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农村工作局、畜牧兽医站,各科(办)、站(所、队、中心、供销社):
目前,武进已进入三伏天,暑热来势汹汹。据气象台预测,7月中旬将持续35℃及以上高温,当前农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按照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视频推进会统一部署,为科学做好高温季节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指导工作,特制定《武进区高温季节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现将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确保各农业条线生产安全。
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进区高温季节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水稻管理方面
高温酷暑,有利当前水稻无效分蘖期的烤田效果,促水稻快速退淡,减少无效分蘖发生,有利于健壮个体,提高水稻后期抗逆性,也有利于控制群体旺长,为穗肥施用,主攻大穗高产创造条件。但是仍要密切关注天气,抓好田间管理。一方面,要注意田间水肥管理。一旦水稻有生理卷叶现象、田间发白时,要及时补水;密切关注水稻生育时期,当水稻处于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要建立浅水层,若水稻处于抽穗扬花期遭遇持续多天35℃以上的高温应该预防产生热害,要采取灌深水的措施来降低穗层温度或者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来提高水稻对高温的抗性;高温对氮素的消耗量增大,需要适当增加穗肥氮素的施用。另一方面,要注重田间病虫害防治。避免选用中等毒性以上农药,在水稻病虫防治中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以及生物农药,施药时要用足水量,严格按照标签说明及注意事项进行操作。避开高温时段用药,病虫防治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用药,提倡傍晚用药,以免发生施药人员中毒或中暑以及水稻药害事故,施药时加强人体保护。避开降雨时段用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开降雨时段,防治后4小时内如遇中等以上降雨须立即加大药量补治,保证防治效果。
二、大棚蔬菜管理方面
1、坚持遮光降温。根据作物和天气情况,于上午温度升高前提前覆盖遮阳网,早盖晚揭,调节棚室温度,既要满足作物生长光照需求,也要避免强光及高温对植株的伤害。
2、坚持薄水勤浇。建议薄水勤浇,水量不宜过大,增加浇水次数,减少浇水量;建议地膜覆盖,采取膜下滴灌的方式浇水,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引发病害感染机会。
3、坚持通风除湿。保持大棚通风,降低棚内温湿度。既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又可防止病虫害流行。番茄、茄子等适宜湿度为45%-60%。
4、坚持中耕松土。浇水后,应及时中耕垄沟、垄背,阻止土壤下层水分向表层土中移动,降低棚内湿度。土壤稍见干后,及时中耕松土,增强通透性。
5、坚持病虫防治。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采用诱虫灯、防虫网和黄板等降低虫口密度,病虫发生时选用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药物防治后必须于安全间隔期后方可采收。
6、坚持科学施肥。注重薄肥勤施,在高温干旱季节,应少施多次,薄肥勤施;注重适时施肥,高温时期,以傍晚施肥效果最佳,不仅适宜人员操作,而且利于作物吸收。
三、果园、茶园管理方面
1、及时采摘。高温天气,果树易发生日灼病。果实表皮先变白,继而褐变,影响果实品质。成熟果实要及时采摘,减少损失。
2、及时灌水。建议果农要在清晨或傍晚采取小水缓慢沟灌,沟满即可断水,有条件的果园可施行喷灌或微雾灌,以预防高温干旱危害果树;应避免久旱之后大水漫灌,以免造成裂果。
3、及时用药。夏季是果树病虫害的高发期,要加强果园管理,及时用药防治,但要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防止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防止鸟类危害。
4、及时追肥。在夏季高温干旱后,应及时采用0.3%的尿素或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硫酸钾或叶面肥等进行叶面追肥,必要时每隔20天左右喷一次,喷施时间宜在上午的9时前或下午的17时后进行。
5、适度遮荫。在果园、茶园内,利用地膜或稻草覆盖的方法,缩小土壤上下层的温差,保证根系活力,防止日灼病、裂果等现象;对暴露在阳光下的果穗,可用报纸、杂草、树叶等材料遮光或套袋;在茶园、幼龄果园内,尽量用遮阳网覆盖。
