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信用风险提示> 内容

别让“宝宝专用”成智商税标签
发布日期: 2021-12-07    来源:发改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这些油别看贵,它不光原料好,而且采用的是冷榨技术,很好地保存了核桃的营养价值,有很多家长来购买。”日前,南宁一家母婴店店员这样介绍店内销售的有机核桃油。走访发现,有不少商品都打着“宝宝专用”的旗号进行销售。但一些所谓“宝宝专用”食品成分和普通款差别并不大,价格却较普通款高出一截。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衣食住行方面,多数家长都希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可能受刻板印象的影响,部分家长眼里,打着“宝宝专用”旗号的商品,制作工艺更精良,卫生标准更高,甚至有利于孩子身体成长。殊不知,所谓“宝宝专用”可能言过其实,家长在商家忽悠下,被迫交了智商税。

“宝宝专用”成营销噱头,充分利用了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起跑线焦虑”。有商家甚至在广告中刻意渲染焦虑,诱使家长高额付费,重复消费。当焦虑消费行为成了习惯,形成趋势,各类名不副实的“宝宝专用”产品就会涌入市场,良币驱逐劣币的风潮下,家长不必要支出也会越来越多。

归结原因,一方面在于,并非所有的商品都有涉及婴幼儿使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只要大人能用的孩子也能用,将普通商品加工为“宝宝专用”,不需承担太高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时下监管上对于类似“宝宝专用”“婴幼儿专用”等品名缺乏全面限制,厂家只要换一副包装,添一点辅料,编一个由头,便敢推进市场。

当然,“宝宝专用”被滥用,衍生的不只有让家长多花钱的问题。永远不能低估少数不良商家的利欲熏心。不排除在不够规范的行业氛围下,部分商家为刺激销售,给不适于婴幼儿使用的普通商品贴上“宝宝专用”的标签投入婴幼儿产品市场,家长在错信之下购买使用,无意间伤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得帮助家长走出消费误区。首先,通过广泛宣传,鼓励家长理性消费,注重节约育儿。其次,完善标准,对于可能涉及婴幼儿使用的各类食品用品,拿出严格细致的规范。再次,加大行业整治,与电商平台联动,打击名不副实的“宝宝专用”产品,限制“宝宝专用”类似标签使用范围。

任何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都不允许商家在孩子身上动歪心思。让“宝宝专用”名副其实,有关部门要及时动起来。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