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市场监管局紧扣保安全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为全区“十四五”开局起步打好发展基础。现就全局基本情况以及上半年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打造高素质市场监管铁军
有针对性地提炼各支部党建品牌,深入开展我局创建党建品牌工程的实施;有序推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市监新生心向党”主题活动,组织“新生攻坚克难组”启动仪式,“百年风华青年说”主题宣讲,在全局年轻干部中开展青年攻坚克难调研活动,各类建党百年庆祝主题活动有声有色;多形式多举措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时间动员部署、制定明确“六专题一实践”主要任务先学一步,组织局党史学习领导小组成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地教学、现场教学等活动,沉浸式体验深学一层,深入开展“学党史 促力行 千企走访行动”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学一点,切实为企业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二)聚焦重点,全力开展三大领域攻坚行动
1.以夯实基础为重点,全力提升食药安全保障水平。
实施食品安全两年攻坚行动。清理食品经营主体,已清理排查3330户。食品安全执法扩面,推行“简案快办”,5月份施行以来已完成监督检查397家次,当场处罚92家次,当场处罚率23.2%。推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累计完成阳光餐饮770家,重点餐饮单位“阳光餐饮”实施率保持100%。加大“名特优”小作坊培育,完成13家省级名特优小作坊申报。加强网络餐饮综合治理,对2家出具警告的餐饮店由第三平台作冻结交易处理,促使限期整改。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上半年共抽检各类食品2580批次,切实发挥“安心菜场”快检室作用,已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约3.28万批次。
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各环节监管力度,发现问题经营主体427家,核查生产企业97家次。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整顿,开展节日食品专项检查、“不老药”专项排查、羊肉及肉制品紧急排查、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检查、进口冷链食品专项检查、加强禽畜产品监管、持续开展禁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持续做好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学校食堂优秀等级181家、优秀比例为87.43%;落实好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保障两会、中高考等重大活动和全运会女子曲棍球资格赛等重大赛事活动6次;春节前对12个疫苗接种点全覆盖检查,第二轮于6月底完成;开展含兴奋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专项检查41家、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63家、新冠病毒诊断试剂经营使用环节专项检查3家。
2.以风险防控为重点,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围绕特种设备三年专项行动整治和两年攻坚行动,印发《武进区特种设备安全两年攻坚行动(2021-2022年)实施方案》、《市场监管领域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2021年重点工作及任务清单》等文件。检查企业1627家,发现隐患5890条,开具监察指令书145份,对发现的16起严重隐患进行立案调查,目前已结案13起案件,完成罚没金额65万元。目前的“三年全覆盖”完成率已达到42%。健全责任体系,充分发挥专委会作用,印发《2021年武进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持续推进特种设备“数字化+专业化”两化融合工作,进一步压实监管责任、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深化压力管道整治,新增管道登记单位31家,梳理了全区300余家锅炉使用单位,以及接受电站锅炉供气的单位约100余家。加强气瓶充装单位管理,抽查充装单位23家,发现问题隐患37条,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持续做好液化气瓶二维码登记工作,8家充装单位累计已完成数据采集93361只,审核通过92218只。深化开展园区专项整治,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3.以精准指导为重点,切实营造舒适消费环境。
加强消费维权攻坚,对福克斯、华润万家超市的维权服务站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对投诉举报相对集中的企业进行行政指导、约谈,跟进武进游泳馆的消费者投诉调解,对小牛电动车投诉数量持续处于高位的情况,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指导、调研共同应对消费纠纷的化解,对住宅小区非营业性用房开展经营活动扰民及太湖湾嬉戏谷音乐会网络销售VIP门票、美杜莎理发店关闭等引发的群体性消费投诉事件,主动应对、缓解投诉人员焦虑情绪,避免事态恶化。对商家涉嫌存在的违法违规情况按照“简案快办”模式做好处理。持续高质高效做好消费投诉公示,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局微信公众号上线“武进区消费投诉公示平台”,平台共计公示消费投诉信息10大类4891条,提供风险监控预警3次。
(三)统筹推进,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创新活力
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全区有效发明专利673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64.5件。2021年1-4月获专利授权3952件,申请商标3171件。2021年1-3月有效商标注册量44497件(含经开区),位列全省县级区第五位。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19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评价,197家企业完成网上备案。与南理工建立了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开展政产学研合作。联合为快克电子的商标侵权案件、立华畜禽的商标无效案件等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快速灵活运用各类方式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损失。