6、适度修剪。过旺枝、受涝引起的徒长枝、竞争枝、病枝要及时剪除出园,同时剪除灼伤的叶片和日灼严重的果实,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和养分的消耗。对于郁闭果园,还应适当加大修剪量,以保证果园和树冠内部通风透光。但春茶结束后还未修剪的茶园要暂缓修剪,以留养为主,等旱情缓解后再进行修剪。
7、适当疏果。晚熟品种要适当进行疏果,降低果树负载量,使养分集中供应优质果实,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旱力。
四、设施花卉管理方面
在高温环境下,植物蒸腾作用增强,基质水分蒸发加快:一要遮阴降温。高温强光天气,做好遮阴降温工作,及时开启循环风扇湿帘,避免棚温过高,适当通风换气。二要加强水分管理。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浇水要在上午时段进行。三要加强病虫害防控。高温高湿天气如果基质积水,盆花易发生枯萎病、软腐病、疫病等,从而引起根茎部腐烂等现象,要及时剪除或拔除病株,喷施甲霜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月季要注意防治螨虫、白粉病、黑斑病等。四要注意消毒灭菌。夏季是花卉销售淡季,注意棚室清洁卫生,温室花卉出圃清空后,可在地面及过道处洒生石灰,对苗床、推车、器具等可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嘧菌酯等进行喷洒。
五、苗木养护管理方面
7月份正值高温干旱,苗木养护主要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应根据天气及植物生长习性进行科学作业。高温或大风天气由于蒸发量大,应多浇水;气温低或阴天可少浇水;花木在结实以及休眠期应注意水量不要太多。另外,当前已进入防治各种主要害虫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以刺蛾、夜蛾为主的各种食叶害虫,以蚧虫、叶螨为主的各种刺吸性害虫,以及天牛等蛀干害虫,需要及时用药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会造成草坪枯死、植株死亡,可用毒死蜱、噻虫嗪等进行防治。
六、畜禽养殖管理方面
夏季炎热,畜禽体温容易上升,当气温超过畜禽承受能力时,急性热应激甚至热昏厥的现象时有发生。高温、高湿的环境还会造成畜禽圈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严重危害畜禽健康。为保障夏季畜禽健康生长,养殖场应注意好以下事项:
1、加强饲养管理。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供料时间,饲料进料时要把好原料质量关,饲料应堆放在干燥通风处,一次进料不宜太多,最好在短时间内用完,对储存时间较长的饲料应进行适当翻动、防止霉变。
2、强化环境控制。控制好畜禽圈舍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在圈舍外面安装遮光网、遮阳篷,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采用通风设备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动,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
3、开展定期消毒。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定期开展灭鼠灭蚊灭蝇,及时清洗消毒喂料器具和饮水器,及时清理粪污,对圈舍和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养殖场地及周边环境清洁,严防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
4、做好疫病防控。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接种,以及常规动物疫病的预防治疗工作,新补栏畜禽要及时补免,日常要注意畜禽采食量、饮水量及排粪情况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七、水产养殖管理方面
高温季节光照强度大,水温高,池塘中pH偏高且日变化大,有机物分解快、耗氧量大,水质变化快,如管理不当易造成水产品的大量死亡,为确保水产品安全度夏,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加深水位。高温季节鱼塘水深应加深到1.8米以上,蟹、虾池塘深水区应达到1.2-1.5米。
2、加强换水。每周换水2-3次,每次换水10-15厘米,换水时间选择凌晨03:00—06:00,换掉部分底层高温、低氧的水,换进表层相对低温高氧的水,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
3、加强水草覆盖。虾蟹池塘需保持一定水草覆盖率,有助于降低蟹池水温。如水草覆盖率偏低,可在池塘中设置5-10%网围区,在网围区投放浮萍,适当增加水草覆盖率,降低水温。
