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政府部署要求,10月下旬-11月初,区安委办成立4个工作组,对11个板块、18个区级部门和单位开展了三季度安全生产季度点评复核。工作组通过部门板块自评、谈话了解、查阅台账、现场检查等形式,重点督查各部门板块三季度在责任落实、工作推进、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情况。现通报如下:
一、事故基本情况
1-9月,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2起,死亡1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5.1%和47.4%。其中,道路运输事故19起,死亡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53.7%,死亡人数下降22.2%;工矿商贸事故3起,死亡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和50%;未发生达到统计标准的火灾事故,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机统一,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导安全生产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各级党政领导、各部门负责人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定期研究部署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并落实工作措施。区住建局积极探索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实体化运行,明确了科室职责,配备了3名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政法委制定印发《武进区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覆盖农机使用者和农机经营服务单位的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机制,将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问题隐患排查治理、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事项纳入基层网格工作范畴,形成“主体在区、管理到镇、落实到村、延伸到格”的农机安全监管新格局。牛塘镇探索实施从条线网格向综合网格转变,安全生产作为第一批试点条线,在卢家巷村、高家村、丫河村、竹园社区、白家社区5个试点社区开展试点,按照安全检查在一线、问题发现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的“三个一”要求,形成了“镇、村、企业”工作的有效衔接。
2.纵深推进专项整治,消除安全生产风险隐患
各地、各部门对照2个专题、8个专项、163个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消除各类隐患44600条。其中,区应急管理局深入开展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和“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行动,建立“区镇村一体化监管+部门板块联系镇村+第三方机构挂钩重点企业”的工作模式,三季度,累计完成风险报告企业11368家,摸排并核查危化品使用单位6260家,处理“危污乱散低”企业675家。区民宗局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和消防评估公司对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并封闭、拆除了2处危房。洛阳镇扎实推进“厂中厂”整治,全面摸清了辖区厂房租赁情况,并建立厂房出租综合监管群,强化对“厂中厂”整治提升和新进把关审核。区市场监管局开发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手段,对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全过程动态管理。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学校安全教育主阵地作用,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知识读本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研究编制了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学段共25册的《安全教育知识读本》,目前,秋季用书(共14册)已经由南大出版社出版,陆续发放到各中小学,在秋学期纳入课堂教学中。
3.狠抓示范城市创建,努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各地各部门对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标准,在加强源头治理、健全防控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强化保障能力、完善应急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认真落实各项创建任务。区应急管理局立足“一屏观全域、一网统全城”,打造了集监管监察、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辅助决策、政务管理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系统,打造了城市应急“大脑”;同时,依托新天地公园建设了安全生产主题公园,依托市人防馆打造了公共安全体验馆,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区文体广旅局充分利用送戏、送综艺节目下乡、流动图书车送书下乡等平台,将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送到基层。区消防救援大队打造“蓝精灵”消防安全小卫士教育平台,推出全国首家“蓝精灵”消防主题餐厅暨消防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基地+队站”、“必训+选训”、“虚拟+现实”、“家庭+学校”、“荣誉+激励”五位一体的活动形式,打造了别具特色的消防宣传阵地。区住建局开展了城区玻璃幕墙安全整治,三季度累计排查28个项目、合计面积175172平方米的玻璃幕墙,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玻璃幕墙1147平方米。市公安局武进分局在武宜路、降子路、虹北路等道路设置挡轮器400余个,在虹北路、梅园路、延政路等道路及人行道板设置警示桩270余根,安装智能潮汐护栏,不断提升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
4.紧盯重点时段重大活动,全力做好安全生产保障
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国庆、中秋等重要节假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安保要求,紧盯高温、暴雨、雷电、大风等夏季气候特点,切实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的风险防范,提前谋划落实极端恶劣天气的防控救灾措施,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和灾害事故。“七一”前后,区应急管理局部署开展“筑牢安全生产底线 护航建党100周年”专项行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百日攻坚,组织各地各部门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安全等12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集中排查治理,对存在的安全生产突出违法行为实施“五个一批”联合执法,集中消除可能诱发较大事故的风险隐患。湖北十堰市燃气爆炸事故后,区住建局立即印发《关于在全区开展燃气安全用气体检的紧急通知》,组织各部门板块和各燃气经营企业,对所有集贸市场、城市综合体、学校、餐饮行业等重点公共场所,开展用气安全的“拉网式”排查,三季度,全区共排查商业综合体11处,农贸市场38个,九小场所1297处,高层建筑7683户,群租房排查216户,管道巡线21080公里,查处隐患问题570个。各地各部门积极储备应急救灾物资,截至三季度末,各镇(街道)均按应急包30个,折叠床(椅)10张,棉被、毛毯、大衣、手电、军工铲30床,以及场地照明灯3台的标准,储存了生活类救灾物资;有5个镇(街道)配备了应急厕所共8组,6个镇(街道)储有照明发电机共10台;全区共设置受灾人员转移安置点52处,计3598间,约31万平方米,预计可安置人员5.2万人左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三季度点评复核情况看,相关部门板块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
