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台风天气谨防河蟹养殖池塘硫化氢急性中毒
发布日期: 2021-09-13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据中央气象台和江苏省气象台天气预报信息,2021年第14号台风“灿都”正逐渐向江苏靠近。预计9月13-15日,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同时伴随大风。

硫化氢是危害河蟹养殖的主要环境性剧毒物质,致死率极高。时值商品蟹育肥期,如遇台风等强对流天气,河蟹养殖池塘水体垂直对流容易引起淤泥“翻底”,如池底环境恶劣极易产生硫化氢,引发河蟹中毒性颤抖症或大量死亡。鉴于以上情况,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中心、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特提出如下减损指导意见,以供参考。

一、河蟹养殖池塘硫化氢产生机理与毒性

在高温闷热天气下,水体溶氧量下降,河蟹养殖池塘中底泥中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在厌氧菌的系列作用下可快速分解产生硫化氢,尤其是前期未彻底清塘且存有大量淤泥的“老塘”或高密度养殖池塘更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池塘底泥被强风搅动,将进一步加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与释放。

硫化氢(分子式 H2S),标准状态下是无色气体,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对动物具有极强的短时杀灭作用。在水体中,硫化氢微溶于水,形成弱酸,且存在电离平衡(H2S↔H+ + HS-;HS-↔H+ + S2-)。当水体pH>9时,主要以HS-离子存在,毒性很低;pH<6时,主要以H2S存在,毒性最大。

二、施用化学性底质改良剂,实现底质快速改良

强对流天气来临前,针对淤泥较深且有机物残留较多的池塘,施用化学性底质改良剂进行快速改底,利用改底物质的强氧化特性促进淤泥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分解。

化学性底质改良剂相比于复合微生物底质改良剂而言,具体改底速度快、效果显著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强对流天气来临前的应急性调水改底作业。池底有机物的快速分解,可显著减少硫化氢的产生量,降低对河蟹和其他水生动物的毒性。

三、施用生石灰提高水体pH值,忌用酸性制剂

生石灰是河蟹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调水改底投入品之一。生石灰除可补充养殖水体钙离子含量外,还可沉淀有机物、络合重金属离子、提高水体pH值。如上所述,当水体pH>9时,硫化氢主要以HS-离子存在,毒性很低。因此,在强对流天气来临前,选择在晴天上午,全池均匀泼洒生石灰水(均匀化浆后冷却;避免直接泼洒,生石灰遇水释放大量热能,增加池水温度),单次施用剂量为2-3 kg/亩,有助于降低硫化氢产生后的毒性。

对于本身氨氮含量较高的池塘,忌用生石灰水,否则将叠加导致河蟹氨氮急性中毒。此外,忌用乳酸菌、有机酸等酸性制剂,防止水体pH值急剧下降,增强硫化氢的毒性。

四、加大增氧力度,确保水体溶氧充足

硫化氢是系列厌氧菌在厌氧环境下通过多种化学反应逐步产生的。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阴雨寡照天气导致河蟹养殖池塘水草与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受到大幅抑制,水体溶氧量较低。

通常情况下,强对流天气正在发生时建议暂时关闭增氧系统,这是因为强风不断吹动池水翻滚可适度增加水体溶氧量,同时狂风骤雨还可能导致增氧机损坏或电路短路。一般选择在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闷热阶段,选择开启增氧系统,确保池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水体较高的溶氧量可促进硫化氢氧化成为无毒性的硫酸盐,同时抑制硫酸盐还原菌(厌氧菌)的繁殖速度,弱化硫化氢产生的微生物基础。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