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诚信万里行> 内容
日前,在武进区政务服务大厅“一窗通办”区域,“不易办”反映窗口正式开通。该窗口主攻“疑难杂症”,专门解决企业群众遇到的“不易之事”。
“这个‘不易办’窗口太方便了,以后再也不用到处跑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这天,区行政审批局一窗通办受理服务科副科长吴波接到了远在外地的经办人古德琼的感谢电话。
原来,古德琼名下有2辆车3月份年审过期了,需先办理处罚手续后才能正常换证。但受疫情影响,经办人和车辆被困外地,无法正常年审。
“了解到经办人的情况后,我们将他的事项纳入了‘不易办’窗口,安排专人进行对接跟进。”吴波告诉记者,随后,工作人员及时与社区联系,并让社区出具情况说明,与交通驻窗窗口、交通执法大队法制科沟通协商,形成解决办法:通过对车辆被困地的调查取证,认定情况属实,暂缓处罚,予以先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随着区行政审批局“一窗通办”“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区政务营商环境显著提升,“跑部门、找窗口”的痼疾大为改善,“一站式”政务服务逐步延伸至基层,但仍存在因政策调整、信息不统一、部门协调不畅等原因让办事者“闹心”的现象。于是,以服务事项“不易办”问题为突破口,为企业群众提供兜底、暖心服务的“不易办”窗口应运而生。
所谓“不易办”,是指企业群众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一窗通办”区域办理行政权力事项和区职能部门委托“一窗”收件的政务服务事项时,遇到的不容易办理成功的问题,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不易办”窗口虽小,却主攻“疑难杂症”,让企业群众遇到“不易之事”,有个可靠的“组织”来帮忙。“不易办”专员们对问题进行把脉分析、对症协调,最终推动问题解决。
“放管服”改革是否到位,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改革之举能否为企业群众办事增便利,而不是“添堵”。“不易办”窗口不仅为企业群众提供了一个特殊办事通道,也给个别实在“办不成事”者制造情绪缓解、政策理解、暖心服务、政务体验的机会和场合。通过“不易办”窗口把不容易办成的事办成,并以此为契机完善问题清单、形成长效机制、补齐政务短板,促使“不易办”少数化、“武易办”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