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年报> 内容
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广泛,随着区委区政府“六稳”、“六保”相关政策的推进落实,武进区工业经济攻坚克难、企稳回暖,全年稳中有升。但受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影响,部分以产品出口、原材料进口为主的行业、企业仍处低迷徘徊;与部分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相关配套企业继续负速前行,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总体复苏
2020年,全区(不含经开区,下同)1289家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产值2410.67亿元,同比增长7.3%,规上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长6.4%,增幅较三季度分别上升4.0和3.2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447.61亿元,同比增长8.5%,利税总额209.20亿元,同比增长6.2%,利润总额150.18亿元,同比增长4.5%,增幅分别较三季度提升6.2、8.9、5.5个百分点。主要指标逐季走高,全区工业经济总体呈明显复苏态势。
2020年各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幅情况
单位:%
(二)亏损企业面缩量增
截至12月底,全区规上工业亏损企业198家,较三季度末减少44家,亏损面15.4%,较三季度下降3.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9.04亿元,同比上升25.8%,增幅较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但受年终费用结算、坏账计提、汇率等因素影响,亏损总量较三季度增加6.09亿元。
二、主要运行特点
(一)七大行业四升三降。2020年,全区七大行业累计完成产值2129.08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机械、冶金行业发展加快,分别完成产值775.36亿元、307.77亿元,同比增长17.9%、13.2%,高出全区七大行业总产值11.0、6.3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工行业同比稳中有升,产值分别增长7.8%、10.9%;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受疫情或上下游产业链不景气影响,产值同比下降0.7%、10.3%、19.6%。
(二)十大产业链发展稳中有升。2020年,全区十大产业链共完成产值1114.85亿元,同比增长6.1%,较三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产业链、新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链和智能电网产业链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分别为16.6%、35.9%和17.8%,三大产业链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9.1%;航空装备产业链持续在-30%以下震荡,全年共完成产值5.21亿元,同比下降32.5%。
(三)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下降。2020年,全区585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301.87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较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低0.5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4.0%,较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产值81.00亿元,同比增长40.9%,增幅高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34.1个百分点;智能装备制造业较快发展,单位数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五成以上,全年共完成产值780.93亿元,同比增长9.3%,拉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5.4个百分点。
1-12月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工业产值情况
单位:亿元
行 业
单位数
产值
同期
增幅%
合 计
585
1301.87
1218.55
6.8
其中:航天航空制造业
2
1.91
1.98
-3.9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4
1.79
3.99
-55.3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81
221.07
228.11
-3.1
医药制造业
54
81.00
57.47
40.9
仪器仪表制造业
41
82.15
70.16
17.1
智能装备制造业
336
780.93
714.67
9.3
新材料制造业
56
106.54
107.00
-0.4
新能源制造业
11
26.50
35.17
-24.7
(四)大中型企业支撑有力。2020年,全区12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1334.26亿元,同比增长8.3%,高出全区1.0个百分点,增幅较三季度提升3.4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2.5%。实现营业收入1389.85亿元,同比增长11.4%,高出全区规上2.9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上营业收入增长6.3个百分点。其中东方润安集团、同泰高导、重庆理想等拉动作用十分明显,2020年三企业(集团)共完成产值429.6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营业收入441.97亿元,增长16.6%,分别拉动全区产值和营业收入增长5.6和2.8个百分点。
(五)新列统企业贡献可观。2020年,全区新列统规上工业180家,累计完成产值100.15亿元,同比增长90.5%,实现营业收入104.15亿元,增长80.8%,均拉高全区规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全棉乐家科技、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瑞泰光电三家企业年产值合计19.03亿元,营业收入合计18.96亿元,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和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5%和9.0%。
(六)出口交货逐季好转。2020年,全区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73.97亿元,同比下降11.6%,降幅较三季度收窄4.4个百分点,较半年度收窄8.2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回暖明显,全年共实现出口交货值38.65亿元,同比下降0.4%,降幅较半年度收窄25.9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稍有回升,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96.92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出口总额的35.3%,同比下降21.4%,降幅较半年度收窄4.6个百分。
三、存在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突出。2020年,全区重工业完成产值1845.4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6%,同比增长8.9%,增幅高出轻工业6.4个百分点。年产值总量前五十位企业中,有82%为重工业企业;年产值增幅前五十位企业中,有70%为重工业企业。
(二)新兴动能不足。传统支柱产业仍然是拉动全区工业经济的主引擎,虽然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武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但对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撑仍然不足。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和十大产业链产值增幅分别低于全区规上工业0.5和1.2个百分点,用工人数降幅高出全区规上工业3.8和4.3个百分点。
(三)新增动力不足。2020年,全区新列统规上工业180家,较上年减少43家;户均产值0.56亿元,较上年新列统企业(下同)下降8.2%;新列统企业产值同比增长90.5%,较上年下降52个百分点;新列统企业利润0.38亿元,较上年减少5.64亿元。
(四)企业运营成本高位运行。从价格指数看,工业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呈剪刀叉运行,12月全市工业品购进价格增幅高于出厂价格0.7个百分点;从两项资金看,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均处高位运行,12月末,全区规上工业两项资金同比增长23.5%,增幅高出去年同期19.4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幅14.3%和26.1%,较去年同期分别高出7.3和22.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20年,武进区工业经济恢复持续有序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同时,应收账款增加、产成品存货流动缓慢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中小微新兴产业企业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又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难题。2021年,全区应稳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快投入推进,保持武进工业经济稳定向好发展,为“十四五”开局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