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402/2020-00008
主题分类: 水利、水务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水利局  
产生日期: 2020-06-18 发布日期: 2020-06-2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基本回顾

今年以来,区水利局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紧扣“高水平全面小康决胜年”主题和武进“建好‘五个生态’,打造‘一区一城’”定位,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系统治水提质效”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拓宽前景、谋篇布局、突出重心、克难奋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通过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水环境科学高效整治,不断筑牢太、滆两湖水生态优势,继续攻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化全覆盖的新型涉水管理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安全支撑,奋力谱写武进水利新的精彩篇章。

(一)水利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去冬今春以来,全区各地围绕新孟河工程、生态河道建设、河湖清淤等重点,继续掀起以防洪保安全、治水助生态为中心的水利建设热潮,为全区水利事业稳定向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三河”建设持续稳步推进。2020年是三河工程收获阶段性成果的关键之年。截至目前,新沟河工程、永安河工程均已完工并具备竣工条件,新沟河工程遥观南枢纽投入运行,遥观北枢纽、马杭枢纽通过机组启动验收,武进港、漕河、三山港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桥梁全部通车;永安河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完成,河道工程完工,10座桥梁全部通车,绿化工程全部完成。新孟河工程沿线18个标段同推共进,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占年度任务年度5.4亿元的51.8%;移民安置工作接近尾声,民房基本拆除,企业拆迁率99%。桥梁工程方面,高速公路主桥南半幅已通车,北半幅计划6月底通车;南延段12座桥梁,其中5座已通车,7座完成桥面施工,计划6月底全部完成并通车。6月10日,新孟河工程通过通水检查,武进段全线通水,提前顺利达成2020年度建设目标。二是生态河道建设加快推进。督促乡镇按时完成生态河道建设任务,并认真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工作。上半年,全区共有4个乡镇8条河道进行了生态河道实施方案专家评审,其中前黄、洛阳、礼嘉镇的生态河道建设成功申报常州市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项目。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中,雪堰镇陈巷浜、西大河、城西涧河、城里浜等四条河道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三是河湖清淤及水质提升工程有序实施。2020年计划清淤武南河、孟津河、老武宜运河、中干河等骨干河道50km,截至6月已完成清淤进度70%;其中湟里淤泥固化场地正处于设备安装阶段。继续推进实施半夜浜、战斗河、里底河等中心城区河道水质提升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及绿化恢复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曝气设备安装及设备调试。

(二)水环境治理工作不断深化。今年以来,区水利局严格贯彻省市“333”行动精神,落实区委、区政府建设生态滨湖区要求,对照武进区六提工程目标任务,结合全区2020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多管齐下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不断深化,成效逐步突显。其中重点抓好生态环境碧水提优工程,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一是工程任务全面实施。在《武进区污水专项规划》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持续加强污水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改扩建,大力推进管网完善。截至6月,武南二厂房建工程完成形象进度52%,市政工程完成形象进度29%,预计房建工程年内完工,市政工程完成70%以上;推进湟里厂改扩建项目和漕桥厂扩建项目通过大流转审批,提前进场实施,力争2021年底全区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2万吨/日。上半年向大禹公司、经发集团及两个开发区下达主管网任务19.69公里、向相关板块下达支管网任务5.2公里,主支管网累计完成3.25公里,完成老旧管网检测排查13.9km,非开挖修复199处。按照省、市“333”行动实施意见,成立武进区工作专班,牵头完成《武进区“333”行动实施意见》、《考核细则》、《任务梳理通知》等文件编制,基本完成乡镇、开发区建成区与达标区划定梳理汇总。入滆、入太支流支浜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二是排水监管全面覆盖。完善特许经营落地签约和考核体系,2020年1月6日,武进区污水厂网站一体化特许经营协议的正式签定,标志着武进污水厂、网、站建设、管理、运营迈向了“一体化”时代。上半年,结合排水“一张网”行动和GIS测绘工作,加快推进污水设施管护移交工作,同时建立特许经营月报制度,按季度组织对全区8座城镇生活污水厂全面考核,对全区近2000公里排水管网和200多座配套泵站抽查考核,切实提升运管水平。全面开展中心城区主要河道污染源排查行动,上半年累计摸排污染源724处,调查河道58公里,调查排放口1238个,其中存在污染的排放口355个,完成探测雨水管线长度363公里,同时完成武进城区主要河道污染源整治方案。联合区城管局、属地政府,积极开展全区餐饮示范街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摸排永胜路、古方路、鸣新路、淹城美食街共计235家餐饮店排水情况,向46家问题餐饮店开具整改通知书,发放餐饮行业雨污分流宣传手册,提升排水户规范排水意识。加强企业排水验收执法,强化重污染企业监管,上半年共计验收企业316家,其中完成整改通过306家,联合水政执法大队、大禹公司开展企业排水夜查行动,针对重污染企业特别是冶金、电镀、化工、印染、原料药制造等生产废水接管的进行接管评估。三是河长制工作全面深入。河长常态化巡河机制进一步巩固,上半年各级河长累计巡河8200余次,系统编制了20条区级河湖2020年度河长制工作年度任务书。“一河一策”修编工作逐步推进,目前太湖、滆湖一河一策修编工作初稿已基本完成,预计6月底完成其他区级河道初稿。持续开展河湖“两违三乱”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完成省级“两违”任务整改9项、销号8项;完成市级“两违”整改21个。继续对全区191条黑臭河道进行检测排查,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黑臭水体销号工作稳步开展,“五好河道”建设积极推进,湟里镇木勺塘等8条河道顺利通过武进区第一批“生态河道”评审。全面探索推行小微水体河长制,4月23日编制印发《常州市武进区关于推行小微水体河长制的指导意见》,在全区推动小微水体示范点建设工作,目前湟里葛庄村、雪堰回民村已完成小微水体示范点建设。在做好区镇村三级河长履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壮大企业河长、“河小青”青年护河志愿者等民间治水力量,联合团区委在世界环境日当天举办“装点新武进、青武护河行”“河小青”主题护河活动,各类典型的民间河长获得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的采访。