质量提升和标准化建设助企服务。加大“江苏精品”品牌培育力度,完成8家第二批“江苏精品”重点培育企业9个产品的推荐工作,2家企业申报2021年江苏省省长质量奖,19家企业获评质量信用A级,4家企业获评优秀获证企业称号,占常州市一半以上。推进武进区特色认证工作,1家物业认证和1家养老认证正在推进中。今年我区企业已经完成3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2项标准化试点项目进入专家论证环节,1项省地方标准获得立项公示,新增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342个,5家单位申报江苏省诚信计量示范单位。“5.20世界计量日”在高新区文渊居小区开展了“测量守护健康计量服务民生”现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落实省局下发的上半年双随机抽查工作,共涉及市场主体近600户。信用监管作用明显,截至6月21日,全区企业年报率为90.6%,全区特种设备生产企业、气瓶充装单位年报率100%。积极开展审管衔接工作,分别与区审批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构建双向联动机制。截至6月21日,全局共列异内资企业8217户,个体户36769户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坚持“唤醒一批、规范一批、清理一批”的工作原则,对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进行分类处置。持续加强涉企价费治理,开展食盐市场、殡葬收费、停车收费、校外培训机构线上线下价格等领域集中整治,对1家民营机构只收费不服务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清理规范城镇水电气暖行业收费,深入推进转供电领域治理工作,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四)严格执法,展现市场监管担当作为
全面加强市场监管领域执法工作。全力开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两反两保”等专项执法行动,2021年1-6月,共立案129件,罚没合计365.125万元。深入推进全面禁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会同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今年已开展联合执法活动3次,检查相关单位18家次,突击暗访10次。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查处非法制售口罩类案件22起,罚没合计28.864万元;共查处食品类违法案件54起,特种设备违法案件24起,产品质量违法案件42起,广告违法案件23起。有效打击民生领域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与区公安经侦大队、法院等单位的合作,深入走访服务企业,摸排企业需求,联合为快克电子的商标侵权案件、立华畜禽的商标无效案件等提供指导和服务。针对常州纳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涉外商业秘密保护困惑,邀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家及南理工协创中心知名涉外律师,开展了现场指导,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1起。全力推进监管执法一体化两年攻坚行动。在食品、消费维权领域着力推行监管执法一体化,拟定《常见食品违法行为案件快捷办理指南》和《消费维权领域常见案件快捷办理指南》等意见,指导简单案件的快速办理。试行一个多月来,利用简易文书快速办理案件114件,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管实效。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继续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持续开展“学党史 促力行”千企走访行动,推进三大领域“两年攻坚”行动,开展基层分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解决企业操心事、群众烦心事中检验学习教育成果,凝聚干部队伍,以浓厚的氛围和出色的业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加强知产保护,深化质量提升。将全区所有符合产业类别的企业优先纳入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审 “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开出菜单式培训,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一对一走访辅导服务,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标准化试点工作,完成1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验收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研制工作,力争全年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5项以上。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灶管阀、电动自行车等重点产品监管力度。
3.聚焦食品安全重点领域。推进食品小作坊证后监管和日常监管工作,提高抽检覆盖率至70%以上,完善食品小作坊安全信用档案,实现食品小作坊100%建档。针对已经申报省级“名特优小作坊”13家单位开展提档升级和培育工作。实施“阳光餐饮”建设常态化。发动重点单位参与食品安全责任险投保。全面完成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5780批次食品安全抽检任务,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工作。全年完成农产品快检5万批次。
4.持续推进信用监管工作。深入推进事中事后“双随机”监管。加强建章立制,制订《武进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科学、充分组织统筹联合双随机的扩面推进。紧盯营商环境考核,全力推动执法监管信息公开。继续大力推动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应用工作。联合区政务办、区发改局,提升平台应用水平,提高执法监管数据录入质量,提升平台用户数据录入比率,力争实现我区市场监管领域各部门监管执法信息全推送,实现市场主体相关信息归集共享和业务协同。立足信用监管主业,多方提升信用监管效能。继续全面清理长期未经营企业,结合今年对一般失信企业的双随机抽查情况,充分利用企业相关信用数据,对符合吊销条件的,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吊销处罚;完善严违企业事前事后管理,开展针对即将进严违名单企业的提醒工作,提醒其尽快规范经营行为,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5.全面推进三大领域监管执法一体化。加强制度建设,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进增员扩面,参与监管执法一体化的人员要持续增加,执法的领域要进一步拓宽。深入落实“两反”“两保”重点工作,持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导推动商业秘密保护指导站落地建成。强化消费权益保护领域执法,加强在食品餐饮、交通工具、儿童学生用品等消费领域的执法力度。持续开展好长江禁捕退捕、“铁拳”行动、“雳剑”行动等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较多的行业,如“瘦身”钢筋、中介乱收费等问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执法检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积极督促大型商业服务企业加入成为ODR成员单位,指导其规范管理、发挥自律作用。提质增效,大力推进“简案快办”工作,进一步简化执法文书和执法流程,积极提升现场处罚比例,全面推进现场执法系统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