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
为全面推进礼嘉镇镇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根据《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2021年常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常政发〔2021〕16号)《2021年武进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武政办发〔2021〕18号)等文精神,结合礼嘉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以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着力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全镇垃圾分类体系更加健全、垃圾分类链条更加规范。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完善垃圾分类设施体系
1.规范垃圾分类投放方式。参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结合实际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方式,设置规范的垃圾分类投放标志,便于居民投放生活垃圾。加强可回收物规范管理,提升低值可回收物单独投放比例。通过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等行之有效的分类投放模式,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效果。
2.进一步健全分类收集设施。按照类别合理布局居民社区、商业场所和其他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箱房、站点等设施,推进收集能力与收集范围内人口数量、垃圾产生量相协调。加快老旧分类收集设施改造,喷涂统一、规范、清晰的标志,确保设施设置规范、干净整洁。
3.加快完善分类转运设施。根据区域生活垃圾分类类别要求和相应垃圾产生量,合理确定收运站点、频次、时间和线路,配足标识规范、清晰的分类运输车辆。统筹规划布局中转站点,提高分类收集转运效率,加大对运输环节的监管力度,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
4.抓好分类示范项目(示范点)创建。完成礼嘉中心幼儿园垃圾分类示范点创建工作。通过开展示范项目、示范点建设,强化源头分类意识,巩固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分类体系
1.建立责任人制度和督导机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场所为责任人;社区、物业公司为共同责任人;农村居住区,村委为责任人;公园、广场、沿街道路等公共场所,日常保洁管理单位为责任人。各分类行政村、农贸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于6月15日前将分管分类工作责任领导和联络员名单上报至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管理)垃圾分类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定期督导责任单位月度工作计划、落实情况、台账建立情况,及时将情况告知责任单位领导并于每月例会时将督导情况汇总、通报。
2.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责任网络,加大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农贸市场、环卫保洁公司培训,重点突出分类知识、入户对接以及业务操作等内容;村(社区)负责自然村指导员、垃圾分拣和分类收运等工作人员培训,确保各级垃圾分类指导员做到应知应会。
3.建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有机易腐垃圾体系。可回收物由各行政村、小区、农贸市场、企事业单位自行组织处理,做好数据台账登记管理。其他垃圾由各单位负责收集送至镇中转站,镇负责转运。各行政村设立有机易腐垃圾处置点,安装有机易腐垃圾处置设施,有机易腐垃圾由行政村就地生态处置。
(三)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夯实垃圾分类基础
坚持“垃圾分类倒逼环境整治、环境整治促进垃圾分类”,重点抓好行政村、主次道路和综合市场市容环境整治,做到与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行政村、自然村庄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村民居住区域周边、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田间地头等内容整治,做到道路硬化到位、绿化种植到位、日常保洁到位、有亮点有特色。各单位环境整治工作于6月底结束。
(四)加大媒体宣传引导,提升居民自觉意识
营造垃圾分类工作氛围。利用镇、村(社区)宣传栏、电子屏、户外广告、微信公众号等,组织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充分依托妇联、共青团志愿者和分类指导员,广泛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活动。采取知识竞赛、讲座、现场体验、发放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手册和市民宣传手册、发动志愿者参与等形式,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门前三包”的宣传引导,保洁监督等,发动社会全员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村(社区)组织干部、督导员、志愿者进家入户开展宣传和示范,物业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基础知识、操作流程、政策法规宣传,扩大垃圾分类知晓率和覆盖面。在全镇形成“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氛围,提高群众参与度。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礼嘉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做好生活垃圾分类业务指导及相关政策宣传。
组 长:朱慧峰
副组长:管翼波、白晗丹
成员单位: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管理1中队)、财政和资产管理局、经济发展局(生态环保、企业服务)、农村工作局(农业农技)、行政审批局(文体旅游)、办公室(宣传、共青团、妇联)
下设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管理),管翼波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协调、检查指导、督促考核工作;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协调垃圾分类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垃圾分类联络员制度,各责任单位将分管领导、联络员名单于5月31日前报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管理)。各责任单位应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管理):制定礼嘉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垃圾分类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和落实措施;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组织、指导、协调、收运监督和考评工作;指导各单位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工作。指导完成分类单位大件垃圾、有害垃圾收集点和再生资源回收点规划建设;协助、督促保洁公司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纳入保洁管理项目达标的考评内容。
财政和资产管理局: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体系运行所需资金保障和以奖代补的方案制定。
办公室:牵头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广泛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活动。
农村工作局(农业农技):负责农村有机肥推广使用,指导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工作。
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4中队):负责建筑垃圾乱倒、厨余垃圾混装执法工作。
经济发展局(生态环保、企业服务):负责有害垃圾临时收集运行和指导危险废物规范处置和相关设施建设,督促产废企业按照《固废污染防治法》做好工业固废与生活垃圾分类贮存收运工作,严控企业将工业固废混入生活垃圾。
团 委:定期组织基层团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专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妇 联:定期组织基层妇联开展垃圾分类专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2.加强资金保障。生活垃圾分类所需工作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由财政予以安排和保障。财政和资产管理局将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主要用于分类设施配置维护、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教育培训和年终考核奖励等,确保礼嘉镇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
3.加强培训引导。按照垃圾分类指导员责任网络,做好各级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应知应会。充分发挥“环境护卫”志愿者队伍力量,按照“到单元、入楼道、进家庭”的要求,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扩大垃圾分类知晓率和覆盖面。
4.加强考核督查。制定垃圾分类考评办法,落实逐级考核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责任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列入礼嘉镇镇长效综合管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不力的,予以责任追究。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人民政府
2021年5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