(三)防汛防旱工作稳步开展。立足防洪减灾、进一步巩固“安全水利”,今年以来,区水利局认真履行防汛职责,督促全区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找痛点、破难点,补短板、固底板,打基础、强基层,扎实做好汛前检查和汛前准备,以及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一是扎实开展汛前检查和险患整改。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开展各责任单位自查和区防办复查、重点工程督查等3个轮次的汛前检查,要求全区各相关责任单位结合去冬今春水利工程建设,严格抓好查出的20处险工隐患整改。同时,为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积极开展中心城区雨污水窨井、收水井大清理活动,共清理雨水井、窨井共5400余个,疏通排水干管162公里,清疏排水干管及窨井污泥73.3m³。针对去年暴露出的5处城区积水点,牵头进行专项排查和会商,逐个制定治理方案并实施改造。二是全力落实防汛制度和各项储备。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今年汛前,全区各镇、街道、开发区成立25个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由政府一把手担任,在4月30日的区防汛工作会议上,区政府与各防汛责任单位签订防汛抗旱责任状,区、镇两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已全部调整到位并登报公示。全区6只5000亩以上重点圩区继续落实由区防指相关成员单位与属地镇共同防汛。严格落实24小时汛期值班制度。全区各单位防汛物资实行专库储存,分类堆放,标识清楚,专人管理;组建防汛抢险队伍197支,4670人,成立区级工程抢险施工、排涝抢险、运输队伍、物资储备等11支250人、92台套大型抢险救援设备的保障单位。为切实强化汛期抢险应急队伍保障、提升信息采集和上报能力、增强技术指导力量,在水利系统内部成立青年防汛突击队及专业化信息队伍,分水工程抢险、水情预测、防洪调度、水工程安全监测四类建立了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三是有效加强强降雨防范和应急抢险能力提升。5月11〜22日,组织局中青年干部40多人及社会化抢险队伍60多人开展现场抢险培训,分两批对全系统工作人员开展防汛业务知识专题培训,选派骨干力量参加常州市2020军地联合防汛防台应急综合演练。6月4〜5日,防办主任及全区各镇、街道、开发区分管领导和水利负责人参加常州市组织的指挥长培训,现场观摩防汛抢险演练,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全区各级防汛指挥长、技术负责人的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涉水管理加强落实。按照水利行业“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系统治水提质效”的总基调,今年以来,区水利局聚焦加强河湖和水利工程巡查管护、加强水行政执法、严格水行政审批、规范水规费征收、深入开展节水宣传和创建节水载体等工作,推动河湖管控和最严格水资源等涉水管理进一步深入。一是夯实水利行业安全管理。围绕深入开展全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这条主线,理顺局安委会运行机制,印发《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健全水利行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不留死角开展隐患排查治理。1-6月份开展各类安全培训累计300多人次,开展隐患排查320人次,检查企业单位193家次,排查一般隐患151处。重点针对水利在建工程、工程管理运行、供排水行业等,组织生产经营单位识别评价重大危险源数量167个,积极对水利枢纽泵、闸站开展安全鉴定。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水利工程质安管理工作获市水利局考核组高度肯定。二是优化河湖管理。创新河道长效管护模式,试点开展区级河道岸坡清理复绿工作,有序推进城区河道管护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严要求推进湖泊网格化管理和省管河湖库遥感核查处理,进一步规范涉湖项目监管,对涉河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动态化管理。上半年共开展5次区级河道联合巡查,共发现疑似违章问题52处,当场发放行政警示告知书8份。三是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完成2018-2019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和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并获省、市领导充分肯定,高质量组织用水统计调查制度实施,扎实开展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整改提升。供水行业监管呈现新作为,全速推进礼河水厂深度处理项目和常武供水互联互通,努力推动湖滨水厂移址新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6月初,礼河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完成工艺管道割接施工,取得关键性进展。水源地管理与保护迈上新台阶,滆湖水源扩大取水项目取水许可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上半年编制完成滆湖备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面貌提升工程整治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启动清表工作,滆湖退田还湖(二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成功举办2020年武进区滆湖备用水源地安全供水应急防控桌面推演。节水工作更加扎实,出台《武进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武进区全民节水十大行动方案》,节水宣传、节水型载体创建、水效领跑者引领等工作继续深入,规费征收实现精细化管理。2020年上半年全区共征收水利规费1571.16万元,其中:水资源费1275.8万元、水利工程水费295.36万元。四是强化水行政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武进区水利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上半年组织开展区域内生产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镇域执法综合衔接,实施内河码头、“违建别墅”等专项执法行动,大力扩充水行政执法队伍,行政执法人员从72名增加至112名。五是提升规划编研管理。及早做好编制衔接,在回顾总结“十三五”水利规划的基础上,推进“十四五”水利综合规划编制,6月底完成初稿方案。同时抓好省级名录内武进5条骨干河道保护规划、武进区防洪与水系修编暨水利空间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其中,《武进区城市供水规划(修编)》已于5月7日获区政府批复,《常州市武进区“十四五”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规划》将于6月底完成专家评审。

