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稽查总队在核查网络舆情线索时,发现朝阳区一药店涉嫌销售假冒3M口罩,迅速将案件线索通报北京警方,成立了多部门参与的专案组。1月3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稽查总队联合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及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朝阳公安分局,将销售假冒口罩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并从其库房起获印有3M商标的假冒口罩2.4万余只。经查,李某等人从山东高密购买假冒3M口罩,并分销至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目前,李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此案还在进一步查办中。
2.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上海又慕食品有限公司涉嫌虚假宣传、哄抬物价和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案
2月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接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通报,反映上海又慕食品有限公司网店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的情况。该局执法总队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进行执法检查。经查,当事人存在四种违法行为:一是销售无合格证明、生产日期、批号及发票凭证的一次性口罩,共25260盒,涉及四种规格(分别是两层、三层、四层、五层);二是上述口罩进价为6元至10元/盒(二层)、15元/盒(三层)、32.5元/盒(四层和五层),该公司分别以88元/盒、99元/盒、129元/盒的价格在网上销售,进销差价率分别高达780%至1367%、560%、297%;三是伪造检验报告单;四是虚假宣称上述口罩“功能:防雾霾防尘防病菌防二手烟防汽车尾气”“安全标准:中国GB2626-2006标准”“防护等级:KN90”。当事人通过上述方式销售口罩违法所得共计金额678555元。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拟对当事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并将此案涉嫌刑事犯罪部分移送上海市公安局。
3.江苏省常熟市场监管局查获200万只假冒日本YOSHIDA医用口罩案
1月29日,江苏省常熟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全市多个微信圈内有微商销售全日文标注口罩。常熟市场监管局随即会同公安机关网监部门锁定嫌疑对象为常熟市虞山镇关龙劳保用品厂。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进行突击检查,现场发现3名员工正在生产涉案口罩,库存假冒YOSHIBA口罩外包装6.72万只,还有大量涉案物品。在此基础上,常熟市场监管局会同常熟市公安局查明当事人已销售假冒日本YOSHIDA医用口罩共200万只。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4.浙江省义乌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义乌市华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伪劣口罩案
1月25日晚,浙江省义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在义乌市福田街道一民房中查获涉嫌不合格的清轻牌一次性口罩70箱(共计10.08万只)、无标识的口罩11箱(共计5.5万只)。经进一步调查,涉案单位义乌市华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购进该批口罩21万余只,已售6万余只,尚未销售的15.58万只被查扣。经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测,涉案口罩为不合格产品。由于此案涉案货值巨大、涉嫌犯罪,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已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5.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三级联动查处卢某网络渠道销售“问题口罩”案
2月1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根据网络舆情监测,发现当事人卢某涉嫌通过网上店铺等渠道售卖“三无”劣质口罩,遂指示金华、东阳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查处。2月1日下午,金华、东阳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会同东阳市公安局对该网店经营场所进行检查,现场查获标注“MASCARASPROTECTORAS”“FACEMASK”的“三无”口罩6万余只,货值160余万元,累加当事人在网络平台销售的口罩等金额,总计涉案金额约912万元。由于涉案货值巨大、涉嫌犯罪,东阳市市场监管局已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查处。目前,东阳市检察院已提前介入案件侦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6.浙江省杭州宁波金华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查处蔡某销售向湖北捐助的假冒N95型口罩案
1月27日,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接群众举报,称宁海某大药房有限公司为向疫情奉献爱心,向蔡某支付19.2万元购买防尘口罩2.4万只(蔡某称该批口罩为欧美标准的N95型防尘口罩,产地为金华)。收货过程中发现该批产品用料单薄,涉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并且无中文标识、无厂名厂址、无任何N95型号的标识信息。经浙江省杭州、宁波、金华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调查发现,当事人蔡某通过微信渠道共销售“三无”普通防尘口罩4万余只,获利17万余元。鉴于当事人的行为已涉嫌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于2月1日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对蔡某批准逮捕。
