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意见(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
2021年5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意见(2021-2025年)
为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水平,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决定在全区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切实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水韵江南景象。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大美武进、宜居福地”理念,全面推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清理农村垃圾、清洁水体环境、清理公共空间”为核心、“整治厕所区域、沿线区域、边缘区域、庭院区域”为重点、“有制度、有队伍、有经费、有示范引领、有督查评价”为保障的“一美、三清、四治、五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全域美丽乡村骨干体系,为武进争当全省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内容
(一)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一次规划、分类实施、梯度推进”的建设路径,积极推进全区农村更新农房改善建设试点,加快实现全区农村住房条件根本性改善,提高房屋的安全性、美观性、实用性。到2025年,全区形成集聚规模的自建区25个以上,完成村庄改造提升类25个,全区20%以上的村庄完成农房更新改善。积极参考省特色田园乡村和市美丽乡村示范项目要求,切实按照“高标准、高颜值、高价值、高品质、高普惠”的原则,全面实施精品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成一批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乡韵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特色典型,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风景基本形成。到2025年,全区共建成精品美丽乡村15个,省特色田园乡村10个,太湖湾片区核心区建设全面完成并成为集自驾游赏、农家体验、休闲采摘多元活动于一体的特色美丽乡村示范片。规划发展村庄按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标准,大力推进农房修建翻建和环境整体提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的美丽宜居乡村新风貌。(牵头部门:区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区住建局、水利局、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深入开展“三清”专项活动
1. 清理农村垃圾。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河岸的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和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确保村域范围内无垃圾死角,处处彰显干净整洁。推进村镇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设施建设,探索农村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原则上以行政村为单位,配建小型机站;鼓励镇(街道)建设与区域有机垃圾产生量相适应的大型有机易腐垃圾处理站,农村地区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清理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污染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7%以上,农膜回收率90%以上。(牵头部门:区城管局、农业农村局)
2. 清洁水体环境。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加快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持续推进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区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100%,处理设施运行率达90%以上。推进农村河道疏浚和水系沟通,加强农村河塘沟渠排查,常态化清理水域漂浮物,及时治理断头浜、死水塘,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到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小微水体整治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并打造一批小微水体示范村、示范点。同时,各镇要积极打造一批“河道通畅、水体清澈、岸坡绿化、景色优美”的生态河道,进一步改善农村水环境,提升农村河道面貌。到2025年,全区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牵头部门:区水利局、农业农村局)
3. 清理公共空间。积极理清农村公共空间界线范围,加强对公共空间的治理,突出整治私搭乱建、私植乱种、乱堆乱放、垃圾污水乱倒乱排等非法侵占公共资源或公共空间的行为,切实促进公共空间的有效治理。在严格保障原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的同时,积极放活使用权,探索建立废旧房屋、残垣断壁的修葺修缮和拆除利用机制,鼓励对无保护价值的废弃、漏顶房屋、残垣断壁进行拆除并综合利用,促进农村建筑风貌得到整体提升。(牵头部门:区城管局、住建局)
(三)着力突出“四治”核心重点
1. 整治厕所区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继续巩固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建设改造成果,保障三格式化粪池设施完善、盖板完好、无渗漏情况。继续推动行政村村部、规模较大规划发展村、有乡村旅游发展等实际需求的村庄配建三类以上(含三类)水冲式公厕,全面加强农村公厕和三格式化粪池的日常保洁和维护管理,确保不形成卫生死角。建立根治露天粪坑和旱厕清零的长效机制,做到根治、动态清零,厕所粪污全面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牵头部门:区城管局、卫健局;配合部门:区生态环境局)
2. 整治沿线区域。进一步完善“畅、安、舒、美”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配合做好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工作,推进环太湖农村公路一体化建设全国示范路,不断改善农村公路通畅状况、安全条件,切实提升沿线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做好村道建、管、养、运工作,接通农村断头路,及时修复破损路,规范设置路牌路标、公益宣传牌和公交站台,进村主干道沿途无豪华墓等违规建设殡葬设施。(牵头部门:区交通运输局;配合部门:区文明办、民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 整治边缘区域。重点排查农房后面、村庄边缘、沟渠边角等卫生死角重点地带,及时清理陈年废弃垃圾,加强常态化监管,彻底解决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外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一样整洁。(牵头部门:区城管局)
