3号地块、湖塘采菱南地块等地块有望于年内完成挂牌。三是扎实推进物业管理。进一步修订了《关于明确2021年武进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的通知》,加强对属地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力度。推进全区党建引领、阳光物业工作,指导和规范业主大会、业委会成立和换届流程。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推进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工作,把物业管理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规范业委会(物管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行为。创成江苏省级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的项目1个,常州市级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的项目有33个。指导金棕榈湾小区、招商花园城小区、太湖湾度假村等8个小区物管会换届,逸兴聚缘公寓、旺府公寓等3个小区业委会的备案工作。发挥创优工作的示范作用,激励物业企业通过争先创优改进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小区品质,增加业主满意度,有4个项目通过省住建厅省级示范物业管理项目评审。
燃气行业管理方面:积极推进行政村燃气配套入户,计划新增10000户天然气开户数,目前已完成天然气推广2875户,完成覆盖行政村(社区)3个。全力推进“七个一”专项行动,推进黑气点整治工作,共排摸到黑气点33个。制定严厉打击“黑气”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及嘉泽镇打击无证黑气点1个;查处非法储存液化气瓶行政案件两起,治安拘留2人;查处非法运输液化气瓶案件一起,治安拘留1人。今年,我区经受住了国务院燃气专项督查考验,确保了行业的的安全稳定发展。
(三)全面推进人防管理。
一是推进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依法履职、规范服务,完成人防工程新立项5.2万㎡、新开工5.7万㎡、竣工5.4万㎡, 收缴易地建设费712万元,平战结合收入6.45万元,人防工程平时使用费366万元,新增加人防车位1699个,全面实现半年目标任务。二是进一步完善、强化人防工程建设质量监查“三个机制”。用交底机制明确人防工程参建各方质量义务,用检查机制规范人防监理行为,用约谈机制规范参建各方行为。今年以来,完成了对碧桂园都市森林二期、万泽太湖湾2.3期等项目配建人防质量交底;对星河国际8-3、嘉宏人民路,万泽太湖湾2.3期、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等项目在建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完成石墨烯小镇、龚家幼儿园、新城大通路项目主体验收;三是以“三化机制”强化完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通过专业化、社会化、网格化管理,全面实现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的有效管理、长效管理。
(四)全面推进民生实事工程。
一是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2021年省、市下达新开工1700套,基本建成3300套的年度目标任务。至10月底已累计新开工2062套,基本建成3930套,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全面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人才公寓)。全区按照“职住平衡、就近建设、个性共享”的原则落实人才公寓建设(改造)项目,截至9月底,全区新开工建设(改造)人才公寓项目14个、4688套(含科教城人才公寓1689套),已提前完成市区下达给武进3700套的目标任务。同时获得保障性住房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5067万元。三是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通过调整住房保障收入线标准,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全年预计发放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租房租金补贴65万元。同时,以“园区建设为主、企业自建为辅、政府收购为补”的公租房房源筹集模式对外来务工人员实施保障。至今我区共有12381套(不含经开区)公租房纳入省公租房管理系统,累计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约5万人,年新增5000人以上。全面落实新就业大学生住房保障,我区共审核通过291人次,发放租金补贴251.1万元。四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总投资约9151.27万元,其中包含向上争取的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2771.39万元以及省级引导资金201.74万元,改造总建筑面积约21.45万㎡,改造惠及中凉社区、花东社区、夏雷社区及东庄社区四个社区65栋住宅的约2494户居民。目前,9个老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5%,年内将全面完成改造任务。五是继续推进安置房办证工作,通过召开各镇、开发区安置房办证工作推进会、现场调研会等形式,交流目前安置房办证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困难,并由各相关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对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及解答,进一步加强区相关职能部门与地方办证队伍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安置房办证工作。今年以来,启动了南淳家园、蠡康雅居等小区的独立办证工作,已完成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8000余套。
(五)全面推进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学习计划,利用“学习强国”、“主题党日”等载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对党史的学习,引导系统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是强化廉政建设。印发《住建局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要点》,统筹部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三类问题”整治,配合纪检监察派驻组对涉及挂证取酬和私车公养两类问题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调查和问询谈话。根据区《关于开展2021年度机关作风建设“啄木鸟”行动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系统作风建设,印发局《关于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啄木鸟”行动的通知》。按时完成填报“干部廉政信息数据库”、“三重一大决策备案库”、“两个责任履责档案库”数据库和局中层以上人员廉政信息登记表。三是强化队伍服务能力,重点做好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优化。优化燃气接入,推进线下大厅融合开展水气通办服务,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受理,水、气联装。推进项目联合验收,压缩审批时限。根据《常州市建筑工程限时联合竣工验收和备案实施方案(试行)》要求,我们成立了联合验收服务小组,建立联合验收工作联络机制,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统一备案”的工作机制。常州幼儿师范学校实训楼及食堂改扩建工程作为常州市首个试行联合竣工验收的项目,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建设工程档案验收、规划核实及土地核验于10月9日顺利办结并出具验收意见,由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发送,全过程仅用时8个工作日。推进重点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分阶段审查,开展数字化联合审图。对于省市区重点工程,在取得审定(或预审)通过的规划总平面图前提下,提前介入施工图审查,我区现有省重点项目4个,市重点项目67个,区重点项目234个,我局提前介入施工图审查项目25个。
