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2022年度武进区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度武进区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实“532”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区委区政府关于“擦亮现代智造名片 打造两湖创新高地”的决策部署,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下称“智改数转”)发展,推动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争当全市智造名城主引擎,特制定本政策。
二、支持内容
(一)支持“智改数转”全面推进
1. 支持“智改数转”项目实施。对当年度“智改数转”投入500万元的企业(项目),按照“智改数转”解决方案中工控软件投入额的15%给予奖励,“智改数转”解决方案服务商注册在本地的,对服务商给予15%的等额同步奖励,单个企业奖励不超过50万元,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20家企业(不含服务商),已获得奖励的企业原则上三年内不再重复奖励。
2. 全面开展“智改数转”诊断。通过政府采购,为全区中小微企业开展“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每年重点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诊断和智能车间诊断。建设区级“智改数转”服务资源池,依托资源池服务能力,分行业、分类型、分层次开展企业智能制造诊断及顾问咨询服务,每年为企业提供不少于200次免费诊断及顾问咨询服务。对完成诊断且收效良好的服务商给予奖励,每个服务商每年奖励不超过25万元。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区制造业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
3. 支持“智改数转”标杆项目。对新认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对当年获评省级、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试点项目、工信部工业互联网示范试点项目、入选工信部优秀示范案例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获得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重点平台类、工业电子商务类、标杆工厂类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4. 支持“智改数转”企业上云。支持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生产的基础上,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云上迁移,实现提质增效。对当年获得省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认定的上云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万元、5万元、10万元的奖励。
5. 鼓励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当年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评定企业按AAA、AA、A级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奖励。
(二)提升“智改数转”服务能力
6. 大力培育“智改数转”服务商。对当年服务本地企业合同开票结算金额累计达1000万元以上或单个合同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服务企业数量不少于10家的服务商,分档给予上述订单开票结算金额的10%补助,最高200万元。
7. 鼓励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发挥标准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制造业企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新获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的项目,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8. 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本地供应链级、行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壮大发展;对新获评国家级“双跨”平台、两化融合类示范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对新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9. 全面推进企业数据采集。支持工业企业实施工业数据采集、汇聚和应用,支持本地“智改数转”、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本地制造业企业提供生产要素数据采集和场景应用,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可视化,提升管理水平,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对服务企业超500家、连接设备超5万台的平台,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10. 支持工业软件高端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软件和工业APP的开发,对新获评国家级工业APP优秀解决方案、省级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给予不超过5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对省级以上新认定的首版次软件,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对新入围国家信创目录、省信创图谱的产品,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年度累计最高50万元。
(三)构建“智改数转”创新体系
11. 支持5G融合应用。培育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对先导区内的“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每个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总额最高200万元;打造省级“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工厂,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建设多场景融合、多系统集成、多设备协同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每个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入选省级5G应用优秀案例,每项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12. 支持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对完成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的二级节点建设单位,给予最高150万元的奖励;对接入企业300家以上的二级节点运营单位,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对接入本市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300万、有1个以上典型标识应用场景的规上工业企业,给予最高5万元的奖励;对接入本市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1000万、有2个以上典型标识应用场景的规上工业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的奖励。
13. 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试。对新认定的省级、苏锡常首台(套)智能化重大装备,给予单台(套)产品售价最高30%的奖励,最高1000万元;对省级、苏锡常首台(套)产品,实施政府首购,自认定之日起2年内视同已具备相应业绩,对具有不可替代专利、专有技术的,采购人可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对列入《常州制造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推荐目录》的产品,支持制造商对产品首张订单投保,最高按年度实际支付保费的80%给予补贴,单个产品最高50万元。
14. 支持“智改数转”场景建设。总结提炼“智改数转”经验做法,征集和遴选“智改数转”优秀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对入选国家、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等典型应用场景项目的,按其实际投入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奖励。
(四)打造“智改数转”应用生态
15.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用人单位打破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柔性引进海内外专家智力资源,鼓励在武高校、技工院校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对经认定的领军型创新人才给予20-80万元创新资助资金。对引进或合作的重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可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16. 支持“数字经济”集聚发展。支持中以数字谷建设,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围绕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业务成立数字经济企业,鼓励和引导“数字经济”企业落户中以数字谷,将数字谷打造成制造业“智改数转”策源地及集聚地。协同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对接中心、优秀场景展示体验中心,打造全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集群。积极引进省、市级数字经济行业组织,推动成立常州市数字经济协会。优先支持以色列或中以合作数字经济服务商。
17. 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对纳入常州市“智改数转”项目库,且获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贷款的制造业企业,按同期LPR标准的50%给予贴息,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
18.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和联盟(协会、学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的作用,促进海内外资源整合,推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广分行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和优秀案例。通过资助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产业联盟开展政策宣讲、产需对接、技术交流、业务培训、项目管理等公共服务项目。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19.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推动工业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工业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产品研发和应用,指导企业开展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对当年服务本地企业10家以上,且工业信息安全业务营收超300万元的服务商,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为江苏省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的,按照获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奖励,获评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星(基本级)、二星(增强级)、三星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的奖励。
三、注意事项
1. 本通知支持范围为在武进区区域内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已按“一事一议”享受同类政策扶持的不再重复享受本政策。
2. 本政策申请单位应优先申报市级及以上同类政策。本政策与上级其他支持政策交叉重叠的,对同一类项目的同一奖励标的按“从优从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3. 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将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规定处理。
4. 本政策涉及资金按现行财政体制分级承担,即涉及开发区范围内的由开发区承担、涉及镇级范围内的由区镇两级各半承担。政策条目中另行明确资金承担方式的除外。
5. 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区工信局会同区财政局负责解释,其中人才政策由区委组织部(人才办)会同区财政局负责解释,数字经济政策由中以办会同区财政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