4. 整治庭院区域。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行动,及时整理农家庭院、房前屋后、墙根角落的家什杂物,整齐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物品,促进庭院内外整洁有序,确保农房庭院与周边景致和环境协调一致。(牵头部门:区妇联)
(四)建立完善“五有”工作机制
1. 有制度。健全组织体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强化责任落实,坚持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健全目标体系,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实施进展情况调度和工作通报。健全网格体系,整合各部门资源,将每一村组、每一农户全面纳入管理网格,细化管理单元,实施动态管理。健全评价体系,从组织领导、实施推进、资金保障、工作成效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加强效果评价。(牵头部门:区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区委政法委、区城管局)
2. 有队伍。按照全域覆盖、分类指导要求,因地制宜健全完善镇级统一组织实施或以各行政村为单位实施的长效管护工作体系,鼓励引进有管理能力、专业水准的第三方实施长效管护,实行依效付费,加快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也可按照常住人口2‰-4‰的比例或每个自然村不少于1人的标准配备村组管护人员,组建专业化长效管护队伍。(牵头部门:区城管局)
3. 有经费。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维护所需经费保障力度,各镇(街道)要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维护安排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多途径发展集体经济,探索个人适当缴纳部分环卫保洁费,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维护。区级以督查评价激励方式,对成绩突出的行政村和有功人员进行奖励。(牵头部门:区财政局、各镇、街道)
4. 有示范引领。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要求作为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的基本要求,纳入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体系,开展创建活动,推选一批典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挥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和乡贤作用,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通过道德讲堂、“民生茶室”、百姓议事会和乡贤参事会协商解决群众身边事,形成共建共享共识。开展家风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改变村民影响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发动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绿化、秩序,打造美丽庭院。借助民智民力齐抓共管,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维护的成效。(牵头部门:区文明办;配合部门:区民政局、团区委、妇联)
5. 有督查评价。采取暗访检查与现场督查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维护情况测评与抽查,全年实现行政村督查考核全覆盖,在年终汇总分析并形成通报。各镇(街道)要结合实际,开展自然村全覆盖、常态化巡查。积极健全群众监督机制,鼓励聘请义务监督员,切实加强巡检力度。(牵头部门:区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区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卫健局、生态环境局)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落实,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总牵头,并从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卫健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工作推进。各镇、街道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班子,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人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行政村履行属地管理职责,立足实际,创新举措,扎实做好具体实施工作。
(二)严格考核奖惩。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维护工作纳入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考核体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定期组织督查指导和考核评估,并按照“奖优罚差”原则,将行政村划分成示范村、优秀村、合格村、不及格村四个档次,其中评选示范村20个、优秀村50个;对于不及格村,将责令属地镇(街道)进行整改、提升,并在一定范围通报,年终各镇(街道)所有行政村平均得分为各镇(街道)考核得分。
(三)营造良好氛围。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引导村民深刻理解并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维护管理。鼓励镇、村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切实增强村民改善和保护农村人居环境的荣誉感,进一步唤醒广大村民主人翁意识。加强媒体和社会监督力度,通过聘请义务监督员、设立举报投诉热线等渠道,曝光村庄环境卫生死角、脏乱差反弹及不文明现象,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快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附件:全区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政村名单
单位
个数
名 单
雪堰镇
25
雅浦、南山、谢家、雪东、阖闾城、雪西、共建、绣衣、太滆、城西、城湾、城东、曹家、潘家、周桥、圣烈、南宅、王允、夏墅、凤凰、漕桥、楼村、夏庄、浒庄、新康
礼嘉镇
14
新辰、秦巷、礼嘉、建东、陆庄、毛家、何墅、蒲岸、武阳、坂上、华渡、政平、庞家街、大路
前黄镇
20
大成、丁舍、红旗、前进、前黄、漳湟、坊东、联庆、寨桥、灵台、观咀、高梅、坊前、红星、蒋排、杨桥、谭庄、祝庄、农场、运村
牛塘镇
8
卢西、高家、漕溪、卢家、青云、厚恕、丫河、塘口
洛阳镇
18
洛东、岑村、汤墅、阳湖、朝安、马鞍、虞桥、谈家头、小留桥、友谊、洛阳、天井、管城、戴溪、东尖、民丰、圻庄、瞿家
湟里镇
16
村前、岗角、西墅、河南、北隍、后坊、湟里、葛庄、村西、东安、武宜、西安、五巷、蒋堰、西鲁、香泉
嘉泽镇
19
嘉泽、观庄、丰杨、士桥、夏庄桥、闵市、西城、成章、晨山、捕捞、甘荡、夏溪、跃进、南庄、周庄、三星、厚余、朝东、满墩
南夏墅街道
12
华阳、九华、桐庄、河东、戴家头、塘洋、万塔、胜西、南夏墅、三河、庙桥、新联
合计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