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说起这两年的热门话题,“垃圾分类”是必不可少。最近,南夏墅街道不少菜场、村庄都出现了一台“吃垃圾”的机器,帮助居民处理生活中的有机垃圾。这台机器到底怎么用?一起去瞧瞧。
下午两点,在学府综合消费市场,工作人员张全兴正将一桶分类好的有机垃圾投入到高溶氧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箱中,投入完毕后,再撒上一把有机发酵菌,打开开关,设备便运作了起来。据介绍,这台高溶氧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箱每日吞吐量可达500公斤,设备通过曝气产生高溶氧,充分发挥有机发酵菌的除臭、发酵和分解能力,将碳素化合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挥发掉,并按5:2的比例产出初级有机肥用于还田。
学府综合消费市场工作人员 张全兴:我们这些垃圾放到这个机器里面去,出来可以种菜种树,全是有机肥,放在里面没有气味出来,它就排出去了。
除了农贸市场,记者在南夏墅街道的九华村也看到了同样的设备。为了更好地培养村民垃圾分类意识,街道还挨家挨户分发了入户分类桶,帮助村民在源头实现垃圾分类。
2019年,南夏墅街道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辖区建设分类收集亭45个、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9台,还增设了分类收集电动车、高压冲洗车、分类收集桶等设备。全年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活动9次、宣传活动22次,制作宣传海报展架146块、花草牌1080块。
南夏墅街道垃圾分类联络员 骆一:很多居民还只是知晓这个事情,但是对于分类的准确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会定期和学校还有机关单位,组织到村里社区,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让居民的分类正确率和参与率更高,大家都投入到这个事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