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印发〈2020年武进区健康促进(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武爱卫会〔2020〕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将《2020年雪堰镇健康促进(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人民政府
2020年4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0年雪堰镇健康促进(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2020年雪堰镇健康促进(爱国卫生)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方针,以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江苏、健康常州、健康武进建设为统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有序推进健康促进及爱国卫生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及“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区前列。
一、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武进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健康常州2030规划”纲要》、《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江苏建设的实施方案》、《健康常州行动实施方案》等,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江苏、健康常州、健康武进建设。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各村(社区)、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2.注重典型示范。总结健康江苏、健康常州、健康武进建设工作情况,提炼成功案例和特色做法。形成点、线、面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3.强化监测考核。围绕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健康常州、健康武进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和监测指标,组织开展年度考核。按照省、市、区要求,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组织对健康江苏、健康常州建设、健康武进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实施进度进行年度监测。
二、加强健康教育和促进,普及卫生健康知识
4.深化健康科普。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健康武进”理念,传播卫生健康知识,传授健康生活技能,引导群众增强健康意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以“爱国卫生月”及各类卫生宣传日为契机,突出重点人群,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依托镇级健康科普资源库作用,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级资源的制作和管理,提高资源库使用效率。
5.建设健康环境。推动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探索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有效激励机制。推进健康企业建设,打造企业健康文化。着力打造健康主题公园(广场)、健康步道及健康小屋,营造健康环境。
三、加强健康城镇村建设,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6.加快健康村镇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共建村力争建设成江苏省健康村。
7.推广“健康细胞”建设。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动员居民广泛参与、积极推进健康社区建设。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学校等开展健康单位建设,健全健康管理制度。开展健康家庭建设,关爱家庭成员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家庭健康水平。
四、巩固卫生创建成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8.做好复审迎查。全面做好国家卫生镇复审验收工作,城湾村、城东村、曹家村、圣烈村、王允村、夏庄村做好省级卫生村的复审验收工作,对标找差,积极整改,确保全面通过复审。
9.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日常监管和指导,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开展日常暗访和监督管理,对爱国卫生工作退步明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社区)进行通报、限期整改。
五、巩固农村户厕建设成果,提升农民群众满意度
10.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对接污水管理设施,加强改厕后续服务和管理,做好正确使用户厕的宣传引导,探索建立建、管、用并重的长效管护机制。
11.全面落实整改。紧紧围绕督查问题,聚焦短板,剖析原因,找准症结,加强整改,确保排查不留死角、整治到位,杜绝相关问题再次发生,提高农村居民改厕满意度。
六、推进公共场所控烟,营造无烟公共环境
12.加大控烟宣传。广泛宣传吸烟危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强化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促进形成不吸烟、不敬烟、不劝烟的社会风气。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开展吸烟警示宣传,实施有效干预,减少新增吸烟人群。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关注健康江苏 我为控烟发声”公益传播行动,营造良好控烟氛围。
13.建设无烟环境。针对各类法定控烟场所经营者和工作人员,开展控烟知识宣传与技能培训,指导建立控烟管理制度,规范设置禁烟标志和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推动机关、学校、企业等开展无烟单位建设,发挥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在控烟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禁烟,并开展戒烟咨询门诊等服务,提高戒烟干预能力。
七、做好其他爱国卫生工作
14.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结合季节性爱国卫生运动和爱国卫生月活动等,组织和动员全镇各村(社区)、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全面完成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5-2020年)目标任务。组织开展整洁行动自评,迎接省、市、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终期评估。
15.加强病媒生物防制。根据病媒生物监测分析报告,指导单位、村(社区)和群众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工作,降低病媒生物密度,严防输入性虫媒传染病暴发流行。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市场化服务,规范病媒防制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加强重点场所病媒防制工作监督检查。
16.推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正确使用省爱国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共同建立跨地区、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上下联动、业务协同机制,提升爱国卫生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