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信用风险提示> 内容

拒绝虚假好评,“炒”出来的美誉不靠谱
发布日期: 2021-07-29    来源:发改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线上消费的兴起与普及,用户评价成为了大众选择的“风向标”,其他用户的消费体验往往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势之下,一些“网红推荐”“五星好评”的店铺一时间爆火。而在这些“网红店”背后,一阵阵如潮的好评居然暗藏“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的猫腻。

从案例来看,从招募大v编造好评、花钱雇人刷单,到形成规模化刷单产业链,各种虚假宣传层出不穷。网络好评的初衷是利用大数据的便利,来真实反映商家的品质、口碑、人气。本来是一分耕耘换取一份肯定,一份肯定换取一份“下次光临”的良性循环,现在却被不良商家抄了“花钱买流量”的捷径,对大众造成了误导, 破坏了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第八条明确指出: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以虚假评价粉饰出网红店,已经跨过了法律红线,属于违法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却屡禁不止,据央视新闻报道,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打击“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3128起,罚没金额2.06亿元。

对于商家来说,虚假好评打造出来的终究不能代表店铺本身的品质,这种热度难以持续。赚完流量的快钱后如果不能立足自身品质的打造,迎来的很可能是自砸招牌。“诚信”是经商之本,“炒”出来的美誉总有破碎的一天,与其深陷虚假好评的泥沼,不如勇敢迈出“信义为先”的步伐,以诚信竞争的面貌迎接消费者,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增强品牌实力。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明白,虚拟好评打造“网红店”之所以能成为规模化的利益产业链,也是钻了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捧热度的空子。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发声的平台,被五花八门的消费分享环绕,一些消费者选择相信网红的“经验”,追求热度、潮流所向,这样恰恰落入虚假宣传商家的骗局。倘若坚持“流量至上”,缺乏理性的消费考量,那消费者也无形间成为了“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的助推手。

促进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市场部门的监督、商家的诚信守法、消费的理性选择缺一不可。大数据时代,流量就是虚拟的财富,“流量变现”固然是生财之道,但是要建立在合法、真实、理性的基础上,让经营更诚心,消费更放心,市场更良心。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