1.区域风险依然突出。我区企业多、产业门类全,但集约化程度不高,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冶金工贸等各类风险客观存在,特别是小微企业面广量大、流动性高、分布散乱,安全风险底数庞大、结构复杂。冶金煤气、涉爆粉尘、深井铸造等重点监管企业比例高、数量多,群众生活、出行密集,商业文娱活动频繁,诱发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较大;同时,“厂中厂”、“三合一”及群租房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得到根治,区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仍然较为突出。
2.监管合力有待强化。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尚未层层铆紧、环环紧扣,部门、属地、企业及社会的安全责任划分不够明晰、尚未落实到位,缺乏标准化、强制性的规范要求;责任落实合力不够,信息孤岛、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地区和部门推进重点工作时紧时松,部门间、地区间还不平衡。以三年专项整治行动为例,少数单位上报的工作数据把关不严,前后矛盾,存在错报、漏报的现象,影响整体工作质量。
3.治理能力仍需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相对薄弱,乡镇机构改革后,撤销独立设置的安监科,归并经济发展局,安全监管的专职性受到影响,监管力量有所弱化。区级22个部门虽然挂牌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但部门“安监科”的人员编制、科室职能还没有明文规定,一些部门没有安排专人负责,存在“挂空挡”现象。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参差不齐,导致部门间、板块间工作质量差距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四季度,是一年的收官期,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处于赶进度、收尾状态,加上秋冬季度的特点,极端恶劣天气增多,历来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期、易发期,各地、各部门要紧绷安全这根弦,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防范各类事故。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突出重点领域,强化风险防控。认真研究市安委办印发的《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冬季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情况》,按照市委陈书记和区委乔书记批示要求,进一步研判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冬季安全风险,加强监管防控,确保我区冬季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危险化学品领域,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管理,盯紧油气储存场所、高度危险装置、重大危险源、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等,集中整治重大风险隐患,严格落实冬防措施。交通运输领域,加强雨雪、冰冻、团雾等灾害天气交通安全管控,对“两客一危”、客船游轮、农村客运、桥梁隧道等加强安全检查。建筑施工领域,严格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对分部分项工程、地下施工等危大工程安全检查,坚决杜绝赶工期、抢进度和违法转包行为。消防方面,深化冬春火灾防控,加强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博单位、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节庆活动场所以及“多合一”、群租房等场所消防检查。燃气方面,严厉打击瓶装液化气非法储存、运输、充装等违法行为,加强餐饮、市场、农村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安全监管。工贸领域,持续加大冶金煤气、深井铸造、涉爆粉尘和有限空间等重点行业安全监管,提前落实节日期间停产停工和节后复产复工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旅游方面,严格大型活动审批,加强节日期间大型庆典和集会活动人流监控,加强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电梯等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做好旅游景区安全管理,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烟花爆竹方面,加强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超量储存、违规经营等行为。此外,持续深化渔业船舶、农机以及涉及水电气热等行业领域专项治理,落实岁末年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2.紧盯自然灾害,提前防范应对。强化对雨雪冰冻、大风、大雾等极端天气监测预警,加强协调联动,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防灾避险。积极做好应急救灾准备,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队伍、物资和避难场所等准备到位。健全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运作机制,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迅速下拨救灾资金物资,确保社会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督促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强化练兵备勤,开展应急演练,对重大活动、重点部位、重点时段要前置救援力量。组织各地各部门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外出报告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3.聚焦违法行为,深化打非治违。一以贯之强化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加强安全宣传和法制教育,通过电视电台、报纸期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贯冬季安全生产工作要求,集中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引导群众开展安全隐患有奖举报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4.抓好今年收尾,谋划明年工作。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抓好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危化品使用安全治理、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的收官收尾,逐条逐项评估推进质量,确保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聚焦公共安全体系、“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园区更新焕颜、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应用等工作,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系统谋划明年的重点,找准工作抓手、推进路径和支撑要素,拿出一些行之有效、切实管用的真招、实招,为保障全市“532”发展战略顺利推进、高质量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创造良好开局。
附件:1.2021年三季度各镇、开发区、街道点评得分表.docx
2.2021年三季度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点评得分表.doc
常州市武进区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1年12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