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长三角交通中轴作为五大中轴之首,为武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更为独特的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拉伸发展的观察镜,公路交通的先行价值更加明晰。以“交通先行”建设全面开启为代表,武进的交通建设将实现由“补齐短板”向“打造长板”的重大转变。
加快互联通道建设 当好连通发展的先行官
“153060”通达目标已经达成,武进区各镇实现15分钟到达高速公路道口、30分钟到达中心城区、60分钟抵达对角线乡镇。自东向西,纵横交错、规模庞大的动脉网络贯通城市、畅达乡村,通车总里程1880.169公里的公路,奠定了保运保供、保通保畅的基础。
瞄准“立体化网络”,加快重要通道建设。加快建设贯通南北、纵横东西的中轴交通大通道,构建“公铁水”立体交通骨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加快“轨道上的武进”建设,形成6条客运1条货运的铁路体系。加快推进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建成连通江阴、张家港、常熟等“百强俱乐部”,通往上海浦东机场的高铁通道。全力推动常泰铁路规划建设,打通与苏中、苏北、浙江地区的长三角中轴主通道。加快推动苏锡常城际规划建设,助力武进融入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建设,推动跨江融合发展。规划研究常州经溧阳至溧水铁路、常州经金坛至句容铁路,积极对接南京都市圈。推进新长铁路扩能改造,提升货运通道能力。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以8条高速公路建设为抓手,加密高速大通道,构建“中环高速圈”。推进苏锡常南部高速年内建成通车,积极推动宁常高速建设,形成沿江二通道,加强武进与南京、上海间的联系。
加快枢纽武进建设 当好融通发展的主力军
这是一组令人鼓舞的数据,“十三五”期间,全区实施农路提档升级19条26.3公里,改造农桥52座,完成农路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71公里,新建加固驳岸2308米。南来北往,繁忙有序、畅通无阻的滚滚车流进城入乡、过河越湖,彰显生机活力、承载美好期盼。
区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周俊透露,未来几年,常州南站、武进站、前黄站、运村站综合交通枢纽将一一落地,枢纽武进建设全面开启,一幅与城相拥、一体发展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瞄准“一体化工程”,武进将加快综合枢纽建设。抓住中央车站“牛鼻子”,厚植发展新优势。重点建设常州南站枢纽,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的“第一门户”,推进城市门户核心区空间一体化、功能一体化、交通一体化。
瞄准“现代化物流”,武进将加快物流中心建设,下好物流发展“先手棋”,增强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高铁快运,重点建设常州南站物流枢纽,加速物流链延伸、产业链聚集、价值链提升。建设“公铁水”一体化的武南物流枢纽,打造多式联运的“运输中转站”;更好发挥陆路交通优势,打造内陆运输的“现代公路港”;积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智慧高效的“信息技术网”,提升物流服务品质,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培育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加快区域路网建设 当好畅通发展的服务员
这是一组亮眼的数据,目前,全区农村公路1697.567公里,县道、乡村道优良路率达96.1%、86.1%……从转乘、绕路到“1小时通勤圈”,一条条公路、一个个站点、一项项产业……无一不是武进交通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
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武进将加快完善地方干线公路网络,推进区域内部的快速连通,强化与周边毗邻区域的联系,积极推进交通网络一体化。聚焦“让出行更顺心”,畅通城乡交通循环网络。确保青洋路快速化二期明年建成通车,加快中吴大道西延(常金快速通道)、340省道常州东段改扩建(南夏墅—礼毛路)等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强化区域内部的短直连通、快速通达。积极推进239省道快速化改造(花海大道)、262省道武进段(龙江路高架—宜兴界)等项目,优化西太湖片区路网,支撑“两湖”创新区发展。加快建设312国道横林至湖塘东改扩建工程,实现常州与无锡高架快速路的无缝对接。
聚焦“让出行更舒心”,推动“四好农村路”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公路与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的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放大“至善吾径”农村公路品牌效应,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安防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精品示范道路创建,积极打造服务产业型、农村田园型、乡村旅游型农路,激活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贯彻落实‘532’发展战略,锚定目标、乘势而上、勇担使命、跨越前行,在建设能级更高、支撑更强的长三角交通中轴枢纽中打好头阵、当好先锋。”周俊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