7.安徽省黄山市市场监管局查处黄山博宏医药销售有限公司销售21万只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口罩案
2月5日至6日,安徽省黄山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对黄山市花园大药房、黄山博宏医药销售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黄山博宏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于1月22日购进标注民乐商标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共21万只,并已全部售出。购进价格15.82元/袋,销售价格18元/袋,总销售价格为18.9万元,口罩供货方在送货时未出具该批次口罩进货票据。经查,该批口罩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产品。此案销售金额18.9万元,已达到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刑事立案标准。安徽省黄山市市场监管局于2月8日将此案移送黄山市公安局查处。
8.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廖某销售“三无”口罩案
近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查获渝水区个体户廖某于2020年1月26日至28日通过中间商两次购进无任何标识的口罩20万只,售价1.2元/只,货款共计20万元,销售给新余市中小型超市、社区及个人。截至案发,当事人共售出19.09万只,剩余9100只被查扣在案。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已就查获的该批口罩抽样送检。鉴于该批口罩金额已经达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刑事立案标准,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已将该案移送当地公安机关查办。
9.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市场监管局查获“早产”一次性使用口罩案
2月4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反映在淘宝平台上购买的防护口罩生产日期为2月16日。该局迅速组织核查,初步查明:该批口罩除虚标生产日期外,还涉嫌假冒飘安注册商标。该批口罩共计60万只,发货地址为浙江义乌,标注适用范围为医用,总计货款7.8万元。该局依法对该批口罩予以查扣,并抽样送检,目前正在等待检验结果。鉴于该批口罩金额已经达到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刑事立案标准,该局已将此案移送当地公安机关查处。
10.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刘某利用微信销售假冒口罩案
2月2日,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当地公安机关,对刘某通过微信销售涉嫌假冒口罩的违法行为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涉嫌假冒飘安口罩13644只。经查,刘某在销售者未能提供资质证明、进货票据及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的情况下,从网上购进4万只涉嫌假冒飘安口罩,以每只1.5元的价格通过微信售卖。目前,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已经立案,对查获的该批口罩抽样送检,此案还在调查中。
11.湖南省醴陵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易某销售不合格医用口罩案
1月30日,湖南省醴陵市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在武深高速与沪昆高速交汇处查获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口罩4箱(4200只)。经查,当事人易某共购进该批口罩174箱,共计17.42万只。其中170箱(17万只)已于当天9时左右卖出运走。易某共收取货款29.36万元。
经查,该批口罩供货人为蒋某、徐某,由蒋某负责组织货源,徐某通过微信对外批发。醴陵市市场监管局将该批口罩送检,结果为不合格。鉴于此案已经涉嫌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该局于2月2日将此案移送醴陵市公安局,目前涉案人员蒋某、徐某已投案自首。
12.广东省江门市市场监管局查处邑铠盾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假冒伪劣飘安口罩案
2月3日,广东省江门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案件线索,组织江门市蓬江区市场监管局会同江门市公安局蓬江分局对广东邑铠盾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假冒伪劣口罩近3.9万个。
经查,当事人于1月27至28日通过微信向高某、郭某(已刑拘)购进了假冒飘安口罩9万只。至案发时,江门市蓬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扣押3.9万只,4万只流向重庆地区(已通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1万只在案发后由江门市公安机关扣押,此案货值金额为12万元。市场监管部门将涉案口罩送检,结果为不合格。由于此案已涉嫌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江门市蓬江区市场监管局将此案移送江门市公安局蓬江分局查处。
1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市场监管局查处销售伪劣口罩案件
2月7日,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会同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在一农贸市场附近查获一辆装有大量口罩的货车,并当场控制了当事人王某、杨某。货车内共有口罩233箱,共计57.6万只。其中部分无中文标识,其余无生产厂名,无生产地址,无产品名称及其他中文标签信息,属“三无”产品。经查,该批口罩拟按照医用外科口罩销往医疗部门,销售单价每只2.5元,共计144万元,经抽样送检为不合格产品。由于此案已经涉嫌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成都市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已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14.贵州省都匀市市场监管局查处黔南百姓人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销售过期口罩案
