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及有关学校: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常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常州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现将《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常教人〔2021〕31号,详见附件)转发给你们,并就该项工作的落实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整治重点
1.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2.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
3.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
4.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
5.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
6.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7.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8.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9.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10.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11.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12.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13.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违规竞赛;
14.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违规竞赛。
二、采取整治措施
1.管理机制自查。重点对照检查组织机构是否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是否建立、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措施是否落实等。对照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制定措施,逐项落实,全面整改。(2021年8月底前完成)
2.畅通举报渠道。各校要结合实际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和信箱,通过网站、学校公示栏等途径公示相关信息,保证举报渠道畅通,并填报《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举报电话和信箱汇总表》(详见附件之附件1)于8月19日之前发送至指定邮箱wjjyjjgzx@126.com。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不定期对举报渠道畅通情况进行抽查。(2021年8月2 0日前完成)
3.问题自查自改。开展问题自查,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填报《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线索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之附件2,具体上报时间在表格下方的“备注”里)至区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备案。(2022年3月底前完成)
4.严肃处理通报。要结合问题调查和处置工作,建立典型案例库,对案例进一步梳理分析,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案例性质严重或影响恶劣的,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
5.做好警示教育。各校要适时组织教师召开师德警示教育大会,以教育部网站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相关典型案例和各地各校查处的相关案例为反面教材,分析违规问题和处理结果,引导教师以案为鉴;结合师德违规问题,对照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强调课堂教学、社会活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正面规范和负面清单,引导教师以案明纪;学校出现相关师德违规问题的,要在会上详细通报具体问题及处理结果,组织教师讨论剖析原因、对照查摆自省,做到警钟长鸣。(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
三、落实整治要求
1.提高站位,把握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凝心铸魂、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关乎学生成长成才,关乎教育改革发展,关乎社会文明风尚,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各地要深刻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组织领导和整体部署。
2.做好统筹,提高协同性。各地各校要结合前期部署的常州市教育系统师德专题教育“六大行动”实施方案,与“大警示”教育行动、“大治理”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开展检查抽查,做好教育部重点检查和随机抽查准备工作。
3.抓住重点,突出实效性。暑假期间是教师有偿补课和收受礼品礼金等违纪问题的敏感期,各校对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组织开办校外培训班”“同家长搞利益交换”等行为要采取“零容忍”态度,进一步加大对相关违规行为的执法处罚力度,真正取得实效。
4.完善机制,建立长效性。各校要充分认识到有偿补课和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成因复杂,对持续推进问题整治的长期性、艰巨性保持清醒认识。要利用这次专项整治,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根源,建立长效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要分类施治、精准施策,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增加教师负担。要提前预判舆情风险点,密切关注舆情发展,第一时间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严防借机恶意诋毁、炒作。
附件: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及相关附件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2021年8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下载附件:武教管〔202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