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2月18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统筹抓好当前农村疫情防控和当前“三农”重点工作视频调度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经研究,现将《武进区统筹抓好当前农村疫情防控和“三农”重点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2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进区统筹抓好当前农村疫情防控和“三农”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要求,顺应疫情形势变化规律,统筹抓好当前全区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特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毫不放松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当前,全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但仍不可松懈,各部门要把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增强“抗大疫、迎大考、越大关”的信心和决心,做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继续加强农村地区管控。进一步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工作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把防控政策、防控要求、防控责任落到每个村组、每个家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措施,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参与防控工作。顺应疫情形势变化规律,精准防控,合理布置乡镇、村居出入道口管控体系,科学抑制集聚活动。做好人员排查、交通管控、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控措施,有序开展农村地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2.继续落实乡风文明宣传。加强防疫政策、健康卫生知识等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健康意识、防病能力。推进移风易俗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农民健康生活方式。
3.深入组织好农村地区返岗返工返学。根据疫情情况进行合理分类,制定差异化精准防控策略,不搞“一刀切”,主动与农民工沟通联系,对于具备返岗返工返学条件的,尽快组织其返岗复工复学,不折不扣落实返回准备、返回秩序、返回防控等方面的各项措施,做到科学、有序、安全 。
二、不误农时抓好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要针对疫情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和春季农业生产特点,抓紧抓好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措施落实,坚持年初确定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目标不动摇,打好夏熟基础。
1.管好田间作物。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有序、分时、分散下田,因苗制宜,开展统防统治,加强肥水管理,保障夏粮丰收;对达到采收期的蔬菜田块,各地要尽快组织采收、上市,对该换茬的要提早安排育苗,换茬再栽。
2.打牢春耕生产基础。要及早做好应对预案,加强对肥料、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需监测、调剂调运和监管执法,努力保证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推进绿色防控示范和农药安全使用,提升防控效果。要支持并引导农资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病虫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推动种植业生产绿色发展。
3.建强高标准农田。加快农田建设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推进区域化整体建设,完善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构建农田建设管理新体制,加强农田建设技术体系建设,强化建后管护,确保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95万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
三、全力以赴抓好农产品保供
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夯实“菜篮子”基础,稳定和发展全区“菜篮子”产品生产。
1.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摸清辖区内蔬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能力,及时掌握全区规模大户生产情况,重点关注滞销农产品销售情况,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调度。通过农超对接、商超对接等方式建立农产品直销点,同时积极发动农业生产企业和电商经营企业充分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微信小程序及公众号、手机APP等,开展直采直供、订单配送、社区团购等业务。夯实农产品物资运输进村、进小区各项保障,打通“最后一公里”。
2.守牢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充分利用区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模式,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落细落实属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绝不能因市场急需而忽视产品质量。要为承担保供的农业经营主体免费提供农药残留快检工作,督促雪堰、礼嘉、前黄、洛阳、南夏墅完成农产品快检不少于150批次,其他镇(街道)不少于100批次。
3.抓好畜禽水产养殖业发展。全力抓好生猪、家禽、水产等有序生产和流通,创新产销衔接机制,努力恢复供应链,打通产业链,确保不脱销、不断档。同时,要毫不松懈地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紧压实责任,严格防控措施,确保不出大的问题,防止畜禽疫情与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叠加。
四、精准施策做好农业企业复工复产
以《关于支持企业组织务工人员来武进有序复工的通知》(武防疫经济运行〔2020〕1号)和《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共渡难关的政策意见》(常肺炎防控指〔2020〕45号)文件为要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执行,全力支持武进农业企业恢复生产,保障企业在非常时期能够稳健发展。
1.指导好复工生产。支持涉农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大对外地来常从事农业生产相关人员的服务指导,全面了解务工人员信息,及时指导和协助企业做好信息填报、返常程序申报、居家隔离等防控工作。
2.落实好扶持政策。采用资金补贴、优先授信、贷款贴息、融资担保、保险减免等优惠性政策扶持农业企业,提振农企复产信心,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迎接疫情过后的产业发展机会。