1月24日,贵州省都匀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对贵州黔南百姓人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裤裆街分店、庆云宫分店进行检查,发现其销售的N95口罩已过期。经查,当事人于1月22日购进过期的飞翔牌防护口罩2.07万只,1月24日配送至其下属21家连锁门店和1家个体药店,以22元/只的价格销售。都匀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召回已售出的过期口罩,并依据《产品质量法》对其罚没92万余元。
15.浙江省兰溪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王某重新包装、销售过期15年口罩案
2月1日,浙江省兰溪市市场监管局检查发现,兰浦路一店铺正重新包装大批口罩。涉案口罩原包装上生产日期为“2003年5月”,有效期至“2005年4月”,已过期15年。截至被查获,当事人王某已更换包装过期口罩1000只,待更换包装的过期口罩5.35万只。2月1日,兰溪市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16.河南省内黄县市场监管局查处内黄润扬实业有限公司销售假冒口罩等产品案
1月30日,河南省内黄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联合公安机关对内黄县润扬实业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保为康牌新国标防颗粒物呼吸器110个、USA小狮子瑞恩牌一次性口罩3800只、飘安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1万包,经鉴定均涉为嫌假冒产品。此案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17.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漯河成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许可生产医用口罩案
2月11日,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对漯河成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发现当事人未经许可生产医用口罩,现场共查扣医用口罩成品300余只、半成品2万余只、一次性使用工作衣500余套、生产机器2台、封口机1台。执法人员通过当事人微信交易记录确认当事人已销售此类口罩17万只。目前,由于此案已涉嫌构成犯罪,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18.安徽省滁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王某等跨省销售假冒飘安口罩案
2月4日,安徽省滁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线索,在一日杂货经营户安某店内查获假冒飘安口罩4万只。经查,王某、安某、卢某等人自1月27日以来购进假冒口罩13万只,分别转销河南、安徽、江苏、海南、黑龙江、陕西等地。执法人员现场共查扣假冒口罩6.1万只、一次性医用手术外衣和医用手术帽1.8万件,货值近20万元。目前,滁州市市场监管局与公安机关成立联合专案组对此案进一步深挖,现已成功打掉销售窝点5个,公安机关传唤13人,刑拘4人。
19.海南省文昌市场监管局查处海南一九堂药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及其28家分店哄抬价格和价格欺诈案
1月23日,海南省文昌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海南一九堂药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及其28家分店进行检查。经查,当事人自1月21日起,在进货成本无变化的前提下,借疫情大幅提高各类口罩销售价格,如宜美健牌一次性医用口罩从8元上涨至18元、一次性使用口罩从1.5元上涨至8元,提价幅度最高达4.3倍。经提醒告诫后,当事人拒不改正,且采取销售不入账、篡改销售价格等手段逃避监管,继续高价销售口罩。同时,当事人宣传“我们承诺:全市最低价格,高出差价补还”,但未能提供任何关于“市场最低价”的证据,且未按要求如期提交其落实价格承诺有关材料。文昌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当事人构成哄抬价格和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已下发《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20.山东省青岛市场监管局查处青岛医保城药品连锁有限公司哄抬价格案
2月2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青岛医保城药品连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经查,当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将进价45元/只的好天气HEPA防霾口罩及微氧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抬高至139元/只销售。青岛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当事人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
21.吉林省长春市市场监管局宽城分局查处胡某等人销售假冒医用口罩案
2月14日,吉林省长春市市场监管局宽城分局接到市公安局线索移交函,称胡某等4人销售假冒伪劣医用口罩。经检查发现,胡某以现金交易方式将2019年库存假冒华鲁品牌医用外科口罩1.2万只销售给隋某,隋某、张某、郭某先后通过微信朋友圈和网络平台向下家销售。4名当事人在4个非法销售环节层层加价牟取利益,并形成完整的销售链条。4名当事人链条式销售总额达14.35万元,获违法所得4.21万元。该分局依法没收胡某等4人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22.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公安机关查处无证生产医用口罩案
2月5日,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支队根据举报,对漯河成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开展调查。经查,当事人曾获得过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15年4月9日。2月11日,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在某城中村一举打掉当事人非法制售医用口罩的存放窝点,现场查扣大量成品、半成品以及生产设备。随后,该局联合公安机关通过当事人分销嫌疑人的微信交易记录,确认已销售17万只同类口罩。目前,此案已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正在查办中。
