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端午近,粽香飘。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为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前黄镇各村纷纷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系列活动,大家欢聚一堂,包粽子、话端午,共同迎接节日的到来。
前进村:粽叶飘香话端午,学习打卡共强国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满将过,仲夏之初,又是一年端午时。忆屈原、食粽子、悬菖蒲、插艾条……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有着众多节日习俗,蕴含着深邃文化内涵和独特教育意义。正值端午节来临之际,前进村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端午节系列活动,让“强国红”在端午佳节点亮“学习之光”。
办不负“粽”望的包粽活动,手艺传承显匠心。
“粽子要这样包,米放好后,包紧,系好。”在活动现场,会包粽子的老年志愿者正在手把手教年轻人包各式各样的粽子,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叠粽叶、盛糯米,一双双巧手不停地忙碌,缠粽叶的草绳飞舞着,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摞在盆里,淡淡的粽香沁人心脾。其中最受大家喜爱的非蒋阿姨莫属,只见她拿起3片粽叶排开,窝成圆锥状,用勺子舀一勺糯米垫底,放入蛋黄、肉块,然后盖上一层糯米,窝成三角形,之后取来一片粽叶缠住粽子。最后,蒋阿姨拿出一根10多厘米的细长钢针,穿过粽身,像穿针引线一样,将粽叶的尾部穿入针孔里,带到对面,一只粽子便制作完成了。“这是新式包法,比起传统的三角粽,它少了绳线捆扎,但却可把糯米扎得更加紧实,下锅烹煮时也不易出现粽叶破散,糯米掉落的情况。”蒋阿姨边比划着边介绍。现场的年轻人看着阿姨、奶奶们娴熟的手法,也纷纷大胆尝试起来。
行不负“粽”望的慰问走访,温暖传递显爱心。
纯糯米粽,红豆粽,蛋黄肉粽……馅料丰富,令人垂涎三尺。口感上乘的粽子,无论内馅如何演变都离不开“慢工出细活”的煮制方法。旺火煮开,小火慢烹,一般煮大几个小时才能让粽子软糯香甜。而后经过一夜的烹制,前进村工作人员一大早就带上慰问金、粽子与咸鸭蛋奔赴村内困难群众家中慰问,同时也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在困难群众家中,工作人员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近期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及当下疫情防控情况。同时,叮嘱他们有困难及时与村委沟通,遵守防疫要求,保持乐观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在疫情防控期间要注意防护,确保自身安全。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积极面对生活,做一个自立自强、对社会有用的人。受访家庭对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慰问表示感激。
做不负“粽”望的学习达人,强国打卡显初心。
“学习达人”挑战赛的号角一吹响,前进村的“学习达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在党员干部中形成“比、学、赶、超、帮”的氛围,在答题中获得知识,在打卡中增进交流,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在当天活动现场,作为前进村党总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排行第一的村会计钱宇星,即使在包粽子间隙也要抓紧时间学习,他说:“坚持学习,这是一种初心的要求,是信仰的要求,是要坚持一辈子的事情。打卡学习强国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趣。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了综合素质,也增强了党性修养。”在总积分排行榜上,前十名中前进村工作人员占据一半,做到了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互相“充电加油”,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学习达人”挑战赛已在前进村的党员干部中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断激发出大家主动学、乐于学、经常学的热情与动力。
丁舍村:遇见诗词中的端午
端午读书,诗词味长,休负节日与时光。5月25日,一场以“端午中的诗词”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在丁舍村会议室举行。品诗词、诵经典、荐好书、过端午……来自全村20多位村民参加活动。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在宣讲员陆青的深情朗诵中,“诗词中的端午”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女性代表俞亚芬、李婷向大家分享了端午节来历、端午诗词解读,作为传统民俗节日,在诗词中感悟节日魅力,在浓浓诗香中度过佳节,更能加深村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在文化浸润中营造出浓厚的端午氛围。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活动现场,丁舍村党总支副书记吴绍成向大家推荐了《苦难辉煌》、《红色基因代代传》、《疫情里读中国》三本书,并邀请村干部现场分享自己日常阅读后的感受,保持思想活力,在全民阅读工作中做表率。