五、凝神聚力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实施
抢抓机遇,围绕补短板、强弱项,谋长远、强基础,加快组织实施一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出积极贡献。
1.超前谋划。围绕中央一号文件指导方向,严把项目筛选,发展优势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做好2020年农业项目摸底工作,科学谋划,积极申报项目;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持资金,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带动作用;完善配套服务,切实把有利因素转化为加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2.统筹协调。牵头分解上级项目任务,协调各部门紧密配合,层层把关,积极主动协调和服务好重点工程建设,每月上报重点项目工作进度,反馈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要求。
3.跟踪督查。严格按照项目绩效考评的标准,对项目实施质量跟进督查,及时进行系统总结,深刻剖析问题,深入挖掘典型;定期走访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进度,并采取定期通报的方式定期反馈,确保重点项目按期完成。
六、坚定决心抓好脱贫攻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成果检验之年。要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把疫情防控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
1.开展扶贫“回头看”工作。聚焦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突出“两不愁三保障”工作重点,逐村逐户逐项全面排查,不留工作盲区,防止脱贫的人口“因疫返贫”。认真梳理脱贫攻坚大排查、专项巡视、全面督查、审计发现、群众反映等问题,建立问题清单、逐一整改、逐一销号,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2.开展扶贫“稳提升”工作。对照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政策措施、重大文件和实施方案等全面排查问题,分类梳理、精准施策,狠抓整改、确保实效。同时,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持续巩固整改工作成效,确保脱贫攻坚高质量。
七、持之以恒抓好农业安全生产
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期”叠加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要持续加强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努力实现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长期向好。
1.严把企业复工安全关。针对春节假期延长、延迟复工等新情况,提前安排部署节后企业复产复工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制定复产复工方案,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对存在安全隐患、重要岗位人员不齐等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予复产。
2.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紧抓“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主线,聚焦农机、渔业、农药、兽药、饲料、农产品质量、种植业、畜牧业、沼气工程、蓝藻打捞、场圃企业等重点环节,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开展排查整治,落细落实各项整治措施,严格落实隐患清单制度,确保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治彻底。
3.配合做好安全督导工作。积极配合国务院和省、市、区安全生产督导组做好各项工作,将督导作为“把脉问诊”“开方治病”的难得机遇,自觉认领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以坚决有力的行动和动真碰硬的作风确保督导组交办的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4.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灾害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做好防灾指导工作。要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各条线应急演练,做到应急演练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要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强化应急队伍新冠防控工作,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感染风险,确保应急响应迅速、应急措施有力、应急处置科学。
八、统筹安排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紧紧围绕“洁净之美、生态之美、宜居之美”要求,深入开展“四治理、四提升”活动,所有村庄村容村貌全面实现干净整洁,并形成长效管护机制。
1.加强垃圾清理回收。集中力量、不留死角,全面清理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村庄周边积存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垃圾,有效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彻底解决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
2.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大巡查力度,巩固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建设改造成果,保障三格式化粪池设施完善、盖板完好、无渗漏情况。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厕所管理,常态化做好保洁,及时清除乱张贴、乱涂写现象,确保公共厕所无明显异味。
3.加强河道河塘整治。全面排查农村河道河塘环境状况,常态化监控河道河塘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河岸旁的生活生产垃圾,及时打捞河面杂物,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确保水岸整洁、水面清洁、水体无异味。
4.开展美丽庭院行动。大力整治农村公共空间和农村建筑风貌的同时,鼓励群众参与美丽庭院行动,及时整理农家庭院、房前屋后、墙根角落的家什杂物,整齐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物品,促进庭院内外整洁有序,与周边景致和环境协调一致。
5.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健全村庄保洁制度,建立健全村级日常环境卫生巡查队伍。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明确村民主体责任,约束村民乱堆乱放、乱扔乱吐、乱拉乱挂等不良行为。通过群众评议、老党员老干部监督等方式,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改善人居环境。