23.江苏省宿迁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制售假冒3M口罩案
2月10日,江苏省宿迁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市区某快递网点进行执法检查,现场发现假冒3M口罩2箱共750只。经初步调查,该批口罩销售方为某劳保用品经营部,宿迁市市场监管局与公安机关遂对该经营部突击检查。经查,经营部负责人韩某伙同其亲戚邱某长期销售假冒3M口罩,货值30多万元。2月14日,宿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又捣毁位于宿城区的制假窝点,现场查获大量口罩生产原材料、生产销售票据、口罩生产喷墨机、鼻夹机、打阀机等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目前,公安机关对此案正在侦破中。
24.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管局查处销售假冒口罩案
2月6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移交线索,在公安机关配合下调取监控记录,发现1月24日凌晨有大型卡车进入当事人彭某小区进行卸货,数量巨大。2月14日凌晨,该局执法人员分赴扬州、常州、苏州、昆山将多名当事人带回询问。
经查,当事人彭某长期从事药械销售工作,在疫情期间共计采购了48万只假冒飘安口罩用于销售,销售网络遍布浙江、常州、昆山、常熟等地。因当事人涉嫌犯罪,此案已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而当事人彭某下线乔某因销售假冒医疗器械,由吴江区市场监管局进行立案调查。
25.安徽省全椒县市场监管局查处销售假冒3M口罩案
2月2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现场检查发现某微信号销售涉嫌假冒3M口罩,且数量较大。该局联合公安机关通过技术分析锁定违法嫌疑人的住所,将兜售假冒3M口罩的康某当场抓获,并现场查获假冒3M口罩3819只、假冒3M过滤棉4万余片,涉案货值22万元。因涉嫌犯罪,该局已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
26.安徽省长丰县市场监管局查处销售无合格证明医用口罩案
2月1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相关线索,对合肥市玉永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执法人员现场调取当事人入库、出库记录,查实该公司从王某处购进1500袋飘安医用口罩。王某未向该公司提供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口罩产品检验报告或相关合格证明文件,该公司谎称安徽木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供货商。鉴于该公司涉嫌销售无合格证明医用口罩,长丰县市场监管局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其责令改正,没收394袋口罩,罚款29.85万元。
27.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制售过期口罩案
1月31日,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在村民赵某家中查扣无纺布口罩4.1万只,织布口罩2.16万只。同时,执法人员又在昌平区查获无纺布口罩10.55万只、织布口罩700只,均为过期口罩。2月7日,4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这个生产了近17万只过期口罩的黑窝点被连根铲除。
28.天津市南开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无合格证明、无中文标识口罩案
1月27日,天津市南开区市场监管局对天津市新津大药房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现场查获“乐点MASK”等4款未明码标价且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中文标识、生产厂名、厂址口罩480袋。经查,当事人已售出15袋。天津市南开区市场监管局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已构成《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质量法》第二十七条、《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三条第一款所指违法行为。该局依法没收当事人涉案口罩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5.5万元。该局还对涉案口罩来源进行了追查。
29.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查处销售不合格医用外科口罩案
2月2日,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上海金也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淘宝网店销售的口罩存在质量问题开展调查。经查,当事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购进一批标注为“FACEMASKSURGICALDISPOSABLE50pcs”的口罩产品,通过网店以“医用级防护”“医院同款”为名对外销售,该批产品外包装无任何中文标识。自2020年1月23日至2月5日,当事人共计销售197箱(39.4万只),销售金额50万元。本案现已移送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
30.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同安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查处涉嫌销售“三无”口罩案
2月2日上午,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循线追踪、辗转三地,会同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及当地公安机关,在同安区西柯洪塘头黄金工业园一仓库中,现场查获无任何中文标识的普通口罩13箱19160只,货值28万元。执法人员依法对上述涉嫌三无口罩予以扣押。经查,涉嫌违法主体为译春祥(厦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