与此同时,丁舍村党总支副书记吴绍成向大家发出倡议:“日读一小时,月读一本书”。希望村民都能参与全民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享受到精神的愉悦。
“书香满丁舍 全民诵经典”,随着丁舍村书香好家庭评比活动宣布启动,正式掀开了丁舍村全民阅读品牌项目的序幕。接下来,丁舍村将依托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宣传“喜迎二十大 书香好家庭”评比活动,通过读书分享会、打卡阅读时间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村民对全民阅读活动的兴趣度和参与性,引领以赛促读、以评助学新风尚,提升乡村文化品位。
恰逢端午到来之际,活动现场,志愿者与村上计生特殊家庭共同包起粽子,会议室里充满欢声笑语,10余名志愿者围站在一起,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包着粽子,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转眼变成了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粽子,现场氛围温馨温情。
红星村:怀旧“星”集市 端午话文明
为了增进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5月28日,红星村在惠能广场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活动,将非遗文化融入其中,和小朋友们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佳节。
活动开始,红星村党总支书记堵小南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大朋友、小朋友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并开展书记荐书活动,鼓励大家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积蓄奋进力量。
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承载着众多文化传统,其中蕴藉的爱国情怀也非同一般,活动现场,三位小朋友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朗诵了三则爱国小故事。为增加活动趣味性,此次活动为小朋友们设置了老物件展示、怀旧小卖部、非遗展示的环节。看到这些“新奇”的东西,小朋友们都非常欣喜,纷纷上前了解。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活动中,“华生竹编”非遗传承人葛云生也来到现场,为小朋友们展示传统非遗技艺,让孩子们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今天我来到这边,不仅是过来展示我的作品,更多的是想让小朋友们了解这项技艺,从中感受他的魅力并能够对他感兴趣。”葛云生语重心长地说。为了更好吸引小朋友,葛师傅还为小朋友们都制作了一只小鸟,只见三五根竹丝在他手上舞动着,很快就出现了小鸟的雏形,引得小朋友们欢欣鼓舞。动手能力强的小朋友,在葛师傅的指导下更是动手制作非遗作品,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寨桥村:品端午文化 享书香粽香
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28日上午,寨桥村举办了“品端午文化,享书香粽香”主题活动。全体村委工作人员,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寨桥村党委书记吴明亚带领全体参与人员学习了《红色家书》中的经典篇目,大家结合自身平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经历分享心得感悟,在一句句珠玑箴言中沐浴圣贤遗风,在一段段诚挚分享中碰撞思想火花,真正感受到了读书分享的快乐与魅力,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了精神力量。
品读活动结束后,寨桥村委工作人员将寄托了浓浓爱心的粽子、礼品等送去给辖区内的二十位高龄老人,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给他们带去节日的关怀与慰问。91岁高龄的奚婆婆激动地拉着村委工作人员的手说到:“你们想得太周到了,过年过节都来家里慰问,有什么困难总是及时帮我们解决,我的心里暖暖的。”浓浓的粽香裹着暖暖的情谊,营造出融洽和谐的氛围。
坊前村:弘扬传统文化 情系浓情端午
5月29日,坊前村委联合寨桥小学共同举办了“弘扬传统文化 情系浓情端午”主题活动。
坊前村宣讲员濮庆燕为大家讲述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及有关历史人物屈原的小故事,台下的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坊前村党总支副书记许林波为寨桥小学的同学们赠送书籍并亲切寄语,他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刻苦学习,早日成才,成为优秀的“四有新人”。每逢端午,吃粽子、佩香囊都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习俗,为了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活动现场设立了“情系端午·粽叶飘香”体验区,让前来参与活动同学们有机会品尝到自己包的粽子。活动最后,村委工作人员和学生代表来到计生特殊家庭,为他们送上了亲手制作的粽子,同时也送去了节日的问候,让计生特殊家庭也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