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礼嘉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礼嘉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33613/2020-00049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建设 体裁分类: 通知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礼政发〔2020〕26号 发布机构: 礼嘉镇  
产生日期: 2020-07-03 发布日期: 2020-07-0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各相关村(社区)、各相关部门: 现将《礼嘉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相关阅读:

礼嘉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礼嘉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礼政发〔2020〕26号
 

各相关村(社区)、各相关部门:

现将《礼嘉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人民政府

                                                                                    2020年6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礼嘉镇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实施意见

 

       为改善我镇水环境质量,加快补齐我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提升我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根据武进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印发的《武进区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决定在我镇开展以“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以下简称“333”行动),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以高质量推进排水管网建设养护、综合提升全区水环境质量为重点,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逐步实现我镇河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聚焦污水管网空白区、污水直排口、小散乱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系统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为重点,突出污水源头收集和污染源头管控。

近远结合,标本兼治。深入摸清现状,结合省、市、区相关要求,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科学制定近远期工作目标;坚持工程建设与日常管理两手齐抓,强化政策配套和机制创新,做到科学整治、规范建设、长效管理、标本兼治。

系统推进,科学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与工业污染、面源污染治理同步实施,与老旧小区整治、棚户区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等工作协调推进;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

政府主导,合力推进。强化主体责任,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属地负责制,建立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发挥社区、网格的力量,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三)目标任务

实施精准攻坚行动,到2021年底,我镇建成区水体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或优于Ⅴ类标准。建成区40%以上面积建成“达标区”,建成区基本消除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空白区,全面完成“三消除”任务。在第一阶段行动的基础上,再通过五年左右的持续努力,到2025年底,全镇建成区重要水体达到绿水清岸、鱼翔浅底的目标。全镇建成区80%以上面积建成“达标区”,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实现“污水不入河、外水不进管、进厂高浓度、减排高效能”,全面构建“源头管控到位、厂网衔接配套、管网养护精细、污水处理优质、污泥处置安全”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新格局。

二、主要行动内容

(一)实施“三消除”,着力解决薄弱环节与突出问题

1.全面消除全镇范围内黑臭水体。巩固我镇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继续做好市黑臭河道名录内已完成整治黑臭水体的效果评估及销号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中黑臭河道的销号工作,对不符合要求及新出现的黑臭水体,持续实施提升整治。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后的长效管护,确保河道水质稳定。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畅流活水、长效保洁责任,实现长制久清。

2.消除污水直排口。按照“谁权属、谁养护、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建成区沿河排口、暗涵内排口、沿河截流干管等的排查,查清雨污管道混接错接、清污混合、污水直排等情况。生活污水排口按照“源头治理为主、末端截污为辅”的原则,消除污水直排口,重点解决旱天污水直排,有效管控雨天合流制溢流污染。工业废水及工业生活混合排口,严格落实工业企业内部雨污分流要求,根据废水水质评估结果,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或自行处理达标排放。各级河长按照河长制工作要求,发挥基层河长巡河重要作用,加强发现问题的处理与长效管理。

3.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我镇建成区污水管网覆盖情况,查漏补缺,列出新增任务清单。结合该区域建设改造规划和近远期实施计划,科学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全面接管工作,不具备接管条件的,可增设原位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对于近期计划拆迁的管网空白区,应采取临时性收集处理措施。

(二)开展“三整治”,着力强化源头污染管控

4.整治工业企业排水。加强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废水治理,抓好工业园区(集聚区)废水集中处理工作,加快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开收集、分质处理。组织对废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工业企业的全面排查评估,经评估认定不能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要限期退出,可继续接入的,须经预处理达标后方可接入,企业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和排水许可,出水在线监测数据应与区水利局和城镇污水处理运行单位实时共享。严厉打击偷排乱排行为,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不达标排放的相关企业严格执法。开展工业园区(集聚区)和工业企业内部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重点消除污水直排和雨水混接等问题。结合所在排水分区实际,鼓励有条件的相邻企业打破企业间的地理边界,统筹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实施管网统建共管。整治达标后的企业或小型工业园区,绘制雨污水管网布局走向图,明确总排口接管位置,并在主要出入口上墙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对整治达标后的镇村级工业园区,应建立排水长效管护机制。

