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民生工作不仅是事关百姓幸福的“民心工程”,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命题”。4月8日上午,全区民生建设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市民生建设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全区民生工作成绩,研究部署下阶段主要任务,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创新实干,扎实做好“枝叶小事”,切实扛起“千钧重担”,推动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乔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恽淇丞主持会议。石伟东、郑政平、丁一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过去五年,全区上下始终把民生建设摆在首位,紧扣广大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坚持用脚步丈量民生、用真情赢得民心、用实干凝聚民意,把每件民生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全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民生根基扎实稳固,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日益优化,社会治理再创佳绩,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民生答卷。
乔俊杰指出,民生是基础也是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高点定位、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民生工作重要性,强化思想引领,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统筹兼顾,努力把一个个民生“难点”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社会进步、百姓幸福的“支点”,将民生建设工作与市委“532”发展战略和区委“一园一城一示范”建设相融合,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良性互动。
要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准确把握民生工作新目标。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贯彻“532”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要强化责任担当,展现武进厚度。要强化补弱锻强,展现武进温度,围绕群众关切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不断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强化科学务实,展现武进态度,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注重整合财力物力人力,做好“锦上添花”的好事,办好“雪中送炭”的实事。
要聚焦重点、靶向攻坚,全力答好民生工作关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我区推进实施了民生福祉跃升行动,制定出台了《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出了“十大民生名片”。各地各部门要聚焦“幼有善育”“老有颐养”“学有所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武有优服”“路有畅行”“更有魅力”“民有所安”十大方面,认真抓好落实。
乔俊杰强调,开展民生建设工作,要压实责任、奋勇前行,充分激发民生工作聚合力。各属地板块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区发改局要发挥好指挥部作用,各责任单位要强化职责履行,全区上下要通力协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健全完善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各类主流媒体和新媒体阵地作用,全力做好统战群团工作,鼓励支持更多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参与民生建设,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之路汇聚磅礴力量。
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恽淇丞强调,要坚持关心关爱,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持续用好“大数据+铁脚板”,加强对困难家庭和人群的实时动态监测预警;全面摸排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体,帮助解决相关困难;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不折不扣完成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的目标。
要落实重点工作,厚实民生工作根基。各部门、板块要严格落实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分解要求,组织开展民生项目督查,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做到学位、车位、床位、厕位、梯位无“位”不至,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要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民生事业合力。各部门、板块主要领导要发挥好“第一责任人”作用,对民生建设重点工作亲自研究、亲自协调。各牵头部门要主动靠前、勇于担当,配合部门要积极参与、全力支持,为民生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选树民生建设典型,擦亮“十大民生名片”,拓宽群众表达渠道,做到“为人民建城市、靠人民建城市”。
会上,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民生建设工作汇报片;区卫健局、湖塘镇主要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高新区、西太湖主要领导,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