4、加强pH调控。定期使用果酸、EM菌生物制剂调控,养鱼塘口应控制好透明度,太肥适当换水,虾、蟹塘口应控制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高温期间连续晴天,切勿使用生石灰。
5、加强增氧。正常天气情况下,增氧机中午开启2小时,日落后1小时至第二天日出1小时连续开机;阴雨天气全天连续开机。
6、改善底质。每隔7-10天,使用过硫酸钾等底质改良剂一次,改善底质。
7、科学投喂。高温期间,适当降低投喂量和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坚持“八成饱”投喂法,不过量投喂,不使用鲜活饵料。
8、加强病害防控。在7-9月份期间,每个月连续7天在饲料中添加VC、免疫多糖、酵母菌等提高免疫力的制剂;高温期间,坚持每天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防病。
八、农机作业方面
夏季气温高,作业环境差,农机在作业或运输时,应注意做到以下:
1、保证证照齐全。经年检合格和投保后才能投入使用,用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查看作业环境,特别是在经过田埂、路基软硬不平、沟渠、河塘、坡路等时要事先做好进退路线的估计,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保持冷却系统清洁。夏季到来之前要对冷却系统进行彻底的除垢清洁,使水泵和散热器水管畅通,保证冷却水的正常循环。此外,还应把散热器表面残留的杂草等物及时清理干净。
3、注意皮带的松紧度。风扇皮带过松则易打滑,使风扇和水泵的转速下降,导致风力不足。一般要求用拇指在皮带中部按压时,皮带下垂量为10~15毫米。过松或过紧都应及时调整。
4、注意用油安全。坚持不储油,随加随用,不用塑料桶盛装油料,以防静电起火,油箱油不要加满,以防外溢起火。如有少量柴油储存要配备灭火设施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特别注意防止供油系统漏油,漏油可能引起火灾。除柴油外,润滑油和润滑脂也应按规定选用夏季用型号。有的拖拉机上有油温换向阀,换季保养时应将其换向阀转到使机油通往机油散热器的位置。
5、经常检查电线和燃油管接头。预防因电线老化、接触不良等产生火花或燃油管渗漏引发火灾。
6、谨慎处理冷却水“开锅”。正确的处理方法:使发动机中速运转,打开散热器盖,放出热气,待降温后,再慢慢加入冷水。在打开散热器盖时,操作者应站在上风位置,脸不要朝向加水口,以免被喷出的高温水汽烫伤。
7、注意人身安全。修机或清理杂物时要切断动力熄后后才能进行;夏季温度高,人易中暑,应适当缩短作业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避开危险地段,适当休息,防止疲劳驾驶。
九、蓝藻打捞方面
1.加强领导,严明纪律。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规范工作秩序,按规定程序操作各类打捞机械、设备和设施。以人为本,调整作息时间,遵循“早出工,晚收工,多休息”的原则,适当延长午休时间,高温季节作息时间调整为:早上6点30分—10点30分,下午3点30分—6点30分。避开午后高温时段,保证作业人员得到充分休整、恢复体能。
2、避温防暑,安全第一。强化安全防护,采用轻便、小巧的腰间束带式自动充气救生衣,防止闷热。强化必要防晒措施,包括在机械打捞船上安装防晒帘、给工人配发遮阳帽。足额配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仁丹等防暑药品,以及饮料、矿泉水等,预防因高温失水带来的中暑现象。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如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目眩、浑身无力等现象,必须立即中止工作,并及时上报管理人员,视情况进行休息或就医。
3、加强巡查,紧急避险。高温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尤其是午后的雷阵雨、阵风,对水上作业船只和人员带来很大威胁。应配备专门巡查人员,对水流、风向、天气进行实时监测,准确掌握水情、雷电及恶劣天气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遇有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必须立即上报,所有打捞船只、人员必须紧急上岸避险,切实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防范。
4、加强宣传,保障安全。对全体打捞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对设备的电线、管路进行自查,尤其是食堂的液化气瓶、燃气灶、燃气管路等易燃易爆设备进行检测,及时更换老化部件,严格排除安全隐患,既完成工作,又保证安全,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两个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