三、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间,做好明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区住建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推动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一)深入推进城镇建设。
一是高标准推进市政设施建设与养护。将侧重于牛塘片区路网和开发地块功能性设施的完善,以及断头路、瓶颈路的接通,启动实施春秋路项目,对凤林路和淹城路开展提升改造,改善通行条件。同时,计划投资2900万元用于市政道路日常养护,推进人民路、常武路红线外道板改造,延政大道与淹城路交叉口拓宽改造,茂业西侧及南侧道路改造,莱蒙城环府路道路、道板改造。二是高标准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加强城区绿化建设,推进城市绿化精细管理提升项目,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以绿化集中式管护模式提升绿化环境。三是做好重点特色镇项目和被撤并乡镇整治项目推进工作。发挥牵头、指导作用,积极争取各条线上级扶持政策、资金支持集镇环境提升。开展项目督查,既督查实施进度,又提供现场指导,同时综合各乡镇建设实施的情况,总结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建设实施中的亮点,以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提升建设质量。四是继续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督导工作。通过现场督查和指导服务工作,研究推进创建的政策、措施及方法,帮助各镇分析村庄建设情况,提出改进方案,有力推动试点村庄的项目建设,探索创建模式和建设经验。积极协调矛盾问题,并与省、市主管部门搞好对接,争取相关政策对试点村庄的支持。同时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指导镇、村差别化发展。五是继续做好农房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信息登记分类汇总,全面落实产权人(使用人)主体责任、地方属地责任的同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调动相关部门的资源开展整治工作,明确整改问题、整治时限、责任部门、责任人,分类逐项制定问题整改方案,挂牌督战,实行完成一户、销号一户。四是做好农房风貌管控工作。组织编制武进区农村住房风貌规划与建设导则,引导和规范农房建设,改善农房功能,提升居住品质,彰武进区地域特色,进一步规范农村住房的建设管理。
(二)深入推进城市资源经营。
以助力我区房地产市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提品质为目标,推动建设底色靓丽、品质出彩、宜居宜业的高质量现代化城镇。一是完成全年1000亩以上经营性土地储备。积极倡导推动长沟河西侧片区人民路以南区域土地一级开发,加强中心城区的区本级经营性土地储备。积极参与两湖创新区发展,为武进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二是完成全年100亿元以上经营性土地出让收入。制定2022年土地出让计划,加强区本级经营性土地的出让,重点推进淹南、长沟河西侧片区地块的出让,积极推动沉淀土地资源的盘活。三是组织一场大型经营性土地推介活动。加强与房企的日常沟通交流,积极为武进城市建设宣传造势。
(三)深入推进民生实事工程。
一是深入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督促各棚改项目加快手续办理、有序实施,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同时要求各项目按照建筑业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全力以赴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对标人才公寓建设目标任务,全力以赴、狠抓落实、保证质量,推动人才公寓项目建设出成果、出亮点。扎实做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保障工作。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实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居住问题,加快完善我区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公租房管理,继续开展公租房巡查工作,确保公租房资源的完整及公平善用。健全住房保障诚信体系,通过信用手段切实提升公租房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投资1.04亿元,完成对聚湖社区片区、北街社区片区、东方社区片区、花园社区片区、鸣南社区片区、湾里社区散居楼、鸣南社区散居楼等老旧小区的改造,惠及4634户居民,涉及建筑面积约为27.16万平方米,改造范围包括改造内容有楼道内墙出新、楼道扶手及栏杆出新、楼道照明维修、落水管整修或更换、单元门禁系统改造、道路改造、人行道板改造及增设,绿化整修、维修改造物业管理用房、管道井及雨污管网改造、停车设施建设等。三是基本完成安置房办证工作。督促、帮助各镇、开发区围绕《2021-2022年度全区安置房办证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做好安置房办证,基本完成全区安置房办证工作的目标任务。
(四)深入推进行业管理。
一是高标准推进建筑行业管理。进一步深化扬尘治理,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进一步推进建筑市场行为管理,通过强化督查,严格奖惩措施,全面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民工权益。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以年初制定的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计划为基础,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任务布置和工作开展。进一步推进质量监管。加强对混凝土预拌企业、在建工程及检测机构的管理。二是高标准推进房地产管理。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场巡查管理,坚定落实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保障我区房地产行业有序发展,规范房地产市场销售行为的监管,切实保障买卖双方正当权益,保护购房者知情权;纵深推进物业管理工作,发挥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通过联动机制,努力提升矛盾化解和联合执法水平;进一步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考核,督促乡镇(街道)、各职能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等管理主体的责任落实;加强对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考核,深入开展优秀物业小区创建活动,落实激励措施,营造物业企业争优创先的服务氛围。按照《武进区党建引领推进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指导各镇(街道)、社区和物业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中的党员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小区党组织组建工作。三是高标准推进人防管理,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防意识、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准备打仗、长期持续应战备战思想,把人防战备建设抓好抓实;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思想,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断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提高防空袭斗争能力,为人民群众撑起生命之伞;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推进人防建设与国防需求相适应、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应急管理相衔接,实现战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平衡发展,重点强化指挥与信息化建设、开展好人防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四是高标准推进燃气行业管理,按照省、市“七个一”的文件要求,落实各类工作,开展城镇燃气居民使用专题活动,推动居民更换不合格燃气器具,提升城镇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五、深入推进队伍建设。
