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由于农村散养家禽饲养模式的特殊性,在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对公共卫生和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安全隐患,因而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现就春季农村散养家禽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作如下分析及措施建议:
一、农村散养家禽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1、散养户防疫意识不够高。散养户补栏出栏家禽无规律性,使得疫病防控工作不能及时跟上;同时,对散养家禽疫病的防疫意识不强,大多数不能主动报告防疫,使防疫人员不能及时对补栏家禽开展免疫预防;对于个别家禽免疫后出现的应答不良、疫苗反应等情况,不能正确认识,散养户往往会拒绝补免或产生抵触情绪。
2、散养家禽饲养管理缺乏规范性。由于农村散养户多是利用自家屋前屋后养殖,条件简陋,管理粗放,粪尿排放随意,有的直接下河养禽,易引起邻里纠纷,饲养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3、疫病监管难度较大。在一些农村地区,散养家禽养殖的面广量大,给疫病监测密度频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死亡家禽无害化处理的规范化也难免存在盲点;同时,个别农户对家禽疫病的防控认识也不高,也给疫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
二、 对策建议
1、引导散养家禽的规范化养殖。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可以发挥农村社会文明实践中心及村规民约的作用,逐步倡导“散养家禽严禁散养”,规范养殖方式,加强管理力度,减少污染现象,提升养殖水平。
2、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与指导。充分让广大群众了解动物疫病防治与人民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使其自觉接受和参与动物疫病预防,才能更进一步的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3、继续加强散养家禽的防疫与监督。认真总结散养家禽防疫管理特点,抓住薄弱环节补短板,完善工作方式促提升,形成工作合力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