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科教文卫> 教育信息> 内容
为深入推进江苏省前瞻性项目“基于乡村生活场景的育人方式变革——振兴乡村教育与教育振兴乡村的区域实践”建设,引导区南夏墅街道有关学校有效整合乡村资源,变革育人方式,形成乡村振兴的良好教育生态,11月4日,南夏墅街道振兴乡村教育共同体学校恳谈会在南小顺利召开。
恳谈会特邀民进常州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所长戴晓娥,武进区南夏墅街道宋春花副主任,江苏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宋惠平老师,运村实验学校董皓校长,漕桥初中丁国荣校长以及“振兴乡村教育”共同体南夏墅街道各校负责人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庙桥小学文翔副校长就《走向世界的家乡》这一项目,从企业资源助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反哺企业需求、校企联动促进双方共赢三个实践路径探讨了项目研究的方向,并生动介绍了庙小学生走进瑞声科技的生动案例,积极探索借力乡镇高科技企业资源,为乡村孩子打开“走向世界”的窗口的育人新路径。
学府小学的壮亚芬校长从拟解决主要问题、研究基础、实施路径、预期成果四个方面畅谈了《全素养视域下乡村学校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项目的方案设想。
庙桥初级中学的吴君民校长从女生发展价值追寻的需要、乡村振兴固根守本的需要、社会文明蓬勃力量的需要三方面确定了《以乡土文化培育走向新时代的知性女生》研究项目,力求培育具有有情怀、富学识、知礼仪、会劳动、能持家这五个特质的新时代知识女性。
运村实验学校董皓校长、漕桥初中丁国荣校长就学校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进行交流发言。董校长详细介绍了《打造课本百草园,开辟乡村学习新体验》的成功经验,百草园项目立足教材,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乡村地域资源,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将百草园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相结合,实现了乡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漕桥初中积极开发当地红色资源,每个年级开发两个主题项目融合其他学科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两位校长的成功经验为接下来拟加入的两所学校提供了新思路。
拟加入第二批项目学校负责人、南夏墅初级中学张丽萍校长和南夏墅中心小学虞勇校长积极主动争取加入,为振兴乡村教育出一份力,同时希望依托江苏省前瞻性项目打开学校新格局,从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南夏墅街道宋春花副主任指出,任何时候出发都不晚,希望南夏墅街道各校在听了先进典型经验后都能有所触动,各校要梳理思路、找对方向,坚持做下去。作为两湖创新的重要板块,要抓住这次契机促进南夏墅教育品质有一个新飞跃。
活动最后,戴主委为如何“振兴乡村教育共同体学校”项目实施指明了方向,为每一所学校的项目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要求,指出要立足乡村品牌,充分挖掘乡村本土资源,用最前瞻的理念支撑,促进学校自身不断发展。
宋老师希望各校能认真落实各个项目,在思维交流碰撞中有新触动,让自己所做的项目成为可以移植借鉴的范本,同时希望南夏墅街道的五所学校能结成实践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