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
为认真落实市、区关于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决策部署,严防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全面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根据常州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关于扎实做好我市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常污防攻坚指办〔2020〕20号)要求,现就做好我镇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市、区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部署与要求,充分认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按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挂钩、属地负责”以及“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综合施治、齐抓共管”的原则,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分片包干负责制,切实做到包干到村、包干到户,确保每个田块包干到人、责任到人。
二、工作目标
保持秸秆禁烧的高压态势,将禁烧工作重点转移到建设长效机制上来。结合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妥善解决秸秆出路问题。认真贯彻市、区相关要求,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提升秸秆收集、转运和综合利用三方面能力,以禁促用,以用促禁,疏堵并举,妥善解决秸秆出路问题。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总结宣传成熟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秸秆就地就近实现资源转化的小型化、移动式装备。
三、工作重点
(一)巡查时段
夏季5月20日至6月30日,秋季10月1日至12月30日。
重点巡查时间:8:00—22:00。
(二)重点区域
重点路段:武进大道、青洋路、礼政路、礼毛路、武南路、232省道、沪武高速等路段沿线。
重点村:秦巷村、毛家村、政平村、大路村、武阳村、何墅村、蒲岸村。
(三)秸秆打捆收贮
秸秆打捆,各村自行负责安排秸秆打捆及收贮专业队伍,对所有秸秆全部进行打捆作业。
打捆收贮,各村自行负责秸秆从田间到堆场的收集、运输和堆放工作。
四、补贴政策
为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按照各级共同承担补贴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拨付相应的财政补助。
打捆收运补贴。镇政府给予秸秆每亩60元的打捆运输补贴。该补贴款必须专款专用,只能由村用作打捆收运工作经费,不得普发至农户,根据考核结果,不足部分由各村自行承担。
五、职责分工
(一)成立巡查组。镇政府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督查、指导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组 长:朱慧峰
副组长:何庆伟、潘艳
领导小组成员由农村工作局、经济发展局、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局、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局、镇纪委、派出所等单位负责人及各村书记组成。镇政府同时成立秸秆禁烧工作应急巡查组。各村也应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巡查工作领导小组。
(二)落实责任及要求。各村要高度重视,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主任为直接负责人,其余村干部为工作小组成员,层层分解落实,把责任落实到人。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各村按实际种植面积进行机械配套,全力抓好作业机具配备、作业田块划定,堆场建设和保障服务等关键措施的落实。巡查人员发现焚烧火点时,应立即对时间、具体位置、焚烧面积等巡查情况做好拍摄和记录工作,并及时通知所在村组织扑火工作,焚烧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时,应立即上报镇政府。巡查人员每天上午9:00前将上一日的巡查情况报送至经济发展局,经济发展局汇总并报镇领导审定后纳入各村考核。
(三)部门联动。各有关成员单位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建立相应的组织,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鼓励秸秆综合利用,集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挂钩、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加大宣传。各村要在醒目位置张贴秸秆禁烧通告,在重要路段、收割节点悬挂横幅标语;办公室安排宣传车到各村宣传引导。
六、严格考核
(一)各村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要坚决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如发现火点,打捆收运补贴一律取消。对于工作不得力,措施不到位,制止不及时,区域焚烧火点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行政村,镇政府将在年终考核中进行扣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村级秸秆堆场只能用于秸秆堆放,若堆场挪作他用或是由于管理不善,致其不能再用于堆放秸秆的,一经发现,镇政府将扣除相关村的所有综合利用补贴,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人民政府
2020年5月20日
(此件部分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