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诚信万里行> 内容
近年来,武进区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中标贷”金融服务、长三角“一网通办”等服务措施,通过一轮轮政策利好密集释放,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地方发展动力注入强劲势能。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武进成为集聚各类要素的“引力场”,连续8年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名、投资潜力百强区第一名。
“四证三书”交地即发 重大项目驶入“超车道”
日前,常州昱坤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陶瓷人工关节项目,同时取得“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地块交接书”、“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和“质安监通知书”。
昱坤科技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其生物陶瓷人工关节项目为2022年市重大项目,将新建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约3.1万平方米,达产后可年产25万套生物陶瓷人工关节,为全市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政府部门多次主动联系,指导办理各项手续,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公司负责人宋庆荣深有感慨。
为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进分局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并联合行政审批、住建等部门全程协调审批流程,变“单轨办”为“联动办”。通常需50个工作日才能全部办齐的开工审批手续,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实现“四证三书”交地即发。
为贯彻落实“532”发展战略、推动“两湖”创新区建设,武进分局多措并举推进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武进全区212个省、市、区重大项目的用地保障完成率和规划服务完成率双双达90%。武进分局将常态化开展交地即发证工作,推动更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最美“营商风景线”催生引企聚企“强磁场”
近日,总投资30亿元的江苏铭纳阳武进研发中心与总装基地在武进国家高新区正式投用,从签约落户到项目投产不到半年。在理想汽车制造基地旁,同样用了半年时间,汇川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一期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即将竣工投产,这将是国内智电汽车领域的首个“碳中和”绿色工厂。这,就是武进速度。
“除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集群效应,技术攻关、人才发展优惠政策和细致入微的政府服务,让我们在先进制造业的赛道上走得更远。”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区政府已到访企业十几次,帮助企业解决了节后复产、疫情防控、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畅通等棘手问题。
近年来,武进国家高新区始终把引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重要抓手,着力营造“无微不至 高新无忧”的最美“营商风景线”,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在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的同时,也为武进构建了一座引企聚企的“强磁场”。
碰头会VS话事“局”为企解决“成长的烦恼”
“上个月会上提出的20多项问题都已解决。”今年以来,武进区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营商环境政企座谈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零距离沟通,常态化推动各项问题协调解决。既是碰头会,也是话事“局”,这些会议正是武进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千方百计当好“店小二”的一个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通过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武进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等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重大项目成效喜人,累计入库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年度目标的83%,其中100亿项目1个、30亿项目1个、10亿项目3个。双创区域示范基地建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10项工作获得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
“一个市场主体充分活跃、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的地区,一定拥有良好的政企关系,这一切离不开持续不断的良性沟通。”区委副书记、区长恽淇丞如是说。接下来,武进区将继续完善每月政企座谈会制度,建立精准的政企“匹配指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武进高质量发展集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