5.整治“小散乱”排水。以沿街、沿河为重点,摸清城市农贸市场、小餐饮、夜排档、理发店、洗浴、洗车场、洗衣店、小诊所等“小散乱”排水户和建设工地的排水水量水质、预处理和接管等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加强执法,督促“小散乱”排水户限期接管,按区水利局排水设施管理要求,并配合做好联合验收;按照“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的工作思路,整治到位,组织对按要求完成整治的排水户进行联合验收并对完成整治的“小散乱”排水户纳入长效管理,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餐饮、洗车和理发店等场所按规定设置隔油、沉淀和毛发收集等预处理设施,并强化日常维护管理,确保设施通畅和运行有效。小餐饮和夜排档集中区域,可因地制宜设置餐饮污水公共倾倒排放口,同步做好隔油预处理和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工作。建设工地应按要求设置沉淀池,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应避免排入市政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生活污水严禁排入雨水管道。加强市场整顿和经营许可、卫生许可管理,加大对雨污水管网私搭乱接、污水乱排直排等行为的联合执法力度。城市管理部门结合长效管理工作,开展向雨污水收集井倾倒垃圾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探索将违法排水行为纳入信用管理体系。水利部门对建成区河道沿线全面排查,大力拆除沿河湖违法建筑,严控侵占河道蓝线行为,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进入水体。

6.整治阳台和单位庭院排水。全面排查居民小区和公共建筑整体排水情况,对有明显污水排口的小区和公共建筑重点开展内部雨污水管网和检查井错混接调查,摸清每栋楼宇雨污水去向,明确问题和任务清单,研究并落实整治措施。结合棚改、旧改、城镇更新等推进实施管网修复改造和建设。已列入改造提升计划的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工作同步实施到位,绘制形成雨污水管网图。开展建筑外立面出新的,同步实施阳台污水改造。排放生活污水的一楼或地下车库,通过雨污分流改造等方式实现污水纳管处理。新建小区阳台设置独立污水收集管道。实施企事业单位内部雨污水管网整治,机关事业单位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开展单位庭院内部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网整治。督促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做好排水管网的日常养护,鼓励委托第三方专业管护单位对内部雨污水管网进行日常养护。通过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解决日常管道淤堵、后期错接乱接等问题,提高小区内部管网管护水平。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明确任务。2020年6月底前,各板块根据本行动方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明确条块分工与职责,细化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及时召开部署动员会,层层发动、部署推进“333”行动。

第二阶段:排查问题,试点推进。完成年度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的划定,以排水分区为单元,摸清本底现状,建立问题清单,形成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排定工作计划,按期实施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全面推进。总结试点经验、分析问题,进一步优化方案、完善举措,加快各项行动落实推进,加快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

第四阶段:巩固成果,长效管理。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考核验收,同步配套完善长效管理政策机制。通过组织“回头看”、效果评估、社会公众监督等方式,督促长效机制的建立,真正实现常抓不懈、巩固成效。

四、明确责任分工与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

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将“333”行动纳入重要工作内容,成立工作专班,作为指挥部办公室内设机构,专职负责统筹协调推进我镇“333”行动。各相关村(社区),各相关部门同步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强化属地责任,实行任务网格化包干、工作区块化管理,扎实推进“333”行动。

(二)明确职责分工。

各相关村(社区),各相关部门是属地职责范围内全面实施“333”行动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做好问题排查、方案制定、全面实施、综合验收及进度上报等相关工作;建立和落实三整治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水利站负责牵头污水管网的建设,指导小区内阳台水、车库水、管网渗漏、混流等情况的整治。

交管所、环保科负责牵头汽修、洗车店的集中整治。

城管中队、环保科、工商、食安、市场监督负责牵头餐饮业的集中整治。

工商、市场监督负责牵头理发业的集中整治。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