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诚信万里行> 内容
扛起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常州正以“532”发展战略回应时代命题。因势而新,应势而动。锚定新航向,如何让近者悦、远者来?
聚焦全市“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目标,武进以“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打造便利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为此,去年以来,武进区纪委监委找准服务“532”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启动“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成立“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工作专班,以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雪堰镇、湖塘镇为试点,探索构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机制。
连续制定出台《开展“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项目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武进区优化营商环境廉情监测点工作机制(试行)》等文件。创新推出“武廉码”,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成立“清风助企宣讲团”,编撰廉洁主题课16套,印发《清风助企》宣传手册,为企业送去“廉课”。
一年多来,各试点板块创新亮点纷呈:高新区纪工委监督推动构建“1+1+X”项目全程免费代办帮办服务体系,西太湖纪工委监督打造园区“123”营商环境,雪堰镇纪委监督推动职能部门推出“秒批秒办”审批服务模式,湖塘镇纪委开展立体式监督、点穴式查访,确保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正带动营商环境的海晏河清,赋能城市发展之力。柳工(常州)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是廉情监测点企业之一,2020年8月,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全面启动二期项目,拿地当天就实现了立项备案。去年7月,二期近10万平方米厂房竣工投产。
“我们从土地立项到完成竣工手续办理,只用了将近10个月时间,这个速度创造了‘柳工奇迹’,充分说明武进营商环境的优良。”公司国际营销总监芦岩峰说。
政策是起点,落实需合力。区纪委监委推动发改、人社、税务等职能部门建立“用户思维”,将督促帮助企业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纳入服务廉情监测点企业重要内容;会同行政审批、民政、医保等部门,督促精简优化政务服务事项,不断为企业发展“提速”。
国成仪器是一家从事超高真空科学仪器、石墨烯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董事长董国材入选2015年省“双创人才”(创业类)以及2019年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专家。董国材告诉记者:“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科技、工信、税务等部门都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服务,让企业能有更多精力投入科研,开发具有更大市场潜力的产品,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全区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还广泛开展专项督查,建立营商环境专项线索数据库,对影响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优先办理、严肃查处;抽调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条线骨干力量组建专项巡察组,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资金”专项巡察,有力推动创新项目科学运行、专项资金精准使用。
营商环境没有“终极版”,只有“升级版”。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莫建刚表示:“区纪委监委将继续紧扣服务保障中心和大局,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不竭‘廉’动力,让缕缕‘清风’护航‘532’发展战略落地落实,为武进发展营造最佳‘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