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信用风险提示> 内容

虚假下单狂骗运费险“薅羊毛”岂能无视法律
发布日期: 2021-08-27    来源:发改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据报道,一名“90后”小伙儿在发现网购平台运费险的规则漏洞后,先后虚假下单4800余次,通过购买有运费险的商品后拒收,再申请退货可获得运费险的方式,骗取赔付款达7.3万余元。该名男子因犯保险诈骗罪近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此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是什么羊毛都能薅。

网购中的运费险于买家可以在有退货需求时获得运费保障,于卖家也可以借此增加商品销量,本是一项用于转移赔付运费风险的便捷购物服务,却被不法分子盯上并加以利用成为了发家致富的“法宝”,这不仅仅是对规则的破坏,更是对法律的漠视。

运费险虽然保费不高,但也是保险的一种,利用平台运费险赔付漏洞运行退货流程,编造未发生的运费险保险事故,获取运费险赔偿金,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构成保险诈骗罪。贪图一时的不劳而获,最终付出的将是沉重的代价。同时,这样操作的背后存在大量的虚假交易,直接导致网络交易平台虚假销售数量增多,给电商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和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都带来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网络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出了“薅羊毛”一族,他们运用商家“返现”“积分兑换”等各类优惠营销政策,获取一定的收益,还有部分人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把商家提供的优惠作为牟利的工具,利用商家在规则和技术等方面的漏洞,采取虚假交易、非法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利用外挂软件技术等非法手段来获利,甚至形成了专门套利的网络灰黑产业链条。如此操作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既违背了商家的初衷,同时也触碰到法律底线。

此事给众多商家敲响了警钟。作为交易主体的互联网运营商,在规则制定、风险监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自身防范能力。市场监管部门也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监管机制,及时切断产业利益链条,帮助互联网企业堵漏建制。同时,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及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引导消费者合理合法利用规则,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才能促进互联网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