二、下半年度工作计划

下半年度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认真总结上半年度工作,找准薄弱点和关键点,狠抓重点和难点,凝心聚力,再接再厉,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向前,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主要是:

(一)全力以赴抓好安全度汛。认真做好政府参谋,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确保全区安全度汛,是水利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一是严格做好防汛险患排查工作,在全面整改的基础上,督促各地对辖区范围内的河道、堤防、排涝闸站以及水文设施等再进行拉网式的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二是加大河湖障碍清除力度和排水系统监督管理力度,对肆意侵占、阻塞河道和排水设施的,责令设障者限期清除,确保汛期行洪通畅和排水畅通。三是进一步强化落实各项防汛工作制度。在汛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防汛物资仓储管理,对防汛抢险队伍加强教育和培训,做到技术精、纪律好、拉得出、打的响、战能赢。四是坚持防汛防旱防台同抓共管,加快镇村河道清於和重点河流综合整治步伐,提高引水、排水、蓄水能力;加强与水文、气象等部门的联系,科学调度各类水利工程,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倒排工期抓好工程建设。今年全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上虽然较往年有所回落,但正在实施的都是施工较为复杂的重点项目或是致力于碧水蓝天的民生工程,尤其是新孟河工程18个标段同步推进的任务量巨大。因此,一是深入动员,继续为“三河”建设的快速推进凝聚和储备力量。全力保障新沟河、永安河工程如期收官,新孟河工程主体完工,实现水利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继续抓紧抓好2018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小农水、骨干河道应急防洪工程扫尾和验收工作,并督促乡镇做好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三是按计划完成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按要求做好太湖二轮二期清淤前期推进工作,督促建设单位加快防洪大包围龚巷河北站、中小河流治理雅浦港工程审计决算,完成专项验收,及早竣工验收。四是加快推进生态河道建设、骨干河道清淤步伐,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任务,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升行洪灌溉能力。

(三)稳扎稳打抓好水环境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牵涉到许多方面,要实现彻底治理必须下重拳、出实招,同时要步步为营、系统推进。一是围绕生态滨湖区建设,继续开展滆湖、太湖两湖水环境提升工作,入太骨干河道一级支浜消除劣V类,完成滆湖生态修复方案研究,启动滆湖水源地环境面貌提升工程,提前实施新孟河环保工程。二是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围绕建成区水体主要水质达到或优于Ⅴ类标准等总体目标,有序开展全区污水厂网站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继续推进实施武南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加速湟里、漕桥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工程,对中心城区主要河道排口建立“一口一档”、设立“一口一牌”。三是进一步强化供排水行政监管,保障城乡供排水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四是扎实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加强河道水系沟通、岸坡整治和生态修复。五是充分发挥河长制对水环境治理的统筹协调作用,河长制向农村小微水体延伸,进一步推动河长充分履职,发挥企业河长等民间河长的示范引领,为水环境治理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四)持之以恒抓好水资源管理。继续对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要求,正视不足,补齐短板,强化创新,进一步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优势最大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续航。一是完善水利安全管理体系,在区、局安全生产管理的统一部署下,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利行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危险源识别,实行隐患自抽和抽查相结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强化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的“五落实”,严格执行闭环管理真正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在试点开展武南河、武进港等区级河道岸坡清理复绿的基础上,对岸坡违规种植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后续常态化监管。三是继续抓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做好滆湖水源地长效管理与保护工作,加强取水计量设施正常运行的巡查,进一步规范水利规费征收,继续加大节水载体创建力度,深入开展节水护水宣传,完成武进区水利局节水型机关创建工作。四是强化涉河项目的监管,加强对下放行使综合执法权的指导监督,推动执法关口前移,针对河湖、排水、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行业的特点开展管理和执法培训,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行业管理队伍和执法队伍的依法行政的意识和履职能力。五是加快“十四五”水利规划、骨干河道保护规划、区防洪水系规划修编和水利空间规划等编制工作,争取将水利规划控制要素落到国土空间规划系统。继续做好涉水规划审查,为武进水利十四五新发展奠定方向基础。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