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开发区、街道)相关部门:
现将《武进区婚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武进区民政局
2021年5月17号
(此件公开发布)
武进区婚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为深化婚俗改革,树立良好社会新风尚,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根据江苏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民事〔2020〕10号)和《关于确定江苏省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的通知》(苏民事〔2020〕20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武进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宣传倡导现代文明简约的婚礼仪式和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引导结婚当事人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二、目标任务
宣传倡导现代文明婚俗和优秀传统婚俗文化,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在全区形成“喜事新办,喜事简办”的社会文明新风和“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建设的现代婚姻家庭理念,在推广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上取得新进步,在构建健康文明的婚姻价值观上取得新突破,在传承良好的家风家教上取得新成效,在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上取得新进展。
三、试点任务
(一)营造浓厚的婚俗改革宣传氛围
1、以婚姻登记处作为直接宣传平台,通过在室内室外场所制作宣传展牌展板、印发宣传单、免费赠阅婚姻家庭关系书籍杂志等方式,向前来办理登记的当事人开展宣传教育,并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
2、及时在民政微信公众号中推送婚俗改革的相关内容,联合区级社会组织在人群聚居区域开展婚俗改革宣传活动。
3、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制作婚俗改革宣传专题节目,定期通过武进电视台、武进日报、微武进等新闻媒介予以播放和推送。
4、镇、街道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设立村级婚姻辅导员,深入宣传道德模范、慈善楷模,推进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婚嫁新风尚。
(二)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1、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整合民政、司法、妇联等部门优势资源,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阵地建设。
2、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引进大爱调解等社会组织,通过“社工+法律专家+志愿者”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开展“幸福加油站”婚前指导和“和美益动力”婚姻家庭增能服务,帮助夫妻学习增进婚姻幸福、化解婚姻危机的技巧,改善婚姻家庭关系,借助离婚冷静期制度实施这一契机,帮助离婚当事人化解婚姻危机。
3、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婚姻家庭辅导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把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喜事新办移风易俗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协调文明办、民政、司法、妇联等部门联动开展试点工作。
(三)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
1、建立颁证大厅。精心打造庄重神圣、温馨浪漫的颁证环境,开展多元化、个性化颁证服务,推出“传承中华美德·倡导文明婚俗”为主题的集体颁证仪式,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颁证制度,增强新人对婚姻家庭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2、全面倡导“喜事新办,喜事简办”理念,大力推广体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婚礼仪式,积极鼓励并广泛组织崇尚文明婚俗的年轻人举办集体婚礼、慈善婚礼、纪念婚礼等现代时尚、文明节俭的新时代婚礼,推进移风易俗,落地文明实践,着力提升城市温度和文明程度。
(四)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1、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在婚姻登记处设置婚俗文化墙、婚俗文化展厅,宣传优秀传统婚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强化道德教化的作用,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
2、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颁证仪式,使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衔接、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婚姻登记处和社区阵地作用。通过发放倡议书、举办颁证和新式婚礼,倡导广大群众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家庭观。通过与社区居民公约结合,提倡婚事新办简办,杜绝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不正之风,引导全社会形成“文明节俭、从新从简”的婚嫁新风尚。
(五)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
1、广泛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加强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为基础的家风建设,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道德观念。挖掘和弘扬传统家风家教家训文化,推动广大家长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活动,善于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来净化社会风气、感化邻里、和睦家庭。要求党员干部把家风家教作为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政,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1年2月—5月)。由民政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制定婚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全面部署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让婚事新办等相关要求、标准家喻户晓,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二)试点探索阶段(2021年6月—12月)。完成婚姻家庭关系辅导室建设,引入大爱调解协会《“武”家幸福,“进”享和美》公益项目。完成婚姻文化展示厅和婚俗文化墙宣传氛围的打造,完成婚俗改革调查问卷的收集。对有关婚俗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三)全面推广阶段(2022年1月—6月)。对照改革试点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实施。各镇、街道结合本地民风民俗,加强落实管理。围绕重要环节、重要内容,盯紧突出问题,有序有效推进。使婚事新办成为风尚,天价彩礼得到遏制、喜庆活动大操大办现象基本消除,晚婚晚育、孝亲敬老风尚更加浓厚。
(四)总结提高阶段(2022年7月—12月)。总结全区婚俗改革试点出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形成特色亮点。进一步完善移风易俗工作制度体系,淳化民风、文明乡风,最终达到群众满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把推动婚俗改革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贯彻落实。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试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试点成果。
(二)密切协调配合。区民政局加强与区文明办、司法局、妇联、法院等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的沟通联系、协同配合,通过共同组织开展宣传倡导活动、婚姻家庭辅导活动、集体婚礼活动、典型示范活动等多种形式,合力推动婚俗改革。
(三)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借助和运用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婚俗改革的相关政策、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使婚俗改革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突出群众主体地位,避免代替群众选择,引导群众不当局外人。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加强组织动员,构建社会多方协同推进、高效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