深入践行“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阳湖精神,打造风清气正住建队伍。一是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是加强纪律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违反党纪政纪的风险隐患和违纪风险点,开展违纪风险排查活动,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堵塞漏洞。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深入整治“四风”问题。在继续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的同时,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对回避问题、慵懒推拖等不担当、不作为现象要严肃查处和纠正。
四、未来五年工作展望
未来5年,区住建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贯彻市、区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532”发展战略上来,围绕“两湖”创新区总体战略和长三角“最美湖湾城”目标定位,以提升城镇市功能、提升城镇形象、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安全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目标,统筹推进低效城镇片区转型发展、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城镇综合治理水平提高,实现城镇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镇服务质量明显提增。
(一)提升城镇功能,一是强化片区开发,制订综合效益最优的行动计划,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整体发展。有序协调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重视对城市潜在无形资产(人力、文化、环境等资源)的长远经营,重视社会公共服务,创造优质、和谐的发展环境从而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实力。推动土地一级开发向片区开发模式转变,统筹兼顾中心城区小地块开发。重点推进湖塘镇长沟河西侧片区、淹城南侧片区片区开发,统筹兼顾夏雷片区、湖塘老街片区、夏城路沿线片区开发策划,完善经营性土地储备和供应结构。二是加强城市路网建设,改善城区道路通行环境。尤其是加强牛塘城区的路网建设,重点建设聚湖路、人民路、湖滨路、滆湖西路等道路,推动武南路东延(横洛路—朝阳路)及朝阳路南延(武进区界—武南路)工程。
(二)提升城镇品质。一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投资1.7亿元,于2026年底前完成聚湖社区片区、北街社区片区、降子社区片区、东方社区片区等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建筑面积约为56.75万平方米,户数7570户。同时,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建立完善业主主导、社区引导工作模式。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开通网上办理绿色通道,相关手续可以在各部门间自动流转。二是提升集镇环境品质。完善集镇建成区内基础设施,加强道路交通、科教文卫、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改造提升,补齐集镇区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各镇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各镇自然、产业、人文等特色,全力打造 “ 宜居宜商宜业 ”的现代化特色空间形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科学指导各镇、村因地制宜地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建成15个左右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的普查调研,摸清家底,掌握实情,积极争取上级保护资金,做好传统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三是科学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按照“十四五”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的要求,结合地方财力,严把棚改范围和标准,摸清剩余棚户区数量,统筹安排改造时序,将条件成熟、可实施的项目纳入年度计划;对现有各类政策支持的租赁住房试点项目、近年来建设的人才租赁住房、闲置的公租房和安置住房(含棚改安置住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的租赁住房(宿舍)等进行梳理,符合规定的纳入2022-2026年各年度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和“十四五”发展目标;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实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居住问题,加快完善我区住房保障体系。
(三)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提升建筑行业管理。净化建筑市场行为,重点把关违法承包关系督查,以常州市《建筑业企业信用考核实施细则》为基础,大力开展建筑市场行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强化四项制度落实,和谐用工关系。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督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攻克质量通病,以国家标准为指导,强化对于装配式、精装修、绿色建筑的监管能力,培育一批创优创先的好工程,重点加强混凝土等原材料的监管力度。持续做好在建工程扬尘管控治理,常态化、严格化、联合化、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提升工程现场扬尘管控水平。全质量安全市场监管体系。研究融合监管方向,构建多管齐下的监管格局,强化服务功能。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提升科技建造含量,督促在建工程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提升房产行业管理。强化房产市场管理,继续加强市场调控,同时确保市场主体稳定发展。继续推进化解交付矛盾工作。争取出台全区范围内的关于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交付矛盾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的意见。开展落实房屋租赁市场和存量房交易市场监管制度的准备工作。继续强化物业管理,重点推进好全区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工作,按照《武进区党建引领推进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指导各镇(街道)、社区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三是提升燃气行业管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燃气事故隐患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全区城镇燃气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四是提升人防行业管理。注重人防工程规划引领。优化人防工程功能结构与布局,编制武进城区人防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人防工程建设、审批提供科学依据,使全区人防工程建设更趋合理。依托江苏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平台,运用互联网+监管+信用管理、“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大对人防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与人防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人防工程建设中违法违规行为。贯彻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三化机制”,强化人防工程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